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成立于1933年3月,后于1936年整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
成立始末
1933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入川开辟川陕苏区,大批妇女投入革命。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和川陕省委的直接领导下,从川陕省委机关和众多报名的优秀妇女中挑选出400多人,在四川省通江县组建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该营下辖4个连。第一任营长陶万荣,政治委员曾广澜,时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的张琴秋直接领导妇女独立营的工作。从此,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诞生了。
妇女独立营成立不久便在通江县鹰龙山打了一个大胜仗,消灭川军田颂尧一个团,受到了总部首长的嘉奖。同期,邻近的苍溪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连,长赤县建立了妇女独立营,1934年2月,旺苍县妇女独立营也在旺苍坝(今广元市旺苍县)成立。根据敌我斗争的形势需要,1934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川陕苏维埃政府制定了《川陕甘计划》,要求:“各县组织一支女侦察队侦察敌情,破坏敌人后方,组织看护队、慰问队、洗衣队、妇女参加运输队,担架队,在敌人后方办招待所,男子在前方打仗,女将在后方煮饭送饭,站岗放哨。”方面军总部以及川陕苏区46个党政区机关从通江县南移旺苍坝后,将广元县妇女独立营与长赤县妇女独立营合编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2团。1935年2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为迎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入川共同北上抗日,把从苏区各地撤到旺苍县来的妇女工作人员集中起来,连同原来的两个妇女独立团共2000多人,在旺苍县王庙街整编为妇女独立师。妇女独立师由方面军总指挥部直接领导,师长张琴秋,政委曾广澜独立师下辖两个团,第1团张琴秋任团长兼政委,该团战斗力较强,为总指挥部机动团,驻旺苍坝、张家湾、黄洋场一带。第2团曾广澜任团长,刘伯新任副团长,吴朝祥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该团主要任务是保卫机关、红军医院、仓库、运送弹药、转送伤员等,驻百丈关、庙二湾一带。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女战士中多是近代追求男女平等最为激进的先锋,她们是永恒的英雄。妇女独立师人数之多、坚持时间之长,经历战斗之多,走过道路之曲折,在妇女运动史上是罕见的。抗战前夕,我军决定不再建立妇女部队,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便成为我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妇女武装。
经过长征,妇女独立师人员有比较大的减少。1936年,妇女独立师整编为妇女抗日先锋团,同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艰苦作战,最终折戟祁连山脉
悲壮人生
临泽县东郊大少河南岸,矗立着西路军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的正面是徐向前元帅书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碑背面的碑文记载了烈士的英勇壮举——“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部及所属五军、九军、三十军万余人进入临泽县境内遭国民党马步芳部队围截,在蓼泉、倪家营、西柳沟、梨园口等地浴血奋战七十余天,数千烈士壮烈牺牲。为缅怀英烈、慰藉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特树此碑。”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县的战斗史和烈士们的遗物——枪管、大刀、马尾手榴弹、子弹、饭桶、饭罐、照片。一幅幅大型的画面,一张张史迹的文字,展现出西路军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战斗场面和艰难的战斗历程。
中国西北版图上,有一条狭长的走廊,它南倚祁连山脉,北临戈壁大漠,这就是位于甘肃省境内的河西走廊。1936年冬到1937年春天,一支两万一千八百人的精锐部队就在这条走廊中间穿行。短短五个月之内,这支部队几乎全军覆没,最终只存活四百余人。在这支部队里,有一支中国红军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女性军人建制,这就是由1300多名女战士组成的妇女先锋团。当年,她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这是中国工农红军史上最悲惨的一支军队,是由于中央战略指导错误酿成的屈辱,是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成为我党历史上尘封了半不世纪无人敢涉足的一个禁区。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她们不仅缺少武器弹药,缺衣少粮,甚至基本的生活也不能保证,女战士来月经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可用,只能用沙子来垫。
妇女抗日先锋团的前身是川陕根据地赫赫有名的妇女独立师(团),也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一支主力,西路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对这支队伍我们所知甚少,西路军最后以惨烈的失败而告终,女子独立团,或者被打散了,或者很多人牺牲了,或者很多人流落在河西走廊。这支由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领导的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史上绝无仅有的大规模妇女武装,全团辖3个营9个连。她们中很多人曾随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翻雪山红军过草地,在长征路上征战,在死亡边缘徘徊;在西征的最后关头,担任了执行中央军委命令、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任务,几乎凭借血肉之躯引开了敌人;又在马匪的淫威中抗争,九死一生,身陷绝境,苦苦寻觅着中央和红军。而他们的遭遇也比普通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男战士要苦难的多。
西路军西渡黄河后,妇女抗日先锋团首战吴家山、大捷一条山、坚守永昌城、攻克高台、山丹城。1937年1月20日,马家军向高台县城发动进攻,妇女团第3营与坚守高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将士们并肩战斗,当敌人攻上城头时,男女战士都投入肉搏战,3营的女战士大部分在血战中牺牲。在临泽一战中,妇女团损失近400人。在梨园口战斗中,她们又有40余人牺牲。在掩护总部向石窝山转移时,妇女团勇敢完成了阻击任务。在祁连山脉打游击时,与敌相遇,女战士们经过生死拼杀,只突围出来200余人。被饥饿和寒冷逼迫着她们,在牛毛山附近燃火取暖时,被敌人发现,不幸全部被捕。在历次战斗中,妇女团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特派员曾广澜、政治部主任华全双等相继被捕。这支转战川陕甘、屡立奇功的巾帼之旅,从此消逝了。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这次的失败,是解放军军史上少有的几次大失败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红军西路军出征时总人数约21800余人。其中,战死者约7000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143人,军、师以上干部20多人;被俘后遭残酷杀害者约5600人;被营救返回延安市者约4700人;失散流落在沿途的约4500人。敌人对西路军的残害是相当严重的,尤其是马步芳杀害了西路军被俘虏的战士,仅在张掖市,就杀害了3200多人。杀人的方法花样百出,有活埋、枪杀、火烧、扒心、取胆、割舌等多种残忍手段。
女红军的遭遇就更悲惨了,被俘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女战士,遭受了非人折磨,有的被残害致死,有的饱受凌辱,有的流落他乡,能够回到延安的是极少数。马家军对被俘幸存下了的女中国工农红军战士进行惨无人道的迫害,大多被集体轮奸,然后分给部下做妻妾丫环,甚至转卖多处。被俘女红军主要被集中在西宁新剧团“中山医院”和羊毛工厂。在羊毛工厂的人,白天做苦力撕羊毛,撕不好就挨鞭打,年岁较大的女战士随时都被工头拉去奸污。一位幸存的女战士不愿意去回忆这段给她带来无限痛苦的历史,她的战友,有的战死河西;有的被俘后被马步青赏赐给部下,有的被蹂躏而死。能够活下来,老人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很多女战士从俘虏营逃出来,隐姓埋名沿途要饭,做工、放羊,只有个别人侥幸回到大部队或是家乡。不少人永远留落在了大西北
1937年初,周恩来就提出在兰州设立办事处,以营救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被俘人员,收容失散同志。国民政府迫于团结抗日的形势,同意共军在兰州南滩街54号前院,设立一个半公开的机构,进行对外联络和营救西路军人员的工作。据甘肃省妇联1984年的调查统计,甘肃省散落民间的女红军还有231人,其中多数为原西路军女战士;青海省各地散落民间的女红军,还有136人,全部是原西路军女战士。
在和当地一些西路军研究学者的接触过程中,我们对这段屈辱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解读。散落在河西走廊的老红军战士,他们是飘落在这里的种子,将近有半个世纪不为人所知,或者因为各种政治的原因,不为所宣传,但他们仍然是共和国胜利丰碑底座的基石。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是一支充满死士精神的征战的队伍,是中国近现代军史上很难再被复制的一支队伍,他们这段历史是悲壮的,悲壮历史中间最悲壮的音符就是这一千多名的女中国工农红军战士。
部分战斗
妇女独立师成立,稍事军训后,使担负起了保卫后方、歼灭残敌、清剿土匪、运输武器弹药物资、救护转运伤兵等繁重任务。这里仅取她们在旺苍县执行任务的几个片段。
1935年3月下旬,妇女独立师二团奉命将从陕南前线撒下来的1200名伤员从旺苍坝、庙儿湾两地徒步送到近百里外的苍溪县永宁铺兵站(今苍溪县永宁镇)。起程那天,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在二团排以上干部会上表情凝重地对大家说:“你们这次要送的这些同志,是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负了伤,流了血,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许丢掉一个!"
团长曾广澜当场向陈昌浩表示:“请总政委放心、二团战士就是赴汤蹈火,也要完成总部交给的任务"到永宁铺要翻山越岭趟河过涧,为了保证伤员的安全并减轻其痛苦,抬担架过河要将伤员举过头顶,土坡时抬前面的女战士要跪在地上,她们的手指像钩子一样抓住路面往上爬。膝盖磨破了,臂肘磨破了,殷红的鲜血流进泥土,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曾有两位重伤员实在不忍心看下去,竟偷偷地割断了自己的动脉血管……女战士们经过一天一夜的长途跋涉终于将伤员们全部转移到永宁铺。
在反四川剿共总指挥刘湘的“六路围剿“中,妇女独立师一个团奉命在普子岭一带构筑工事阻击自西线撤下来的敌人。普子岭山势险峻、奇峰耸峙。
战士们进入阵地后,立即派出侦察人员摸清敌情,等白匪军一到,便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白只当遇上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挨过一阵枪子后,方得知山上尽是些女人,于是白军团长挺直腰杆与众匪壮胆“兄弟们怕个球。上面尽是些婆娘,一个比一个漂亮。冲上去,哪个逮到就让哪个领回家做老婆!"匪兵一听这话眼睛一亮又蜂拥而上。面对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家伙,女战士不惊不诧、沉着应战。为了节约子弹有效地杀伤敌人,她们有时甚至将敌人放到三四十米处,这时有枪的瞄准了猛烈开火、持刀矛的趁机搬起石头狠狠地砸向敌人……就这样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一直坚持到主力中国工农红军在东线消灭了郝耀庭部撤回西线。就这次,该团配合主力红军歼敌两个团。为表彰该团在这次战斗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方面军总部特授该团锦旗一幅。
旺苍县须家山恶霸冯善良豢养二十余个家丁,长期为非作歹祸害乡里。
1935年4月,独立师一个勤务连进驻须家山。冯善良见红军压境,表面上拥护他们,勤务连一到即给送去两千斤玉米棒、三头肥猪。连长许兰芳当这冯善良是开明地主,也就没动他。过了十来天,冯善良又派人来见许兰芳声称他家藏有七只步枪一门土炮,请许连长明天下午带全连战士到他家取枪,他将杀猪宰牛稿劳部队。当时独立师仍缺枪。许兰芳听来人这么一说第二天便带上一个排的战士到冯兰芳家。
当许兰芳近了冯国璋故居门口,不见冯善良来迎,只有一个自称姓箭的管家出来。姓箭的管家眯着眼招呼许兰芳:“许长官,冯大爷这几天腿上的枪伤复发,不能亲自来迎接你。这阵他正在客屋恭候,请你们进去好了!"许兰芳正犹豫间,一边的排长则低声与她道:“连长难道我们这么多人还怕他几个家丁不成!"
说罢她便随那姓箭的大步进了院门。许兰芳稍一迟疑也跟着进了院。
许兰芳远远看见冯善良坐在椅子上向她打招呼,便疾步而上,岂料冯善良一转身便不见人影,身后的大门倾刻间也随“一一"地一声关上。许兰芳情知有诈,沉着地命令大家快进屋。女战士刚一进屋外面便枪声大作。原来这冯善良早有聚歼勤务连之意,这次假意送枪给中国工农红军,其目的是要自己化钱悄悄从驻防在南江县大两乡靖边营请来的一排匪兵消灭勤务连。其实许兰芳也早有戒备,为了应对不测,她暗地里安排另外两个排在她们出发后,悄悄摸至冯国璋故居后面的山上隐蔽起来应变。冯是想待红军全部进院后自己的人立马从后门撤出然后紧闭各个出口,配合早埋伏在院后山坡的靖边排居高临下全歼被困在院里的女战士。那知这些女战士行动神速,他们前脚一走女战士后脚就进了屋。当年川北一带的人家住的均是木板房,用大刀片戳几下便是一个洞。女战士们用刀捅出些洞隐蔽着向暴露在山上的敌人射击。冯善良的人在自己家门口反倒如盲人瞎马,一探头就会遭枪子儿。战斗进行不久,冯善良恼羞成怒几次派出的人欲火烧院子均被我方击毙。后来,埋伏于山顶救援的两个排猛扑下来,打得冯善良的家丁与靖边县排的枪兵四下鼠窜趁此时机,许兰芳带人砸开院子一侧的木板,悄悄迂回到冯善良左侧打了他个措手不及。
冯善良请来的那个靖边排的排长,见女战士训练有素、作战勇敢,便心里发悚,朝冯善良一拱手说声得罪了,就要带剩下不到一个班的人开溜,冯善良死不答应,二人便在阵前大吵。就在这时,女战士杀到跟前...
这一仗共打死打伤敌人三十余人、俘虏二十人,缴获银元两千四百多块,枪四十余支。它开创了妇女独立师自成立以后以少胜多的先例。
1935年5月中旬,妇女独立师一部为前线运粮草。时至半夜,队伍路经通江县北面的鹰龙山时,侦察员报告前面有敌田颂尧部一个营退下来。当时妇女独立师的主要任务是做些后勤保障工作,除干部与负责警卫的同志有枪外,大部分战士手里拿的则是大刀、长矛。指挥员陶淑良与曾广澜心想白匪装备精良,硬碰硬肯定要吃亏,决定智取。随后她们到树林里隐蔽起来,单等杀敌号响。
田颂尧的“双枪兵"在前线疲于奔命,留下来早已是精疲尽。他们进得山后见这里绿荫蔽日,四下鸦雀无声,哪想到会有什么伏兵。带队长官休息的命令一出,众人便东倒西歪、迫不及待地抽起了鸦片烟。话说这田颂尧的部队还讲点“军容",即休息时间一长就将枪三支一簇架起。陶、曾二人见白匪人枪分离,一个个吐云吐雾、涎水长流,一声令下,姐妹们高喊“缴枪不杀"、“中国工农红军优待俘虏!”,手持大刀、长矛有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白匪面前,吓得“双枪兵"魂飞魄散,满以为遭到了红军主力突袭,还未清醒过来,所有的武器已经落入女战士之手。只有少数几个家伙昕到喊杀声后,钻入树林幸逃脱。
这次伏击,我军没损一兵一卒便拿下田完工一个营,令妇女独立师军威大振。总部为了嘉勉独立师,将这次战斗缴获的武器全部留给了她们。
张琴秋简介
1904年11月15日,张琴秋出生于浙江桐乡县石门镇的一户小康人家。1924年4月,张琴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于同年11月转为中共党员,成为我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
1925年11月,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张琴秋与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伍修权、孙冶方等一百多人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1930年,张琴秋潜回上海市。翌年,进入鄂豫皖苏区。张琴秋先任军校政治部主任,1932年夏国民党军重兵“围剿”时,又担任了根据地第一位女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突围西进,到达川陕边区后,红四方面军重建根据地,张琴秋先任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她反对过张国焘的错误,遭受打击报复,被调任总医院政治部主任。
1935年初,中国工农红军在川东北建立了历史上建制最大的妇女部队——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由她任师长。长征途中,张琴秋改任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其后,她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任组织部长。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一部两万余人组成西路军,进入甘肃河西走廊。
1937年3月,张琴秋在分散突围中被俘押送南京。抗战爆发后,经周恩来向中国国民党点名交涉,张琴秋被释放回延安。她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女生大队队长、女子大学教育长。解放战争期间,张琴秋在中央妇委长期担任秘书长。
新中国成立后,她长期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分管女工工作。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张琴秋早已到地方工作,这位惟一的中国工农红军女将便没有被授予军衔。
在“文化大革命”风暴中,性格刚烈的张琴秋受到诬陷和迫害,于1968年4月愤然以死抗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4个月后,1979年4月,党中央正式为张琴秋平反。
政委吴富莲
吴富莲(1912-1937)女,福建省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吴屋村人。
1912年生于一个贫农家庭,周岁丧父,母亲忍痛将她送人做童养媳。
1919年7月她摆脱家庭的束缚,参加少年先锋队,不久任少先队队长。当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攻打上杭城时,她参加了担架队。
1930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中国共产党上杭官庄区委工作。次年,任区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同年下半年,调中国共产党上杭县委工作,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上杭县委委员。
1932年4月,调到中国共产党闽粤赣省委(后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工作。到职后,她以省委妇女部巡视员的身份去宁化县视察指导,因工作出色,受到省委通报表扬。
1933年4月,被选送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妇女部长。
1934年夏,第二次进中央党校学习,因形势紧迫提前结业,被派到新成立的闽粤赣省委做扩大中国工农红军的工作。10月,红军主力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她和邓六金、危秀英等随第一方面军长征,分配在卫生部野战医院干部连担架排任政治战士,负责护送年老体弱、负伤患病的中央领导同志。长征途中,她搀扶伤病员,帮助抬担架,表现坚强。
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四川功会师后,她被调到四方面军工作。
1936年7月,红军第二、六军团在甘孜县与四方面军会师,她被任命为妇女先锋团政治委员。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县会师后,组织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渡黄河,以便打通国际路线,争取苏联的援助。但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后,陷入中国国民党地方军阀马步青马步芳马鸿逵部的包围圈。12月,妇女先锋团在甘肃张掖县倪家营镇遭马部骑兵、步兵四面包围,她指挥全团英勇作战,突出重围。经过3个多月的殊死血战,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及妇女先锋团在给敌人以重大杀伤的同时,自身也损失惨重。
1937年3月,妇女先锋团转到祁连山犁园堡一带,被敌军追上,吴富莲和团长王泉媛带领妇女先锋团,在茫茫戈壁上,与敌人孤军奋战、浴血拼杀了3天3夜,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疯狂围攻,终于弹尽粮绝,大部分官兵牺牲,她负伤被俘。敌人企图以残酷折磨迫使她屈服,对其进行威胁利诱和百般折磨,她不但丝毫不为所动,还以绝食斗争进行反抗,最后吞针而死,年仅25岁。
1983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团长王泉媛
王泉媛(1913—2009),原姓欧阳姓江西省吉安县敖城乡沪富村人,16岁被送给茶园村一王姓家,改姓王。
1930年春参加革命,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指阳区少共区委妇女部长。
1932年至1933年2、3月间,任少共吉安县委妇女部长;同年10月,调任湘赣省委妇女部干事。
1933年11月至1934年1月,在兴国县工作、实习,并出席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
1934年1至6月,入中共中央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7至9月,任少共中央青妇干事、中央妇女部委员;10月,在中央卫生部妇女工作团工作,随红军长征
长征途中,做护理、宣传工作。1935年6月后,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西,任中共川西省委妇女部长。
1936年8月,调任西路军总指挥部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1937年4月,驻在临泽县县城的妇女先锋团被国民党军马鸿逵部围击瓦解,她带领妇秘书李开芬等5名女战士,在祁连山区与敌周旋1个多月后被俘,身陷囹。
1939年3月逃脱,逃到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请求归队未果,流亡在甘肃、四川、云南省贵州省等地。
1942年4月,回到老家敖城。在娘家以开饭店为生,并暗中寻访中共地下组织,未能如愿。
1948年8月,与泰和县禾市镇刘瓦村刘高华结婚。1949年秋,泰和解放,她先后在津洞乡、禾市区工作。1951年,因丈夫被诬告入狱受株连,1962年平反后,担任大队妇女主任,生产队长,后调公社工作。
1962年春节后不久,朱德、康克清重上井冈山市——长征途中吕振羽王泉缓一起三过草原的康克清同志,千方百计寻找王泉媛的下落,阔别27年的战友重逢了;康克清同志对吉安地委负责同志讲:“王泉媛同志我了解,这么好的同志该让她出来工作。”这年冬至1971年,担任禾市敬老院院长,她全心全意为福利院老人谋福利,并先后收养过7名孤儿把他们培养成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四人帮”迫害。1981年,她应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邀请,参加第五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曾任省政协四届委员,泰和县第四、五、六届政协委员。
1989年,王泉媛被国家确认应享受老红军战士待遇时,已76岁高龄。
王泉媛在晚年坚持为泰和县和吉安市大中小学作几十场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为全国(包括海内外)数十家、数百家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单位的记者讲述革命经历。
2009年4月5日,这位饱经风霜、战功赫赫的老红军女战士在江西省泰和县人民医院不幸逝世,享年96岁。
目录
概述
成立始末
悲壮人生
部分战斗
张琴秋简介
政委吴富莲
团长王泉媛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