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王
广德县祠山大帝
张渤为远古大禹时期荆蛮地区部落的酋长、统帅。他带领百姓在江南一带,疏通江河,征服洪水,化害为利,发展农耕,为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自唐至清先后就有18位帝王对张渤进行了封禅,五代十国后晋南汉皇帝刘晨又册封张渤为广德王。
广德王来历
来历一说:
大禹治水有功,百姓安居乐业,人民非常感念他的功德,舜帝愿把天子的位置禅让给他,建立夏朝。于是禹王把万国诸侯召集在涂山(安徽怀远县境内)开庆功大会。张渤接到通知后,也参加了涂山盛会。在箫、管、钟、、鼓乐齐鸣声中,一百多位仙女翩翩起舞,大禹身着五光十色的龙袍端坐中央,诸侯王高呼禹王皇帝,并歌功颂德。禹王祭天以后,就论功行赏,宣读了各路治水英雄的封号和奖赏,在这次隆重盛典大会,张渤正式被封为广德王国的广德王。
来历二说:
远古时期张渤疏通江河、征服洪水并大力发展农耕,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自唐至清先后就有18位帝王对张渤进行了封禅,五代十国后晋南汉皇帝刘晨又册封张渤为广德王。
张渤出世
张姓的始祖是张挥,孙名张秉,即张渤的父亲。张秉曾跟随禹治水十年,跑遍了神州大地,奔波劳累,造福于民。张秉为人忠厚,吃苦耐劳,深得大禹信赖。由于忙于在各地治水,人到中年还无暇顾及成家,此事感动了天上的女娲,在他四十二岁时女娲送来了她身旁的侍女名张,即后来的祠山圣母。
一天,张秉在桐河之滨治水,忽见天边飘来一团五彩祥云,仙乐嘹亮旌幢天,前有凤凰盘绕碧空,后有众仙子翩翩起舞,其中一位国色天仙的少女端坐在华丽的彩车中,张秉惊呆了。仙女按下云头,上前拉着张秉的手说:“我名叫张媪,奉女娲娘娘懿旨,君治水劳苦功高,特派我下凡与你婚配,为你生子,以合张姓香火绵延,光宗耀祖。”喜得张秉连连向天叩拜,感谢女娲娘娘的大恩大德,从此夫唱妇随,恩爱有加。
一年后的二月初八,张媪夜梦女娲来到床前,将一团血球扔向她怀里,哈哈大笑飘然而去。此时只见一道白光闪过,接着霹雳一声,满室红光,芳香四溢,张媪醒来就生了一个胖胖的男婴。此小儿宽额头,高鼻梁,英威奇特,见风就长,三天内就长成了九尺高的彪形大汉,能言善辩,聪慧敏捷,深知水火之道。父母为他取名叫张渤,要他立志一生治水,造福人民。此后,故鄣一带,经过张渤父子几年来的精心打造,把原来一片汪洋泽国治理好,变水害为水利,人民纷纷从洞穴和树梢巢中迁到了高岗和土坡上安家,过起农耕生活。为把这一带变成五谷丰登的鱼米之乡,他们父子夜以继日地带领百姓们辛苦地战斗在治水工程的最前线。
大禹骑着神马,腾云驾雾,纵横驰骋,来到了洪水横流的工地,见一老一少两个巨人正在疏导江河。禹王和张秉本是老熟人,久别重逢,格外亲切。使禹王大为惊讶的是这位后生身材高大,神力无穷。只见他正召集龙蛇水族,化成神兵天将,因山势走向,水流行径,从南至北,疏浚出了桐、无量溪河流,并打通了横亘在下游的狮子口,使水流经南漪湖直达长江。他又摇身一变,成了位高大的巨人,一肩挑起了太首山、金龙山,将它们排列在上游和四周,哗哗的洪水,非常驯服地随着他指引的方向,向北奔去。大禹想,这正是我要找的能人,经张秉介绍后,后生说:“这叫因势利导的疏导法。”此法正与禹王倡导的治水办法相同,禹王连连称赞说:“英雄所见略同。”
禹王继续说:“我刚从防风国来(即德清县一带),防风王治水有方,他们那里水患平息,百姓安居乐业,你们这方圆数百里,可将各部落联盟起来,也可成立为国,以便统一协调治理水患。”张渤说:“我们联盟为国后,要广施恩惠,以德治理和教化百姓。”禹王大喜,连连称好:“你们这里就叫广德王国吧。待洪水平息后,我将在涂山(即安徽怀远)会天下英雄,论功行赏。现在防风王在东方治水,你们在南方治水,我在西北方治水,北方还缺治水能人,我将前往继续访贤。”临别时大禹赠给了张渤神鞭,此鞭能赶山涉水,法力无边,要他竭心尽力,不畏艰险,为治理洪水再立新功。
张渤治水
张渤在安徽省广德市治水、理水,开凿运河,除害兴利,为民造福,是在生产力还非常落后,物资生活十分匮乏,人们的认识能力还有很大局限的时代,以其独具的智慧和勇气,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挑战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壮举。
张渤治水的传说”被列入广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灵佑普济真君张渤.道教文化.2015-08-08
目录
概述
广德王来历
张渤出世
张渤治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