肖鹰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肖鹰,1962年生于四川威远,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同时兼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肖鹰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和美学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美学、中西艺术和当代文化。他的主要作品有《中国美学史·明代卷》和《中西艺术导论》等。 肖鹰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获得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他于2011年起多次撰文批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对兔年春晚语言类节目总导演马东提出质疑。2014年,肖鹰再次发布公开信,指出冯小刚利用春晚牟取私利,把马年春晚办成了“史上最烂文化烂尾楼”,并提出相关部门必须问责。同年8月19日,肖鹰撰写的《“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一文在媒体刊发,引起人们的热议。此外,肖鹰还曾批评二人转是低俗表演,引起了崔永元的反驳。 肖鹰的学术成果丰硕,已出版论著包括《肖鹰文集初编•美学卷/批评卷》、《不朽的艺术》、《中国美学史•明代卷》、《说与不说――肖鹰文学批评集》、《中西艺术导论》和《美学与艺术欣赏》等。他在清华大学教授多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教授。
人物经历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断续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求学,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1998年7月至2000年4月,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师从著名文学评论家谢冕先生。
2000年4月起在清华大学任教。
2001年10月-至2002年3月,应邀在波恩大学汉学系做客座教授,讲授中国美学和文学。
2010年6-7月,剑桥大学暑期访问学者。
2016年11月5日,参加由安康学院与中国银行安康分行联合举办的《名师大讲堂》第三期学术讲座,主讲《美学欣赏》。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美学与艺术欣赏、大众文化评说、艺术史导论。
研究生课程
艺术美学、中外文艺理论经典著作、艺术文化学、艺术评论专题、现代文化与现代艺术、大众文化批评、美学与现代性。
主要贡献
1.在“85”期间,作为课题组副组长,参与主持国家“85”规划重点课题《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作为执行主编主持编写课题终期成果:《当代审美文化书系》(5册,作家出版社1996)。
2. 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教委“95”规划课题《当代审美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2000年4月通过鉴定。
3.独立承担并完成中国博士后科研基金课题《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哲学问题》。
2000年4月通过鉴定。
4. 作为负责人承担北京市社科“十五”规划项目《20世纪文艺美学前沿问题研究》,已完成,等待鉴定。
5.2012年在各大学巡回演讲,内容为《红楼梦》的美学意蕴。
学术著作
1.《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作家出版社,1996
2.《真实与无限》,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3.《体验与历史——走进艺术之境》,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4.《美学与艺术欣赏》,北京:高教社,2004
5.《中西艺术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
6.《天地一指――文化批评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7.《中国美学史·明代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8、《说与不说――肖鹰文学批评集》,台湾:新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2014
学术论文
1.《泛审美意识和伪审美精神》,哲学研究,1995年第7期
2.《存在与艺术――自我的现代命运》,哲学研究,1996年第6期
3.《当代审美文化的反美学本质》,中国青年研究,1996年第1期
4.《论当代审美文化的表演仪式化》,文艺研究,1996年第3期
5.《列奥塔美学评述》,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6.《作为当代形象的今日先锋》,求是学刊,1996年第4期
7.《论当代中国自我的批判性重建》,浙江学刊,1996年第1期
8.《无限的渴望:诗人之死》,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9.《论宗白华美学精神》,汕头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0.《审美文化:历史与现实》,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
11.《传统中国美学的当代文化意义》,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12.《从美到自我:现代西方美学导论》,外国美学(丛刊),第13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3.《封闭的游戏》,今日先锋(丛刊),第5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14.《后美学与审美现代性批判》,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15.《诗与哲学:从柏拉图到歌德》,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16.《论中国艺术的哲学精神》,天津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17.《\u003c阿姐鼓\u003e与90年代文化》,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18.《为宇宙的艺术――西方艺术精神的哲学阐释》,文艺研究,1998第2 期
19.《中西艺术本体的哲学阐释》,学术月刊,1998年第5期
20.《现代历史中的美学》,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1.《90年代中国小说的历史化叙事》,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22.《从再现到存在――西方现代创造性艺术观的哲学阐释》,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23.《当前中国诗歌缺少什么》,文艺报(理论版),1999年12月14日
24.《90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25.《论新时期文学的现代主义转化》,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26.《心外无物与天地意识――王阳明美学一解》,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7.《走向世界的朦胧――新诗潮再解读》,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28.《后先锋时代的文化空间:90年代中国文化透视》,文学前沿,2000年第2期
29.《西方现代中的古典》,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30.《王阳明的良知本体论》,浙江学刊,2000年第5期
31.《意统情志的王阳明美学》,文史哲,2000年第6期
32.《论美学的现代发生》,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33.《与天地为一的审美精神》,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34.《美学与流行文化》,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35.《中国音乐美学的背反原则:乐与非乐》,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1期
36.《文道同一的阳明美学》,学术月刊,2001年第4期
37.《现实主义:从欧洲到中国》,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38.《20世纪中国文学的美学冲突》,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争议言论
批评春晚
清华大学教授引战火“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
肖鹰在这篇题为《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的文章中,对马东之前的一些言论提出了质疑,其中,对于媒体报道的马东“我们一定会听到知识界的精英这样那样的想法,严格来说,我们心里很坦然。说实话,春晚的收视主体不是他们”的说法,肖鹰提出了强烈质疑:“我无意追问马东导演们究竟从哪里获得授权办这样一个‘春晚’,我只想质询———多年以来,春晚导演们的‘重心’究竟是在‘取悦’还是在‘取笑’作为‘大部分人’的‘农民’?别的不用谈,在2009~2011三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赵本山表演的小品,2010年《捐助》的‘笑点’ 是‘两个光棍争一个寡妇’,2011年《同桌的你》的‘笑点’又是‘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吃醋’,赵本山们的趣味专注于此,想像力局限于此,中国农民就应该这样‘被正确取悦’?”对于马东董卿韩乔生结婚”的玩笑,肖鹰质疑“马东导演的‘造谣生势’与‘苏紫紫’的‘裸体炒作’有何区别?”
肖鹰是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对于春晚,这并非他第一次发表批评的声音,正如他博客所言,之前他就批判过“《捐助》拙劣的编导技术和低俗的审美取向。 ”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马东回击:没见过肖鹰这样不靠谱的
肖鹰的批评文章发表后,向来低调的马东专门注册了博客,写文章回应肖鹰的质疑。马东特别在博客中用大号字体感叹说:“说实话,见过不靠谱的,但没见过堂堂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老师这么不靠谱的!”对于肖鹰关于赵本山春晚小品的批评,马东反驳说:“两个小品您的‘总结、提炼和集中表达’就是‘两个光棍争一个寡妇’和‘两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吃醋’,真是让人欲哭无泪。本山老师的作品我没有参与创作,没有太多发言权,但是在旁边观察,很多语言和细节来自于普通人———肯定不是 ‘精英’的生活,作品好坏自有公论,毁誉由人,但是笑声不假,创作的过程也是充满诚意的。春节是一个大众娱乐的节日,快乐是美最好的传达,即便节目一入您的法眼就‘快乐得不够美’,也大可不必以一副狰狞面目示人,就跟一个小品该为道德沦丧、人心不古负全责似的。”
马东的博客文章中也不乏诸如“为您的学生们缴的那点不算便宜的学费泪流满面”“劳驾您把明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也一并评论了算,省得来年费事,也好给明年的导演们指一条有去无回的瞎道”“联想之诡异,穿越之匪夷所思,思维之不挨着,不由得让我猜测,你不是酒后信笔,就是事后无力,反正已经不听使唤了”等负气之词。对此,马东在博客结尾时说“被人指名道姓在公众媒体‘提问’,也是第一次,上了点火,说话不好听也是难免,但是为了答复您,值得!”
两位当事人回应“该说的都在文章里说了”
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马东表示,对于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批评之声,有道理的接受,没道理的也至少会听一听,之所以专门回应肖鹰,是因为“肖鹰教授指名点姓地对我提出了这么多问号,我觉得我应该回应一下。”马东表示该说的已经在博客中说完了,大家就看博客说话。
而对于马东的回应,成都商报记者和肖鹰在多次沟通后,他终于同意以短信形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肖鹰在短信中写道:“因为新浪门户首页推荐这篇博客文章(指马东写的回应文章),我已读了。如果我此前的了解是准确的,此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马东系已故相声大师马季先生的儿子。我对马季先生的相声艺术是非常尊重的。我决定不对这篇新浪以‘央视春晚导演马东’署名推荐的博客文章做任何回应,因为这篇文章的文字和文风,离我想像的马季先生的儿子应有的素养差距很大。同时,我不回应,还因为我过去的文章,包括昨天的《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已经完全表达了我关于央视春晚要说的话,对于马东先生所代表的春晚导演,已经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
批评赵本山
肖鹰曾多次批评赵本山的作品日益低俗化,并指责他并没有尽到二人转传承人的职责。赵本山曾回应称,二人转就像肥肠,并且自己并不在意二人转传承人的头衔。肖鹰接受华商报专访时表示,在他看来,赵本山近年来文艺作品日趋低俗化,而这种低俗演艺肯定不是广大观众需要的,也不符合今年文艺座谈会的新导向,因此羊年赵本山肯定再次无缘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批评郭敬明
2009年10月,著名文学批评家肖鹰评说韩寒和郭敬明时说,“我不承认他(郭敬明)是个作家,他就是无灵魂的贩卖文字的写手。有的批评家说郭敬明的语言很好,这种所谓‘很好’,就是一种言不及物、不古不今、不文不白的仿冷艳风格的无病呻吟。郭敬明的无病呻吟还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青春文字’,它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婉约文学也无关,是看日本动漫长大的某些‘80后’写手的商文套话。初读起来有画面感,像日本富士山背阴处的雪景,‘看上去很美’,但却如破碎的幻灯片一样,没有内容,不能卒读,更不能回味。这是一种‘用酸梅汤作咯血文字’的商业写作游戏。”并且评价《幻城》“读前面1/5的部分,你还可以期待该书作者是一个有才华的文学少年,但是,进入2/5后,你就看到一种简单机械的语言复制,内容和情感都没有真正的发展。文学是应该有灵魂的,但是,郭敬明的作品让我感到,他根本不知灵魂为何物。当然,他很聪明,很懂得商业式的写作和运作,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功。
批评韩寒
清华大学教授否认大字报式批韩寒:先读懂我的文章
2014年8月19日上午,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撰写的《“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一文在媒体刊发,随即引起舆论一片哗然,被直指为“倒韩檄文”。有人认为肖鹰的文章切中要害,也有人质疑他纯属个人炒作,更有学者指其文风颇似“大字报”式的批斗。
很多人质疑肖鹰为什么突然有这篇批韩寒的文章,因为2009年,肖鹰还曾发表文章称“韩寒是一位很好的社会批评家,其出色程度远超过他作为作家的表现”。肖鹰当时还强调,无论是韩寒,还是郭敬明,都只是个体,代表的也只是他们自己,不应该以他们来代表所谓的“80后”、“90后”群体。肖鹰说:“其实我是反对以年代来划分作家群的。不能以貌取人,更不能以代论人。郭敬明抄袭,韩寒反对郭敬明抄袭,同是‘80后’,两人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撰写《“天才韩寒”是当代文坛的最大丑闻》后称,写这篇文章出于一个文化学者的责任心,“希望评论者先读懂我的文章”。肖鹰此前还曾“炮轰”郭敬明、冯小刚及一些文学界人士。
批评汉服热
肖鹰按:汉服热不过是一场假传统之名的复古时装秀。学者需要表演、大学生需要热闹、市场需要眼球,三位一体就激发了绑架民族情绪的汉学热。
谈及“复兴汉服是增加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说,肖鹰直截了当地表示,该说法“肤浅无聊”:“现在好像一打出‘传统’的招牌,就天经地义。现在是一个泛商业化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汉服热’不过是能够带来商机的‘汉服秀’,是精神空洞、生机倒退的文化表现。”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
研究生课程
主要贡献
学术著作
学术论文
争议言论
批评春晚
批评赵本山
批评郭敬明
批评韩寒
批评汉服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