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金镀层耐蚀性强,导电性好,易于焊接,耐高温,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如掺有少量其他元素的硬金),有良好的抗变色能力,同时金合金镀层有多种色调,在银上镀金可防止变色。并且镀层的延展性好,易抛光,故常用作装饰性镀层,如镀首饰、钟表零件、艺术品等;也广泛应用于
精密仪器仪表、印刷板、
集成电路、电子管壳、电接点等要求电参数性能长期稳定的零件电镀。但由于金的价格昂贵,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简介
电镀金始于1838年英国人发明的
氰化物镀金,主要用于装饰。20世纪40年代电子工业发展,金价暴涨,大都采用镀薄金。为了进一步节约金,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刷镀金(即选择性镀金),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脉冲镀金和镭射镀金。1950年发现化金钾在
有机酸存在下的稳定性,进而出现了中性和弱酸性镀金液;20世纪60年代后期无氰镀金也得到了应用,尤其是以亚硫酸盐镀金应用最广。
电镀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金镀层具有金黄色外观,具有良好的
化学稳定性、耐变色性、导电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同时可焊性好、接触电阻低、可热压键合性能优良,使得电镀金镀层既可以作为装饰性镀层,又可作为功能性、防护性镀层,。因此,电镀金被广泛应用于首饰、钟表、工艺品以及电子、仪器、仪表、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国内外使用的大部分电镀金工艺均含有
氰化物,传统的氰化物镀金溶液稳定可靠、电流效率高、有良好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镀层结晶细致有光泽、结合力好。但氰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危害巨大,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镀液向无氰、环保的方向发展,无氰镀金工艺取代含氰工艺是大势所趋。常用的镀金溶液可分为碱性氰化物、酸性微氰、中性微氰和非氰化物4类。镀金液多为专利配方,添加剂由专业公司供应。
碱性氰化物
无氰电镀金– 钴合金1979 年桑德斯托姆(Sandstorm)和沃斯顿(Waston)测定了电镀金–钴合金的阴极极化曲线,并讨论了溶液中金离子和钴离子浓度、镀液 pH、
电流密度、搅拌等因素对阴极效率和镀层中钴含量的影响。金和钴的共沉积能够明显提高金镀层的硬度,电镀纯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大约为 70 HV,而采用金–钴电镀液得到的金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可达到 130 HV。金–钴合金镀层主要用于
集成电路电接点、印刷电路板等耐磨件。已投产的或在研制中的无氰电镀金–钴合金镀液有以下一些类型:卤化物镀液、硫代
硫酸盐镀液、
硫代苹果酸盐镀液、亚硫酸盐镀液、
焦磷酸盐镀液等。
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
碱性氰化物镀金液分散能力好,镀液稳定,便于操作和维 护,氰化镀金的镀层
孔隙率较高,耐磨及抗蚀性较差。由于镀液 含氰量较高,近年来使用量已大幅减少,并且多数用于装饰性薄金。碱性
氰化物镀金液由于碱性较大,不宜用于印刷电路版电镀。镀液中各组分的作用
氰化金钾。是镀液中的主盐,是镀层中金的来源。金含量太低,镀层发红,粗糙。氰化金钾要先溶于去离子水中,再 加入镀液。
氰化钾(
氰化钠)。配合剂,适量游离氰化钾的存在,能使镀液稳定,镀层结晶细致,金阳极正常溶解。含量过低,镀液不稳定,镀层粗糙,色泽不好。
碳酸根。导电盐,可提高镀液导电率,改善镀液分散 能力。但镀液为碱性,若开缸时不加碳酸盐,长期使用后,空气 中的
二氧化碳进入镀液,也会累积碳酸盐。
、
钴盐是添加剂,可显著提高金镀层的硬度和耐磨 性。
工艺条件的影响
(1) pH值。pH值影响镀液中
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影响外观和 硬度。应按碱性、中性及酸性镀液的要求,严格控制pH值。pH 值过高或过低,得到的镀层外观都不理想,硬度也会下降。
(2)温度。温度影响
电流密度范围和镀层外观,对镀液导 电性影响不大。升高温度可提高阴极电流密度范围。但温度过 高,会使镀层粗糙、发红甚至发暗发黑。温度过低,使阴极电流 密度范围缩小,镀层易发脆。
(3)阴极电流密度。一般采用较低的阴极电流密度。当电 流过高时,阴极大量析氢,电流效率低。
溶液的配制
将纯金(纯度99.98%)切碎,洗净烘干,在通风良好、水 浴加热的条件下,用
王水溶解金(1g纯金需
硝酸2.7mL和浓
盐酸8mL)。然后不断搅拌,加热浓缩(不得超过100℃,以免 生成不溶于水的一价金化合物)以除去
二氧化氮,直至得到红 色的浓稠物(三氯化金),冷却备用。
用五倍体积的蒸馏水溶解三氯化金。然后在不断搅拌下缓慢 加入
氨水(1g纯金需
浓氨水10mL),生成淡黄色的沉淀(雷酸 金)。不断搅拌、蒸发除氨,至无氨味为止(除氨时要不断加 水,以防沉淀干燥)。过滤。用热水冲洗3~4次。雷酸金制备 过程中要防止干燥,制得后要尽快使用,以防爆炸。
(3)氰化金钾溶液的制备。
将雷酸金沉淀连同滤纸一起倒入30%~40%的
氰化钾溶液 中,缓慢加热溶解,得到无色透明的
氰化亚金钾溶液。1g纯金需 氰化钾1.2~1.5g。
(4)镍氰化钾的制备。
把25g
硫酸镍溶于50mL水中,加入25g氰化钾,产生白色 沉淀。加入100mL
乙醇,将
硫酸钾充分沉淀出来,过滤。用乙醇洗2~3次。将黄色滤液放在蒸发皿中,蒸发至出现黄色 结晶。在100~110℃下烘干备用。配制1g镍氰化钾,约需0.97g硫酸镍和0.8~1.0g氰化钾。
(5)镀液的配制。
将金氰化钾溶液和其他成分溶于蒸馏水中,搅匀,并调好 pH值,即可施镀。
工艺介绍
金镀层主要镀在镍镀层上,镍镀层(低
应力镍、半光亮镍、光亮镍、
化学镍)3~8.9μm,作为金和铜、铁之间的阻挡层,主要作用是防止金与铜、铁之间相互扩散。底镀层的亮度和整平情况对改善薄金层亮度有明显作用。金也可镀在铜、
黄铜等基体上,但长期使用后铜会扩散到金镀层,失去金镀层的作用。对钢、铜、银及其合金基体而言,金镀层为阴
极性镀层。镀层的孔隙影响其防护性能。根据预镀零件基体材料的不同,镀金工艺过程也稍有差异。在铜和铜合金上需要镀上→层光亮镍→闪镀金→镀金;在铁及铁合金基体上需要镀
氰化铜→光亮镀镍→闪镀金→镀金或镀暗镍→光亮镀镍→闪镀金→镀金;在
不锈钢上镀金需要进行活化处理,迅速水洗后再闪镀金;对于镍或高镍合金上镀金需要用闪镀镍后迅速水洗再闪镀金。闪镀金的目的是使镀金与基体的结合良好,常采用酸性溶液,用蒸馏水清洗后再镀金。闪镀金对厚度超过5μm的镀金层尤为重要。镀金后应用纯水或热纯水彻底清洗,以消除镀层表面 的残余盐类,保持镀层的持久光泽。薄金镀层需要进行防变色处理。防变色处理通常是为 了封闭金镀层的孔隙,以防止由于金的底层被腐蚀,而将腐蚀产 物泛到表面,导致金镀层变色。防变色处理可借鉴防银变色处理。可进行
化学钝化、
电解钝化、喷(浸)或
电泳有机保护膜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