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籍作者:萧乾
图书出版社:台声出版社
图书品相:9.5成品相
库存量:1本
图书售价:290.00元
图书类别:名人墨迹
上书时间:2010-09-25
出版时间:1990-01印刷时间:1990-01
开本:32开
装订:平装
相关介绍
储安平先生主编的\u003c观察\u003e,在1948年6月5日出版的该期刊物上,封底整版为套红广告,预告“观察丛书”第二批四种著作即将出版——《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乡土重建》、《中国在盘上》、《红毛长谈》。其中,前三本书的作者为人熟知:
张东荪、费孝通、何永,而第四本书的作者,却是一个颇为怪异的名字——塔塔木林。
“塔塔木林”即
萧乾先生,时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和《
大公报》负责撰写国际社论的委员。“塔塔木林”是他1946年在\u003c大公报\u003e发表《红毛长谈》专栏时使用的笔名。
《红毛长谈》列“观察丛书”第十种。先期出版的第一批六种分别是:
吴恩裕《唯物史观精义》、
吴世昌《中国文化与现代化问题》、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
潘光旦《政学罪言》、费孝通《
乡土中国》、
储安平《
英人法人中国人》。十种“观察丛书”,堪称知识界精英的集体亮相。与其他九种不同,《红毛长谈》属于
讽刺文学。
《观察》的广告如下:
塔塔木林先生两年前在大公报上发表了好几篇《红毛长谈》,曾经引起国内读者极大的讶异。他的文笔不文不白,自成一格;他的论见亦庄亦谐,另具慧眼。他深究中国政治及社会的种种流弊,并发出可怕的政治预言。他又以想像的笔调描出乌托邦的中国;他做玫瑰的好梦,他神游西南,他谈二十年后的南京,他论新旧上海的变化,令人想起十八世纪OliverGldsmith所著之《世界公民》。其离奇不下\u003c西游记\u003e,其讽刺尤胜《
镜花缘》。自从《红毛长谈》发表后,有许多读者写信给他,有申斥他的,有同情他的,有赞扬他的,其中一部分他都选出作为附录,刊于本书之末。这是大战以后世界上最出色的讽刺政治文学。
民国出版界有一好传统,一套丛书的主编或出版社的负责人,通常亲笔为自己所编辑的丛书撰写广告,
鲁迅、叶圣陶、巴金、
施蛰存、
胡风等,莫不如此。“观察丛书”的图书广告,从风格和观点看,似是主编
储安平本人所写。
“这是大战以后世界上最出色的讽刺政治文学。”足见储安平对《红毛长谈》评价甚高。
《红毛长谈》附录中,最后一篇是“巴鲁爵士”的《怀塔塔木林》。
“巴鲁爵士”即沈从文先生。为何起这个笔名?
黄永玉先生告诉我,“巴鲁”是沈从文的弟弟
沈荃的小名。《怀塔塔木林》的行文风格,与《红毛长谈》相仿,也是假借“红毛”口吻,以半文半白的文字,针对现实,正话反说。在“巴鲁”后面加一“爵士”,也是沈从文刻意所为,以与“塔塔木林”相呼应。
沈从文在1947年12月1日出版的《
论语》杂志上,第一次以“巴鲁爵士”笔名发表《北平通信——第一》。“
北平市通信”是
沈从文以“巴鲁爵士”发表的一组系列文章的总称,《怀塔塔木林》为其中的第二篇,副题即为“北平通信之二”。
有意思的是,《红毛长谈》出版时,《怀塔塔木林》作为附录放在书的最后。恰与“巴鲁爵士”所言,“二人之
文同印一书”之中。这是沈从文与
萧乾继《
废邮存底》一书之后的又一次特殊合作。这是他们当年的友谊写照,更是历史的记录。
新版《红毛长谈》好事多磨
1985年,我萌生将《红毛长谈》重新出版的念头,此时距《红毛长谈》在《
大公报》发表整整四十年。萧乾既高兴,又迟疑,怀疑其可能性。不过,他还是写来好几页文字,很详细地回忆当年写作情况。不过,没有料到,再版《红毛长谈》,一波三折,好事多磨。
起初,我把书名起为《萧乾杂文选》,一是因为遵照萧乾的意见,原著《红毛长谈》没有全部收录,二是新补充一批散见的讽刺性杂文,如同期所写《侦探小说在华不走运》,1957年鸣放时期的杂文《上人回家》等。但后来
萧乾来信建议,仍用《红毛长谈》书名,由此也可见他对此书的重视。
1986年年初,新编《红毛长谈》交
湖北人民出版社,计划年底出版,但随后又犹豫不决,直至退稿。后来,又先后转福建海峡文艺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华夏出版社等处,均未果。最后,由
台声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作为祝贺萧乾八十华诞的礼物。总算了却心愿。
新编《红毛长谈》的出版,前前后后,历时四年。四年间,围绕该书的出版,萧乾多次来信,谈编选,谈出路,谈困惑。他还为再版《红毛长谈》特地写过一篇跋,当时未能刊用。跋文如下:
本书编者
李辉同志发现《红毛长谈》是我写的之后,就非要把它们编入此集不可,并在我出国之际,就把序言登在《散文世界》上,对那几篇拙文大为谬奖。然而书稿送到出版社,那里的领导却担起心思,他一愁尽管文章是四十多年前写的,万一人家硬用八十年代的尺子来量,咋办?二愁文章自然全是反笔,万一人家硬当正面来读,咋办?三愁写的是四十年代中期
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
上海市,万一人家硬说是影射当今,咋办?
最初,我认为这三个“万一”和三个“咋办”是杞人之忧。然而出书的总编辑首当其冲,他这些忧虑完全可以谅解,何况三十年前,天对我(也对他)又确曾塌下过?
一个办法是在书末附我一篇检讨,使劲掴上自己几个嘴巴。三十年来,这种事儿我可没少干!可是不管掴得怎样响,倘若硬要抓辫子,也照样跑不掉。为此,我失眠了几宵。一个声音劝自己:还是乖乖照出版社建议的抽掉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都满七十七了,何不求个双保险!
可李辉这小伙子不干。他没戴过帽子,看样子连批也没挨过,是位不怕虎的
犊牛。他不服气,说如今光天化日之下,哪能还那么“硬”来!他说,一个人的思想总是一点点摸索过来的,四十年前的认识肯定不如现在。可不管怎么说,这几篇“常谈”写得尽管曲折,你对
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社会的憎恨,对当时现实的不满,总是一目了然的吧!他责备我太低估了读者的鉴别力。他哪里晓得:读者并不克人,专有克人的。
那么,我就豁出去了。
是为序。
1986年12月15日于北京
时间真快,今年的一月二十七日,就是萧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而他去世(1999年2月11日)也已将近十一年。重读《红毛长谈》,整理他为此书写来的说明、信和跋,我在回忆中缅怀他。
1998年年底,我收到了萧老寄来的最后一封信。在信中他还在说要努力写作下去。“我的记忆已开始模糊,趁我全未糊涂。当然,我要挣扎尽量晚老化,只怕我干不过自然。我一定努力。再一次告诉你,我以能交上你这个朋友为幸。”
最后一句话,也是我想表达的一种情感——我也为自己在八十年代初结识萧老,并不断得到他的指导和帮助而感幸运。
原以为这是萧老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未想到,在他去世三年之后,我收到了
文洁若老师的来信。文老师在2002年8月16日的信中说:“
萧乾给你的半封未发出、未写完的信找到了,从笔迹看,系1998年底至1999年初所写。……他承认自己胆小,最后几句反映了他在医院里的心态,很有意思。”
关于作者
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
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
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在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1930年考入
台湾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in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
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1939年受
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
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
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然遍英伦,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
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
法西斯主义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
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
波茨坦会议和
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回国继续在《
大公报》工作,兼任
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
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
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
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54年参加第一次全国
文代会筹备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1979年起,历任
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
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u003c人生百味\u003e、《一本褪色的相册》《
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
台湾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
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
波茨坦会议、
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
挪威政府授予的
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
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
人生采访》,译著《
好兵帅克》(捷),以及《
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并在1935年6月毕业。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
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
法西斯主义战场上。1945年,他从
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
加拿大东岸转
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
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一提起
萧乾,现在的年轻人马上会想到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翻译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记者。1910年,萧乾出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区里,他是
蒙古族人。少年时代的萧乾生活十分贫苦,他不仅没有玩具,没有书读,甚至连起码的温饱都没有着落。13岁的他就成了孤儿。在亲友的资助下,萧乾一边读书,一边在学校开设的工厂里劳动。他在地毯房当过学徒,在
羊奶厂做过杂活,这样断断续续地一直念到中学毕业。1928年,18岁的
萧乾到中国南方的一所中学里担任教师,一年后,他以教书所得的积蓄为学费,回到北京,考入当时最有名的大学
燕京大学,不久又转入
台湾辅仁大学。他先学英国文学,后改学新闻专业,美国的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就曾经作过他的老师。
1935年萧乾在
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开始了自己的报人生涯。他先后在
天津市、
上海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三地的《
大公报》主编\u003c文艺\u003e副刊。1939年在萧乾的一生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这年夏天,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来信,邀请他到该院中文系任讲师。当时的
欧洲已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所笼罩,去还是不去呢?经过再三考虑,
萧乾还是去了
英国,这一去就是7年,直到战争结束。在英国,他先是做教师,后来进入
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43年,他放弃读书,领取了随军记者证,正式成为了《大公报》的驻外记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迷漫的欧洲,他随英军几次横渡过
德国潜艇出没的
英吉利海峡,到达过美、法两个占领区的战场,也曾随
美国军队第七军挺进莱茵,进入刚刚解放了的
柏林。从苏、美、英三国首脑讨论战后问题的
波茨坦会议到纽伦堡审判纳粹战犯,再到
联合国成立大会,这些重大的历史性场面他都报道过。每当回忆起这段难忘的历史,这位老人总是感到很自豪。正是他使当时的
中原地区及时了解到世界上发生的大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