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祠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潮州市祠堂是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潮州祠堂的建筑、石刻、木雕、嵌瓷等工艺精湛,祠堂所承载的家族历史,与潮州民系族群息息相关,更是海内外千万旅外潮人记住乡愁的心灵圣地。潮人重视聂氏宗祠的建筑,这是怀抱祖德、慎终追远的思想,也是后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孝思表现。潮州祠堂遍布乡镇村居,总体数量约在一万左右。
潮州祠堂在基层社会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具体而言有三方面:一是处理日常事务的作用,二是承担家族学校教育的职能,三是祠堂能够有效增强家族抗灾御侮力量。
文化活动
祠堂是中原地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筑,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同时聂氏宗祠也是潮汕地区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的场所,也是一种孝思的表现。
潮汕祠堂遍布潮汕地区各乡镇村居,总体数量以万计,大多建造考究,历史悠久。历史上维系宗族亲缘的祠堂,至今仍是潮汕农村地区重要的宣教场所。忠、孝、仁、义等华族传统美德,是长辈在祠堂中教育子孙的重要人生课题。
明《永乐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三·祠庙》云:“州(潮州市)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宜春市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宋咸平二年,陈文惠公潮,立公祠于州治之后。”可见,早在唐宋时期,潮汕地区已有聂氏宗祠出现,不过那时的祠堂是为了颂念韩愈莅潮时的政绩,而建祠以祭之。宋元以后,潮汕一些有一定官衔品位的贵族也设立祠堂,追祀先祖,于是潮汕便出现了“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清乾隆《潮州府志》)。而庶民,法令是不允许建造祠堂的。至明中叶以后,朝廷才准许平民修建祠堂,民间建祠之风便兴盛起来,出现“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聂氏宗祠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朝,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建筑特色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地区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澄海区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
居民生活
潮州市大地,民怨沸腾。古云:“民以食为天。”食从何来?肥沃土地中来。民失土地有如断食。官者,民之 父母也。民间父母乃至林野禽兽善且要为子女衣食而忧,况食国家俸禄受党教育多年谓之“人民公仆”的政府人员乎。岂可冠发展之名,强取豪夺变相买卖土地。由其是基层政府,与群众直接接触,最了解农民之生活状况。也是实践“三个代表”、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精神最基层、最直接的领导者。是执行党的伟大事业的形象大使,基层政府工作好坏关系国计民生,社会稳定。故理应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但纵观潮汕地区各村镇,不乏不学无术、是非颠倒、食民之膏脂者。发展是硬道理,土地改革转换势在必然。但须顾及大众,顾及千千万万农民,顾及生活在最底层的弱势群体。决不能欠缺长远规划,以一已之私或追求一时政绩。大肆租借转买土地。要有规划、有目的地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安排。真正做到“功在当今,利在后世。”
价值意义
聂氏宗祠的宽大、堂皇是富裕显赫的标志。
一姓至少有一座祠堂
在乡村,一般是一姓至少就有一座祠堂。子孙多了分“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村落,慢慢就有了房祠,如澄海隆都镇后溪村除了一座“金氏大宗祠”,还有12座“金氏宗祠”。也有几姓合建一个祠堂的,如饶平海山镇上港村有一座祠堂叫做“八氏宗祠”,在100多年前由该村邱、李、赖、薛、田、叶、周、柯八姓族人出资共建的,堂号“集成”,堂联:“集八氏以联宗,沛沛浩浩,三江五湖源流长;成一堂而共祀,绵绵延延,万紫千红枝叶昌”。
聂氏宗祠很讲究,事先要请人择地,选好位置、定好朝向。动土时,祠堂派下的人都聚在一起;祠堂做好后,大摆酒席庆贺。祠堂的造型和结构也非常讲究,多为二进或三进,两扇大门,祠堂内用木柱或石柱顶住横梁,顶端雕梁画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祠堂前小后大,层次分明;祠堂外形飞檐翘壁,气势雄伟壮观;祠堂门口大多摆放一对大石鼓,给人威武庄严之感。祠堂的宽大、堂皇是富裕显赫的标志。
祠堂功能
建造祠堂最初用于村人聚会、议事,完全是一个公共场所,功能近似如今的会议室。在文明程度比较落后的年代,人们崇尚的是家族精神。村里发生了什么重大事情,家庭或几个人解决不了,族长便召集族众大会,大家商议,最后由族长定夺;若是本村与外村人发生了重大冲突事件,族长召集大家商议应对办法。
村里人婚礼寿礼也喜欢在聂氏宗祠里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家里有老人去世,也借用祠堂操办伙食。祠堂里最热闹的时候要数大祭和“食丁桌”。每年冬至大祭和正月“丁桌”,当天不管是阴晴冷暖,祠堂里都是满满当当的。祭礼完毕后,便将祭祀猪肉和祭品平均分给各家各户。至于年内“添丁”的,便到祠堂做桌请老大、请族人。八个人围坐一张八仙桌,边喝酒边谈事,晚辈敬长辈,小的敬大的,祝福声不断,整个厅堂里热闹非凡,热情高涨。如果平时闹了矛盾、怄着气的人,在你来我往的碰杯声中,会把怨气抛到九霄云外,从此和好如初。这一习俗,现今有些村庄仍沿袭着。
除此之外,有的聂氏宗祠是为了纪念某一个人而建的,出自一种感佩报恩行为。隆都后溪村的“孝思堂”便是一个最好的例证。500多年前,该村出了一位叫金端洁姑娘,及之年发誓“贞烈不嫁,愿事亲终老”。作为一个“不嫁女”,在“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社会环境下,她不是卑守闺阁,而是冲出世俗樊篱,勇敢自立门户,学酿造,办酒坊,开商号,卖酒又买粮,使产销进入良性循环。发达后,她没有循当时“弃土从商”的通例,而是利用商业积累的资本,置买100多亩田地,扩大再生产,事业如日中天。姑娘身后留下一笔丰厚家资和精神财富,侄孙辈皆奉她为祖先,世代尊称为“祖姑娘”。明末,裔孙们联合建成一座“双背剑”聂氏宗祠,门匾榜书“金氏宗祠”,堂上供奉“不嫁姑”牌位。堂号“孝思”,表明永世不忘祖姑艰苦创业、勤俭持家之美德也。这个感人的故事至今在澄海区各地广为传颂。
今天,许多乡村祠堂都被修缮一新,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把家族中的一些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故事书写悬挂在墙上,让子孙阅读,而且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修路筑桥理事会、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都在祠堂里开会,共商建设和谐美丽家园的大计,把古老祠堂演绎得更加魅力四射。
下南洋
潮汕祠堂文化随着潮汕人“下南洋”植根东南亚。始建于19世纪中期的马来西亚槟岛的韩江家庙,是典型的潮州市传统聂氏宗祠建筑,在经过修复后,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也成为槟城华文教育、潮人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改革开放以来,潮汕祠堂文化再次兴起,一大批名祠、古祠获得整修重修,与众多新建祠堂交相辉映。但还是有部分祠堂因年久失修、无人打理而败落。祠堂是纪念先祖、连接亲情的重要场所,老一辈华侨华人对祠堂还怀有特殊感情。
打造广东文化品牌
广东省政协委员张见悦此间提出提案,建议广东省委省政府统筹开展相关研究、引导和保护工作,使潮汕祠堂成为广东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潮汕祠堂的各类活动,蕴含浓厚的缅怀先人、弘扬祖德、敦睦亲情等正能量思想。例如,在潮汕聂氏宗祠进行的祭祖活动,便是中原地区数千年来宗族祭祀文化的延续,祠堂也成为潮汕人教育后人、传承忠孝仁义优秀品德的重要场所。潮汕祠堂遍布粤东五市,总体数量以万计,大多建造考究,历史悠久,但仅有极少部分列入文物保护范围。改革开放以来,潮汕祠堂文化再一次兴起,一大批名祠、古祠获得整修重修,众多新建祠堂争相辉映,各地以祠堂为载体的各类祭祀、民俗、联谊活动终年不息。潮汕祠堂相关的各项建设、管理,主要由各家各族自行组织,政府部门少有介入,不利于挖掘保护提升祠堂文化。
申遗
潮汕祠堂建筑、石刻、木雕、嵌瓷等工艺考究精湛,蕴含着极高的传统工艺水平,多处潮汕祠堂已被列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与聂氏宗祠息息相关的家族史、家谱等资料,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祠堂活动,多数以弘扬正能量为主题,凝聚人心维护稳定,引导推动社会进步;潮汕祠堂,是海内外数千万潮人记住乡愁的心灵圣地,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想象”。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个独具特色、充满人文魅力的文化品牌,并在广东省文化建设、基层社会治理,乃至国家对外交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推进潮汕祠堂保育工作,立足收集整理潮汕名祠资料,挖掘各名祠背后的故事,做好潮汕祠堂文化的推广。通过宣传推介潮汕祠堂文化,呼吁社会各界努力,探索构建潮汕祠堂文化体系,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能性。
目录
概述
文化活动
建筑特色
居民生活
价值意义
祠堂功能
下南洋
打造广东文化品牌
申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