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的一种教育方式
社会实践活动(activityofsocialpractice),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教育方式。旨在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思想品德。
基本介绍
社会实践就是在基于学习理论知识之上,接触社会,参加社会活动,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丰富感性认识的一种行为。学校的社会实践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现实,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它是一种教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高等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样的人才,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还要有劳动观点和实际动手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不仅要有理论教学的环节,还要有实践环节。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使学生丰富对国情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了解,从而增强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可以使学生在接触实际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锻炼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它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的特殊教育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离开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亲身参与,就无所谓“实践”,也无从达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个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使学生实际地参与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去,而不是社会生活的旁观者。(三)它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特殊教育活动,是教育实践环节的必要补充。同教学实习不同,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在教学计划外的课余时间进行,而前者则在教学计划内进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之所以必须在教学计划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是由于学制、理论教学任务繁重等方面的原因,教学计划内安排的实践环节时间有限,难以完全达到实践环节教育的目的;二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内容、方法、途径也不同于教学计划内的实习,具有特殊的教育作用。
关于高中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问题的由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金钱观,价值观,消费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校高中生几乎是纯粹的消费者,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消费。作为有创新意识与强烈求知欲的当代高中生,我们很有兴趣知道,顺德区高中生的消费欲望,消费方向是什么?影响因素又是什么?他们的理财能力怎么样?围绕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展开了题为“关于顺德高中生消费状况的调查与思考”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这次研究,一方面可以对当代顺德高中生的消费状况与消费观念进行考察与反思,从而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帮助顺德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端正消费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这次研究,可以培养我们组员的互助合作的精神,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途径:
1.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小组讨论法、采访法;
2.途径:上网、到图书馆查找资料,采访,问卷调查。
四.研究步骤:确定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问题→小组讨论提出看法→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过程:
1.准备工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先确定课题的研究方法及步骤,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要开展的活动,并合理地分工,做好准备工作;
2.研究阶段:
①查找资料:主要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对资料进行一定分析,以此对当代高中生的消费观念有初步了解,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②问卷调查:根据查找到的资料,结合我们自身消费的实际情况,经导师指导和小组讨论,挑选20道有代表性的问题制作成调查问卷,并对顺德区各镇部分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百分比。
③个人采访:在校内选取个别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个人专访,了解他们的消费状况及消费观念;
④讨论,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相关结论;
⑤就发现的问题与导师进行商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研究结果:
⑴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A.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同学的消费比较理智,有76.6%的同学认为钱该花就花,16%的同学认为应尽量节俭,只有约7.4%的同学选择了有钱尽管花。就个人消费而言,有80%的同学以经济实惠为主要标准。这些数据,反映了受访学生中大部分有较好的消费习惯,且勤俭节约在顺德区高中生心目中仍有一定地位。
B.对于影响消费的因素,有66%的同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有30%的非独生子女表示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最大,而这一比例在独生子女中仅为14.2%,这说明在以自己实际情况为主导的消费前提下,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比独生子女更强的家庭观:
C.零花钱的来源及数量。受访学生中,接近98%的同学的零花钱来自于父母。而平均每周的零花钱普遍在100元以下,这个零花钱数目比较合理;
D.理财能力较强。有50%的人能节制地使用零花钱,有47.8%的同学对使用零花钱有一定的计划,其中有20.21%的同学能坚持计划。关于有否纪录花钱情况,有57.45%的同学从来不记,只有6.38%的同学一直在记。至于零花钱够不够用的问题,有48.94%的同学表示仅仅够,有40.43%的同学每个月都有钱剩余,其中独生男同学每月有钱剩余的比例更达到了63.64%。以上数据表明,同学们普遍能较好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也能对零花钱的使用进行一定程度的计划与节制,说明受访学生的理财能力较高。
E.零花钱的最终用途。41.49%的同学的钱主要花在食品上,15.96%花在衣着服饰上,21.13%用在学习方面,15.96%则花在娱乐方面。这反映了食品开销仍在高中生消费中占主要位置,而学习开销在当中也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说明高中生还是比较注重知识方面的消费。
F.对个别消费行为的分析:78.43%的女同学认为不可以去网吧、歌舞厅,而有67.44%的男同学则认为可以。这反映男女同学的消费观存在一定差异,这大概与男女生在心理上的差异有关;在环境保护问题方面,有73.40%的同学会在消费时考虑到,这表明大部分同学能自觉在消费中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说明顺德区高中生普遍的素质较高,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G.对于花钱最有意义的一栏,多数同学填写:“资助贫困生最有意义”,说明众多的顺德人和爱国华侨乐善于好施的高尚的品行以及这种优良的文化氛围对当今的中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⑵从消费状况看消费观,并就有关问题研究对策:
①从高中生自身方面看:高中生一般年龄在16——19之间,自我意识较强,多数的高中生在消费时主要以自己为核心,认为自己已经长大,具备了独立消费的能力。这就很容易导致盲目消费等不良消费现象的出现。有鉴于此,高中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多听家长、老师的教导,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努力矫正不良消费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②从家庭教育方面看: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长的消费观或多或少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家长平日一定要言传身教,多引导高中生正确消费。对于学生个人名下拥有数万资金的家长,应加强监管;最好减少子女名下的资产,以免子女产生物质生活的攀比、爱慕虚荣以及生活上的奢侈浪费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③从学校教育方面看。接受学校教育是高中生日常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学校应利用自己的这一优势,多对学生进行有关的个人理财常识教育、绿色消费教育等,使学生的消费观念得到真正提高,从小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
④从社会方面看。顺德区经济发达,市场竞争激烈,在市场经济下,常有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而针对中学生贩卖或传播黄睹毒,搞坑蒙拐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高中生容易被误导,错误消费。因此,有关部门除了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宣传与教育外,还应加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高中生消费提供一个健康有利的环境。
总之,顺德高中生的正确消费观的形成,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