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事先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是指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基本要求是法定化、实定化、明确化。
基本概念
罪刑法定的早期思想渊源,一般认为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大宪章第39条确定了“适当的法定程序”的法的基本思想。该条规定:“凡是自由民除经其贵族依法判决或遵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其财产、剥夺其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或逮捕。”到了17、18世纪,欧洲大陆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刑法中罪刑擅断、践踏人权的黑暗现实,更加明确地提出了罪刑法定的主张,并以三权分立说和心理强制说作为其理论基础,使罪刑法定的思想更为系统,内容更加丰富。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罪刑法定这一思想由学说转变为法律,在宪法和刑法中得到确认。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8条规定:“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罪前已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在《人权宣言》这一内容的指导下,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4条首次以刑事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由于这一原则符合现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发展趋势,至今已成为不同社会制度的世界各国刑法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含义
罪刑法定原则是世界各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中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在刑法各项基本原则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核心原则。在刑法学上,罪刑法定原则概念的通行表述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具体说,是指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这一概念有如下三层含义:
1、刑法中所规定的犯罪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简称罪的法定。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犯罪行为的范围是法律规定的。一个国家的刑法典中总计规定了多少构成独立犯罪的行为,在刑法典中是确定的。任何个人、单位无权扩大或者缩小犯罪行为的范围。换句话说,不得把刑法典中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按犯罪论处,即不得法外定罪。二是刑法典规定的犯罪行为构成要件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刑法典明文规定的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同时,还要明文这一犯罪行为成立的具体构成要件。如果只规定了犯罪行为,没有规定这一犯罪行为成立的条件,这一犯罪行为在法律上也是没有标准,在司法实践中也就无法评判这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所以,没有构成要件标准的犯罪行为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按照常理的逻辑,刑法典中的一个具体犯罪行为至少要有一个具体的犯罪构成要件相对应。三是罪名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每一个犯罪行为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犯罪行为的罪名,这是常理也是常识。关于罪名法定的方式,各国有所不同。有的在刑法典中直接确定罪名,有的采用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刑法典中的具体犯罪行为确定罪名。我国属于后者情形,由最高人民法院采用司法解释的方式对刑法典中的具体犯罪行为确定罪名。可见,通过罪的法定有效防止定罪扩大化、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刑法中所规定的刑罚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简称刑的法定。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刑罚种类必须由刑法明文规定。目前各国刑法典规定的刑罚种类大同小异。我国刑法中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在主刑中分为拘役、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刑罚种类;在附加刑中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三种刑罚种类。二是每一个具体的刑罚种类的刑罚幅度和刑罚执行方法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三是每一个具体罪名对应的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可见,通过对刑的法定保证罪刑法定原则的有效执行,保证适用刑罚公平公正。
3、刑法中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必须由法律明文规定。刑事责任与犯罪、刑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刑事责任大小主要由罪名、犯罪的危害程度、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以及酌定或者法定情节等因素所决定。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对于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应当由刑法明文规定,以利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贯彻执行。
总之,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从罪责刑三个方面法定化是刑事司法法治化、规范化、人文化的基本要求。
罪刑法定原则的意义
在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中,确立罪刑法定原则是人类社会法治文明的里程碑,对于推动社会法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正如法国刑法学家卡斯东·斯特法尼等人所指出的:“从法律的观点看,无论从公共利益,还是从私人利益考虑,法定原则都是有道理的,都是正确的。”“由立法者来确定哪些行为是应当受到惩罚的行为并且规定相应的刑罚,这就使刑事处罚有了‘确定性’,从而强化了刑罚的威慑力量,社会只会从中得益。”“此外,罪刑法定原则也是对个人自用的基本保证,这一原则是对公民的保护,可以使公民免受法官的擅断行为,因为公民事先了解哪些行为是受到社会禁止的行为,同时也了解如果实行这些行为将受到何种惩处”。由此可见,罪刑法定原则主要有如下意义:
1、有利于推动法治文明的发展,极大丰富刑事法治理论内容;
2、有利于培养社会公众遵守规则的意识,维护社会秩序,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3、有利于制约法官的擅断行为和权力扩张滥用,防止法外定罪量刑,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正;
4、有利于为社会提供行为准则,明示法威,威慑犯罪,预防犯罪。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规则
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规则主要是指西方学者提出的罪刑法定主义的四个派生原则,这就是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这些派生的规则在充分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精髓的同时,实际上还表明了这样几个观念:一是刑法中的罪责刑法定必须条文化,也称成文化:即把刑法中罪责刑用规范条文表现出来,白纸黑字一目了然,具有确定性;二是刑法中的罪责刑法定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即刑法中的罪责刑要标准明确,文意确定,表述易懂,内容精准精细;三是刑法中的罪责刑法定必须具有谦抑性:即一方面要求法官必须在无罪推定或者有利于被告人选择的观念支配下依法定罪量刑;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要形成弃报复心理、重刑主义的思维定势,树立教育、挽救、人文关怀犯罪人的理念。
基本要求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随意擅断。
(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即刑法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罪刑法定原则从产生之日起发展演变到今天,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在立法上,要求罪刑法定原则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罪刑法定原则发生了从绝对罪刑法定原则到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重大转变。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是一种严格的、不容变通的原则,它要求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定必须是绝对确定的。法官没有任何自由裁量的权力。这一立法思想反映在刑法立法上就形成了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其基本内容是:
(1)绝对禁止适用类推,但是不禁止扩大解释,把刑法的明文规定作为定罪的唯一根据。对于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能通过类推或者类推解释以犯罪论处。
(2)绝对禁止适用习惯法,把成文法作为刑法的唯一渊源。对于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允许通过适用习惯法定罪。
(3)绝对禁止刑法溯及既往,把从旧原则作为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唯一原则。对于行为的定罪量刑,只能以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为依据,行为后颁行的新法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4)绝对禁止法外刑和不定期刑,刑罚的名称、种类和幅度,都必须由法律加以确定,并且刑期必须是绝对确定的,既不允许存在绝对的不定期刑,也不允许规定相对的不定期刑。
相对的罪刑法定原则是对传统的绝对罪刑法定原则的修正,其基本内容是:
(1)在定罪的根据上,允许有条件地适用类推和严格限制的扩大解释,即适用类推必须以法律明确规定类推制度为前提,以有利于被告人为原则,不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进行扩大解释必须以不超越解释权限为前提,以符合立法精神为原则,不允许越权解释或违背立法本意作任意解释。
(2)在刑法的渊源上,允许习惯法成为刑法的间接渊源,但必须以确有必要或不得已而用之为前提。只有当构成犯罪的要件确定后,必须借助习惯法加以说明时,习惯法才能成为对个案定性处理的依据。
(3)在刑法的溯及力上,允许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作为禁止刑法溯及既往的例外。新法对其颁布施行前的行为,原则上没有追溯的效力。但是,当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罚较轻时,则可以适用新法。
(4)在刑罚的种类上,允许采用相对的不定期刑,即刑法在对刑罚种类作出明文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规定出具有最高刑和最低刑的量刑幅度,法官有权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在法定的量刑幅度内选择确定适当的刑种和刑度。
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刑法立法和司法现状来看,早期的绝对罪刑法定原则已受到严峻的挑战,代之而起的相对罪刑法定原则,成为各国刑法改革的发展方向。
历史沿革
罪刑法定的从现代法治国家意义上理解不仅包括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同时也包括了衍生的概念,即刑法的不溯及既往原则。但是,从历史上,这一子概念从时间上远远早于罪刑法定这一母概念。公元438年,狄奥多西二世时期颁布的Codex Theodosianus,即《狄奥多西法典》中已经有此规定:“任何皇帝颁布的法令不在过去而只在未来生效。(拉丁原文:Omnia constituta non praeteritis calumnia faciunt sed futuris.)”参见:Codex Theodosianus, 1.1.3 (438), edd. T. Mommsen, P. Krüger, Berlin 1905. 当然,这并不代表这样的一个类似不溯及既往的结构就已经具备的现代法治国家甚至启蒙时代时期才具有的法律意义。并且,法律的时间效力发生和存在的动因在早期,主要是国家的新主人为了建立自己的权威,因为这一时期的规则产生背景,体现的是一种实在(positiv)法化的过程,是在当时神法、习惯等非规范因素占国家治理很大部分的背景下制造真正意义上的规则(Normenschaffend)的过程。因为只有规定了新内容的规则才是有可能让人们不服从的规则,与那些不旨在针对具体的新的问题的,对先前规则进做解释抑或扩充的“律法”是有本质区别的。见:Bar, L. von,Gesetz und Schuld im Strafrecht : Fragen des geltenden deutschen Strafrechts und seiner Reform, B.I, Das Strafgesetz, Berlin 1906, S. 61.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罪刑法定的基本含义。这个命题虽然是用拉丁文表示的,但并不意味着在古罗马法中就实行罪刑法定原则。不过,根据有关学者的考证,在古罗马法中有类似的原则,称为“适用刑罚必须根据法律实体”。但由于当时犯罪的构成要件并不明确,因此谈不上严格意义的罪刑法定。
罪刑法定的早期思想渊源,一般认为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它确定了“适当的法律程序”的法的基本思想。该条规定:“凡是自由民除经其贵族依法判决或遵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其财产、夺其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或逮捕。”
罪刑法定的思想,在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得到更为系统与全面的阐述,由此形成了一种思想潮流,与封建社会的罪刑擅断相抗衡。例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提出:“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一切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那么,这些规则应该采取什么形式呢?洛克认为:“制定的、固定的、大家了解的,经一般人同意采纳和准许的法律,才是是非善恶的尺度。”法国著名启蒙学家孟德斯鸠也有类似的论述,但是,较为明确的阐述罪刑法定原则的是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贝氏指出:“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只有代表根据社会契约而联合起来的整个社会的立法者才能拥有这一权威。任何司法官员(它是社会的一部分)都不能自命公正的对社会的另一成员科处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的刑罚。因此,任何一个司法官员都不得以热忱或公共福利为借口,以增加对犯罪公民的既定刑罚。”切萨雷·贝卡里亚对封建社会的刑罚擅断进行了猛烈地拼击,表达了对实行罪刑法定原则的法治社会的无限向往。当然,罪刑法定真正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还是近代刑法学鼻祖费尔巴哈有力倡导的结果。费尔巴哈在《对实证主义刑法的原则和基本原理的修正》一书中指出:“每一个判刑的行为都应依据法律处刑。”而费尔巴哈“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对公民的处罚”一语更是使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实质昭然若揭。
罪刑法定从学说到法律的转变,是在法国大革命胜利以后完成的。在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8条规定:“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罪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在《人权宣言》这一内容的指导下法国制定了刑法典,并于1810年公布施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1810年《法国刑法典》 。该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没有在犯罪行为时以明文规定刑罚的法律,对任何人不得处以违警罪、轻罪和重罪。”1810年《法国刑法典》一经颁行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仿效的范本,遂使罪刑法定主义成为在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通行的刑法基本原则之一。
以上是罪刑法定原则从学说到法律的历史沿革,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罪刑法定原则是在反对封建社会的罪刑擅断的斗争中提出来的刑法原则,是刑事法治的应有之义。
罪刑法定原则,又称罪刑法定主义,最初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刑法罪刑擅断、惨无人道酷刑提出的一种主张,散见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著作中。后经刑法古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切萨雷·贝卡里亚(1738—1794)和费尔巴哈(1775—1833)等人的进一步细化发展而逐渐系统化。
思想渊源
罪刑法定原则的早期思想渊源一般认为,是1215年英王约翰(John 1167—1216)签署的《大宪章》第39节,它确定了“适当的法定程序”的法的基本思想。该节规定:“凡自由民非依适法裁判或国家法律之规定,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其财产、褫夺其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或逮捕”。17、18世纪时,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对罪刑法定原则进行了更加系统与全面的阐述。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1632-1704)指出:“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他还指出:制定的、固定的、大家了解的,经一般人同意和采纳的法律,才是是非善恶的尺度。由此可见,启蒙思想家洛克的法治思想主张:①社会管理需要立法机关制定人们有所遵循的规则,即今天称之为的法律;②立法机关制定的规则应当体现社会公众的整体意愿、公布于众,成为社会一切成员共同遵守的准绳;③作为法律规则应当程序正当、规范、稳定、公开,是非善恶的标准明确。约翰·洛克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但其法治思想的精髓与罪刑法定原则是一脉相承的。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也有相类似的论述。他指出:专制国家是无所谓法律的,法官本身就是法律;法律明确时,法官遵守法律,法律不明确时,法官则探求法律的精神。在共和国里,政治体制的性质要求法官以法律的文字为依据。否则,在有关一个公民的财产、荣誉和生命的案件中,就有可能对法律作有害于公民的解释了。可见,孟德斯鸠主张涉及公民财产、荣誉和生命权的法律要明确,避免法官在适用法律时作出不利于当事人的解释。在这里的法治思想更加直接体现了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要求。18世纪中叶后,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首先明确对罪刑法定原则作出阐述的启蒙思想家是被称为刑法学鼻祖的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切萨雷·贝卡里亚在1764年发表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写道:“只有法律才能对犯罪者规定刑罚”,“超出法律限度的刑罚是不公正的,因为它是没有法律规定的另一种刑罚。因此,无论有什么借口,无论从社会权利的什么观点出发,法官都不能加重法律对犯罪所规定的刑罚”。之后德国刑法学家费尔巴哈在贝卡利亚的罪刑法定原则含义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他在《对实证主义的刑法原则和基本原理的修正》一书中指出:“每一应判刑的行为都应依据法律处刑”,“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对公民的处罚”。之后又在1801年所著的刑法教科书中,首创用拉丁文表述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概念。即“法无规定不为罪,法无规定不处罚”或者“法无规定不为罪,不得处罚”。此后,这成为罪刑法定原则的经典性表述,为罪刑法定原则实现从思想上升为刑法中一项基本原则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法律渊源
罪刑法定原则的法律渊源在不同的法律文献中,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述方式:
1、在正式的宣言中的表述。例如,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第8条宣布:“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法前已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在这里,强调了判处刑罚要有法可依,并且法律不得追溯既往。再如,1948年的联合国大会第三届会议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1条第2款规定: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其发生时依国家法或国际法均不构成刑事罪者,不得被判为犯有刑事罪。刑罚不得重于犯罪时的法律规定”。在这里,强调了要依法定罪,并且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刑法适用原则。
2、在刑法典中的表述。例如,1810年的《法国刑法典》第4条规定:“不论违警罪、轻罪或重罪,均不得以实施犯罪前的法律未规定之刑处之。”法国刑法典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这一表述对世界各国刑法典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确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各个国家相继效仿的范本。比如1880年的《日本刑法》第2条规定:“无论何种行为,法无明文规定者不罚”。再如1976年通过的《联邦德国刑法典》第1条规定:“本法只处罚行为前法律已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以上条文均用不同的表述方法在刑法中明确了罪刑法定的基本原则。
3、在宪法中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挪威等,例如1788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1条第9款第3项规定:“不经审判不得制定处罚特定人的剥夺公权法以及追溯处罚法律”。1791年以后修正案第5条又附加上“对任何人,不依正当的法律程序不得剥夺其生命、自由和财产”。在宪法中直接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体现了该原则在法治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发展阶段
罪刑法定原则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绝对罪刑法定原则阶段和相对罪刑法定原则阶段。绝对罪刑法定原则是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产物,为刑事古典派所倡导,他们主张实行绝对的罪刑法定原则,即绝对禁止或排斥类推适用,禁止适用事后法;排斥习惯法;绝对禁止不定期刑;实行绝对确定法定刑。由于这种绝对化了的罪刑法定原则脱离犯罪的实际状况,实践中难以实行。因此,自19世纪中期之后,资产阶级刑法学者要求从绝对罪刑法定原则的“死框框”束缚中摆脱出来的呼声日益强烈。同时,在刑事立法中已开始突破这种绝对主义的防线。到20世纪,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在刑法中既不放弃罪刑法定原则,又规定了有严格条件限制的类推适用制度或允许扩大解释;采用不定期刑,以“从旧兼从轻”的刑法适用原则,代替了一律禁止事后法的适用等。在现代刑法中,上述相对罪刑法定原则已成为刑法的核心原则,发挥着重要作用。
理论基础
罪刑法定原则的提出,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政治背景,而且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是一种分权学说,是近代西方最重要的政治理论之一。三权分立的最早指出,可以追溯到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为了防止封建贵族实行专制统治,洛克提出了分权原则。洛克主张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在洛克看来,这三种权力不是平列的,立法权高于其它权利,处于支配地位。洛克认为,三种权力必须由不同的机关行使,不能集中在君主或政府手中。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洛克的影响下,以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为根据,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分权学说。他把政权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认为这三种权力应当由三个不同的机关来行使,并且互相制约。他指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有鉴于此,孟德斯鸠提出以权制权的制衡原理。
心理强制说
德国著名刑法学家费尔巴哈是心理强制说的首倡者。他认为,所有违法的行为的根源都在于趋向犯罪行为的精神动向、动机形成源,它驱使人们违背法律。因此,国家制止犯罪的第一道防线便应该是道德教育。然而,教育远非万能,总会有人不服教育而产生违法的精神动向,这就决定了国家还必须建立以消除违法精神动向为目的的第二道防线,即求助于心理强制。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心理强制呢?他认为,刑罚与违法的精神动向相联系必须借助于一定的中介,这就是市民对痛苦与犯罪不可分的确信。而建立痛苦与犯罪不可分的确信的唯一途径就是用法律进行威吓。这样试图犯罪的人不管它具有何种犯罪动向,都面临着刑罚的威吓,就会因该种威吓而不敢实施任何犯罪,从而达到国家预防犯罪发生的目的。由此,费尔巴哈主张罪刑法定,可以说,罪刑法定是费尔巴哈心理强制说的必然结果。
基本蕴涵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罪刑法定原则,但这一原则在各国法律上的反映都不完全相同。概而论之,大约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刑法不再另作规定。属于这种情况的有日本丹麦挪威瑞典等国。第二种情况:罪刑法定原则明确规定在刑法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有德国荷兰智利等国。第三种情况:罪刑法定原则既规定在宪法中,又规定在刑法中。属于这种情况的国家有意大利
中国1979年刑法没有规定罪刑法定原则,因此,对于1979年刑法是否实行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理论上存在争论。第一种观点认为,罪刑法定不是也不应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理由在于:从方法论来看,罪刑法定是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来看待犯罪现象,因而不能反映犯罪现象的复杂多样和千变万化的情况。中国刑法是根据同犯罪作斗争的比较成熟的经验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的。而按照罪刑法定的原则,必然要求立法机关在没有与某一方面犯罪作斗争的经验或经验不成熟时,即对犯罪与刑罚勉强作出决定,这样就会出现行不通或打击过宽的现象。而且,中国刑事立法的实践和刑法的实际精神是否定罪刑法定。中原地区1979年刑法既然规定了类推,就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没有采用罪刑法定原则。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1979年刑法实行罪刑法定,因为刑法规定类推,因而也有的学者称之为相对罪刑法定或基本上实行罪刑法定。主要理由在于:法律明文规定合法与非法,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什么行为是犯罪,什么行为受法律保护。更为重要的是,在刑法上采取罪刑法定原则,对于保障宪法赋予人民的基本权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刑法是实行罪刑法定原则。但是,中国刑法只是基本上实行罪刑法定原则,而不是把这个原则绝对化,因为1979年刑法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还规定有类推制度。由于中国1979年刑法中的类推制度适用的条件极为严格,必须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核准,因此在实践中适用类推定罪判刑只能是极个别的。基于这种情况,不妨说罪刑法定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基本原则。1979年刑法第79条规定了类推制度,这实际上排斥了罪刑法定。
立法体现
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相反却在其第79条规定了有罪类推制度。1997年刑法从完善我国刑事法治、保障人权的需要出发,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并废止了类推。1997年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一原则的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在刑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学者认为第三条规定的前半句不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是对国家刑法权的确认,只有后半句才是罪刑法定原则,因为罪刑法定原则是限制国家刑罚权。
刑法总则中的体现
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是:(1)刑法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认为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2)刑法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例如犯罪故意、犯罪过失、刑事责任能力等。。(3)刑法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为司法机关正确定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在:(1)刑法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即把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2)刑法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即对犯罪人裁量决定刑罚,必须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3)刑法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为司法机关正确量刑提供了法定标准。
刑法分则中的体现
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年刑法修订过程中,将1979年刑法及其后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所涉及的犯罪,经过必要的整理和编纳入其中。同时,还根据社会现实的需要增设了大量罪名。例如在经济犯罪方面,1997年刑法规定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洗钱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同类营业罪等。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方面,1997年刑法增设了强制猥亵罪、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等。刑法分则第七章还专章规定了危害国防利益罪,增设了20多个罪名;在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和渎职罪等各章中,刑法也增设了若干罪名。这些新增罪名,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此外,在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设置方面,刑法亦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1979年刑法在罪状的表述上过于笼统,在法定刑的规定上过于宽简,缺乏立法的明确性和具体性。1997年刑法在罪状的表述以及法定刑的设置方面,吸收了以往的有益经验,立法在细密化、明确化程度上有所进步。
司法适用
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确立,只是罪刑法定原则的立法化。罪刑法定原则的真正实现,还有赖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化,也就是在司法活动中切实地贯彻罪刑法定原则。
司法认定
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法之明文规定是司法活动的前提性根据。因此,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适用中,首先面临的是找法活动,也就是正确地理解法的明文规定。我认为,法的明文规定不仅是指法律的字面规定,而且指法律的逻辑包容。也就是说,法的明文规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显形规定,二是隐形规定。显形规定是指字面上的直观规定,而隐形规定是指内容上的包容规定。显形规定通过字面就可以确定,而隐形规定则一般通过字面难以确定,而须通过对内容的逻辑分析才能确定。因此,显形规定固然是法的明文规定,隐形规定也同样是法的明文规定。
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沟通立法与司法的桥梁,对于刑法适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罪刑法定原则的制约下,司法解释是有限度的,超越这种限度的司法解释是越权的,也是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在罪刑法定原则下,司法解释不能采用类推解释的方法。类推解释是指对于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按照刑法中最相类似的条文加以解释。因此,类推解释是以法无明文规定为前提的,类推解释使刑法适用于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因而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是应予禁止的。同时,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张解释,由于解释已经超出刑法条文词义的范围。因而也是违背罪刑法定的,不应允许。
司法裁量
罪刑法定原则可以分为绝对罪刑法定与相对罪刑法定。绝对罪刑法定是完全排斥法官的自由裁量的,认为法官应当逐字地适用刑法。而相对罪刑法定则并不排斥法官的自由裁量,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容纳司法裁量。我国刑法实行的是相对罪刑法定,因而给法官的司法裁量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空白罪状和概括条款的情况下,法官能够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加以裁量。当然,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法官的自由裁量是有限度的,应当将司法裁量权限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只有这样,罪刑法定原则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中国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改革开放之前的刑法理论研究中,很少涉及罪刑法定原则的研究。在我国1979年制定通过的第一部刑法典中没有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相反却在第79条规定了有罪类推制度。当时在理论上,对于我国刑法典是否采用了罪刑法定原则,曾存在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我们认为,在1997年我国修订刑法典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基本上实行了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原则从刑法关于犯罪的概念,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和具体犯罪构成要件,以及法定刑等立法内容中得到了体现。只不过由于当时存在类推制度,此外,还存在其他一些不合罪刑法定原则要求之处,因而只能说当时中国刑法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认可、重视和贯彻的程度还有不足之处。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典,从完善我国刑事法治、保障人权的需要出发,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并废除类推制度,成为刑法修订和我国刑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1997年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第3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罚;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一条文的规定就是我国刑法中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精确表述,充分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核心价值精髓和内在的基本要求,并在刑法典的总则和分则中得以较为充分体现。概括起来表现如下:
1、修订后的刑法典实现了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明确化、法定化。
2、修订后的刑法典取消了1979年《刑法》第79条规定的有罪类推制度。
3、修订后的刑法典重申了1979年《刑法》第9条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4、修订后的刑法典体系结构较为完整详备,条文较为明确规范,罪名设置较为细致合理,以及刑罚配置较为平衡对应。
5、修订后的刑法典在犯罪、刑事责任、刑罚认定和适用方面增强了逻辑性、确定性和可操作性。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
历史沿革
理论基础
三权分立
心理强制说
基本蕴涵
立法体现
刑法总则中的体现
刑法分则中的体现
司法适用
司法认定
司法解释
司法裁量
中国的实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