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塘镇位于
钟山县西部,总面积101.5平方公里,镇政府坐落在
瑞金—临沧公路线旁,距县城20公里,耕地面积1.9万亩,旱地4100亩,农业以种植优质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
烤烟,土特产有
沙田柚、
脐橙、李子、
梅果、
甘蔗等,林业资源主要有
松树、
杉木、
孟宗竹等,矿产资源主要有
花岗石、硫铁、水晶石、石英石、钾层石等。
截至2020年11月1日,燕塘镇常住人口为19553人。
地理环境
燕塘镇位于钟山县的西部,东与
公安镇交界,南跟
清塘镇相连,西同
桂林市平乐县接壤,北与花山乡相邻,全镇总面积101.5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68个自然村、132个村民小组,于1997年被定为革命老区。全镇耕地总面积1223公顷(18345亩),其中水田面积913公顷(13701亩),旱地面积310公顷(4650亩)。粮食播种面积1711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21公顷。全镇有林面积351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4%,其中用材林3544.9万立方米。
人口民族
2021年6月29日,根据
钟山县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燕塘镇常住人口为19553人。
自然资源
燕塘镇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燕塘镇盛产稻谷、蔬菜、
烤烟、水果、马蹄、
甘蔗、生猪以及木材等。矿产资源丰富,有
花岗石、矿铁、水晶石、石英石、钾层石、钨、锡、、硼等数十种矿产,其中花岗岩贮藏量达4.5亿立方,且石坚质好,有"黄宝红"之美称。镇政府驻地位于323线国道旁的集镇新区,距离县城20公里。
钟山县至恭城三江省道、
瑞金—临沧公路和
桂梧高速公路贯穿境内,各村委均实现村村通汽车,交通十分便利。
经济
燕塘镇自1994年5月动工兴建集镇新区,2002年政府实现顺利搬迁。新区位于323国道线与钟山至恭城三江公路交汇处,交通便利,是投资建设的黄金地段。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基础设施也日臻完善。燕塘镇境内有钟山县林化厂、保安河电站、10家石材厂、6家采石场、黄宝纸厂、黄宝铁矿、良马坪白石矿、界牌白石矿等22家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85人,个体私营经营户603户,从业人员2383人,总产值23856万元,营业总收入24093元。在该镇建设的莎莲娜(香港)食品有限公司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于2000年建成投产,基地种植面积1000亩,年产无公害有机蔬菜2500吨,年产值40000万元,从业人员420人。2002年拟扩建1000亩种植地、大型包装车间、冷库及观光旅游饭店。该公司已成为
钟山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企业。
钟山县燕塘镇坚持“工业强镇、开放兴镇、特色立镇”科学发展道路不放松,依托资源上项目,突出特色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今年上半年,该镇新引进项目8个,投资总额4850万元,同比增长80%,完成年度目标的210.9%;组织财政收入87.93万元,同比增长93.38%。
特色经济
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和经济能人的作用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利用优势产业基地建设的辐射作用,发展订单农业示范基地,不断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了全镇农业企业化步伐,初步呈现出“一村一品”的良好发展态势。2003年以来,燕塘镇先后在黄宝村委建立八角种植基地2500多亩;在玉坡村委建立1500亩速生桉种植基地,发展
黑山羊养殖3000多头;在张屋村委界牌、珠绿岩村发展订单西瓜种植200亩,在明家村建立“龙宝猪”养殖场;在燕塘村委建立300亩优质
烤烟生产基地和200亩
野山椒种植基地,在大岭岛村建立100亩早柑基地;在合群村委小良、文太厂村建立150亩
甘蔗基地,以原莎莲娜基地为中心辐射发展优质订单粉蹄1000多亩;在十里河水库发展水库养鱼场250多亩。同时燕塘镇积极引导群众成立了水果协会、八角协会,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渠道、搞活流通,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2.6亿元,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9%,规划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财政收入7.15亿元,增长15.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01元,增长2.7%;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3403元,增长9.2%。
该镇质量上乘的石材源源不断地销往
广东省、
上海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呈现供不应求的销售良好态势。
一台台
花岗石切割机在欢快地唱着动听的高歌,一辆辆货车把质量上乘的石材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
钟山县燕塘镇立足花岗岩产地优势,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石材
加工业,促进了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据统计,仅石材加工业一项上半年就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800万元,所创造的税收占全镇财税收入的40%以上。在开展招商引资过程中,该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化开放意识、环境意识和形象意识,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思想观念,努力营造了浓厚的“亲商、护商、爱商”氛围。
让外商到燕塘投资置业,事情办得顺当,事业办得红火。上半年,该镇以石材加工基地为平台,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定向招商引资办法和以情招商、以商招商方式吸引了
湖南省、
福建省等地的外商投资新建设6家石材
加工厂,整个石材h基地的石材加个数达到25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数百个工作岗位,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走出了一条科学、合理的“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双赢新路子。预计总产值250多万元。
工业发展
工业经济发展迅猛。燕塘镇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以工兴市”战略号召,强力实施“以工兴镇”,以建设为载体,不断培育壮大以电光源玻璃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全镇工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全镇限额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6.92亿元,同比增长40.4%;实现增加值15.12亿元;企业上交税金5810万元,同比增长19.8%;完成财政收入2718.96万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69元,同比增长10%。
燕塘镇坚持“工业兴镇、商贸活镇”的思想,工业经济和城镇建设得到较快发展。全镇工业企业已发展到330余家,年实现工业产值14.5亿元,形成了以玻璃制品为主导的特色产业。2003年经广西人民政府批准命名为全省五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2004年聘请
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园区进行了科学规划,规划面积10.06平方公里,规划了三纵三横的主干道,区内实现了八通一平的条件。区内现有玻璃企业28家,固定资产6.2亿元,安排劳动力1.2万人,形成了以高硼硅、药用玻璃、电光源玻管为主的主导产业,年产20万吨,2亿套灯具,140亿只安瓶,288亿粒
圣诞节灯泡,其中玻管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1%,高硼硅玻管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6%,是长江以北最大的特种玻璃和电光源生产基地。
燕塘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按照省重点镇建设的要求,牢固树立“工业兴镇、商贸活镇”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引西进”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按照“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多元投资、连片开发、完善功能、规范管理、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大胆探索建设方式、投资体制,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加快了城镇化步伐,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特色产业
该镇围绕新农村建设不断突出产业特色,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采取“农民为主、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40多万元在该镇区、市、县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整治试点村邓村实施低产果园改造、生态养殖塘角鱼、村内小公园、体育场、环村路绿化带等项目建设,培植壮大特色产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积极联系电信部门为全镇670多部固定电话开通特色鲜明的个性化彩铃,为打造富裕文明和谐新燕塘宣传助力。上半年,该镇实现农业总产值6982万元,新建沼气池80多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0.18%,受益农民17163人。
社会
基础设施
该镇依托初具规模的石材工业小区,组织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对
路网、水电网、排污网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设计,在原小区的基础上向南规划建设至思勤江边,使工业小区扩大规模近200亩,并投入资金2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工业小区基础设施,为做大做强“园区经济”打造新平台。同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充分利用以商招商、挂职招商等有效方式,加强对外推介,内引外联加快工业化进程。该镇已有林化、石材、木材、采矿等各类工业企业53家,预计年总产值达3亿多元,并就地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00多人,年工资收入450多万元。
招商引资
燕塘镇用好用足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1年该镇共引进项目16个,资金858万元,已到位资金803万元。
请进来”的办法,成功引进了
柳州市客商投资200万元建设恢复了
钟山县林化厂生产。该厂已生产松香400吨,
松节油30吨,产品将远销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是该镇继有机蔬菜之后又一出口创汇重点企业。
燕塘镇由画工打制好的石材
同时,该镇加大工业区“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狠抓部门管理,在全镇树立“让老板发财,使燕塘发展”的意识,使投资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外地客商纷纷慕名而来。引资400万元;达成意向2家。工业区内共有投产和在建石材加工企业14家、圆盘锯32台,年可加工板材8.5万平方米,年产值600多万元,基本形成了集开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工业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文明建设
燕塘镇以健全组织和制度为保障,建立健全各种组织,坚持村务公开和重大事项村民会议决定,不定期开展工作实用技术培训,特别是水果种植技术和养猪技术的培训,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村民家家户户都安装了有线电视,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全村管理有序,无黄赌毒现象,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勤劳致富蔚然成风。
农事村办
“农事村办”是该镇为了开展深化“民情直通车”,推行“农事村办”服务工作,以包村工作组、驻村指导员和村级干部为主体,结合实际,把平常不定期进村入户变成定期定日进村入户现场办公,完成各项中心工作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整合了县镇部门服务资源,在村一级建立服务站,把服务窗口前移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