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法语:Charles-Louis de Secondat, Baron de La Brède et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法学家,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与伏尔泰、卢梭合称“法兰西启蒙运动三剑侠”。
1707年,19岁时获法学
学士,出任律师。1709年,第一次在巴黎游历。1714年,开始担任
波尔多法院顾问。1716年,继承了波尔多法院庭长(孟德斯鸠的祖父、
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1726年,辞职,迁居巴黎,专心写作研究。
其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
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除此包括《
波斯人信札》《
罗马盛衰原因论》。
1755年2月10日,染病去世。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689年,孟德斯鸠出生于
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德城堡的贵族世家中。自幼受过良好教育。曾任律师、波尔多议会议长。
1707年,19岁时获法学
学士,出任律师。1709年,第一次在巴黎游历。1714年,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1716年,继承了
波尔多法院庭长(孟德斯鸠的祖父、伯父一直占有这个职务)职务,并获男爵封号。孟德斯鸠博学多才,对法学、
历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经撰写过许多有关论文。
名声鹊起
1721年孟德斯鸠化名“波尔·马多”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这部书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
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脸,如荒淫无耻的教士、夸夸其谈的沙龙绅士、傲慢无知的名门权贵、在政治舞台上穿针引线的荡妇等。书中还表达了对
路易十四的憎恨,说法国比东方更专制。这部书受到了普遍欢迎。
思想启蒙
1726年,孟德斯鸠辞去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庭长职务,迁居
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漫游了
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
英国呆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
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会员。
1728年起到奥、匈、意、德、荷、英等国作学术旅行,实地考察其社会政治制度和其它情况。
1731年回国后专门从事著述。
1734年发表《
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法的精神
1748年,孟德斯鸠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
论法的精神》发表。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欢迎,
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孟德斯鸠反对
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一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孟德斯鸠是一名自然神论者。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孟德斯鸠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特别强调法的功能,孟德斯鸠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
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
民法等。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其中还提出了“地理环境
决定论”,认为气候对一个民族的性格、感情、道德、风俗等会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土壤同居民性格之间,尤其同民族的政治制度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认为国家疆域的大小同国家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联系。
1750年,为《论法的精神》辩护,回击批评。
染病去世
1755年,孟德斯鸠于旅途中染病,去世。
主要成就
三权分立
孟德斯鸠虽为贵族,却是法国首位公开批评封建统治的思想家,孟德斯鸠突破“君权神授”的观点。认为人民应享有宗教和政治自由。认为决定法的精神和法的内容是每个国家至关重要的。保证法治的手段是“三权分立”,即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属于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三者相互制约、权力均衡。“三权分立说”对于1787年的《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91年-1795年的《法国宪法》和1792年的《普鲁士法典》的制定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也
完全否定了当时法国社会的三个基石:教会﹑国会和贵族。
自然神论者
孟德斯鸠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孟德斯鸠公开承认
雅威是世界的始因,认为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和保养者”,但又认为世界受自然规律的支配,
雅威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它的活动同样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孟德斯鸠在自然神论外衣的掩盖下,揭露和批判了天主教会和僧侣的无耻罪行,指出了宗教
世界观对人类社会的危害,猛烈抨击了
宗教裁判所迫害异教徒的残暴行为,提出了各种宗教之间应该互相宽容、和睦相处、互不干扰、互相尊敬的主张。
唯心史观
孟德斯鸠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一个唯心主义者,认为人类历史的命运归根结底要以个别政治活动家(主要是立法者)的意志为转移。孟德斯鸠特别强调地理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土壤和居住地域的大小,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精神面貌、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孟德斯鸠这种地理环境决定论虽然不一定正确,但却具有反宗教
神学的性质,它证明: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不是由上帝的意志决定的,而是由自然界本身的原因决定的。
君主立宪
孟德斯鸠站在新兴
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主张进行
社会改革,建立以“开明君主”为首的君主制即
君主立宪制,用三权分立的办法来限制君主的权力,剥夺君主及其政府干预司法事务的权力,以保障人民的政治自由和生命财产的安全。
孟德斯鸠的社会政治理论尤其是关于分权和法制的学说,对18世纪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其孟德斯鸠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过相当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对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个人作品
《
波斯人信札》(Lettres Persanes,1721年)也被翻译成《波斯人信札》。
《论罗马盛衰的原因》(Considerations sur les causes de la grandeur des Romains et de leur decadence,1734年)
《
论法的精神》(De l'esprit des lois,1748年)
轶事典故
时代背景
孟德斯鸠所处的时代是17世纪末和18世纪前叶,此时正值
法国封建主义和君主专制从发展高峰急剧走向没落的时期,统治阶级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压迫广大人民,宫廷和贵族极尽奢侈,民众却在饥寒中挣扎,长期的战乱、苛政使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政治、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工业革命在法国逐渐兴起,工业
资产阶级的利益与专制主义的冲突日益尖锐,资产阶级革命的时机进一步成熟。另外,思想领域的革命也为孟德斯鸠理论的形成作好了较为充分的思想准备。英国培根的实验主义,法国笛卡尔的
理性主义对孟德斯鸠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大批进步的史学家、科学家、哲学家、作家和进步人士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奔走呼号,孟德斯鸠激烈的抨击封建主义腐朽的社会秩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也被广泛接受。这都为《
论法的精神》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其局限性
由于孟德斯鸠是一位出身于贵族家庭的、
法国18世纪上半叶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温和派代表,由于孟德斯鸠看不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所以在孟德斯鸠的思想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孟德斯鸠一方面对封建专制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同它进行妥协,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孟德斯鸠一方面对宗教
僧侣主义进行了斗争,另一方面孟德斯鸠又不是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孟德斯鸠虽然比其孟德斯鸠许多启蒙思想家更深刻地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动力问题,可却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在社会观方面孟德斯鸠仍然是个唯心主义者。
正由于孟德斯鸠的思想具有这种两重性,所以在孟德斯鸠逝世以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不同的社会阶级中间便很自然地引起了不同的反应和得到了不同的对待。一切反动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反动思想家,都总是力图利用孟德斯鸠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来为自己的反动政治目的服务。一切先进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先进思想家,则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孟德斯鸠的思想遗产。孟德斯鸠们既充分肯定孟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
天主教神学斗争中的伟大功绩,又指出它在这些斗争中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孟德斯鸠们既充分肯定孟在社会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又指出它的社会学中的缺点和错误。
关于中国
当时的
法国作家大多将遥远的中国描绘成乐土,独《
论法的精神》中多对中华帝国的专制有批判。孟德斯鸠曾在鲁昂与一位滞留的中国海员交谈,本着严谨的态度得出了自己的认识。尽管孟德斯鸠的见解不免偏颇,但相对于同时代的人是较为接近事实的,也丰富了《论法的精神》的材料。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孟德斯鸠的这个说法带有一定的西方中心思想,强烈地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印象,虽一针见血地总结中国专制政治制度的细节和特点,但仍带有片面的想法。
人物评价
孟德斯鸠是
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古典
自然法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战斗了一生。孟德斯鸠的一生是一个战士的一生,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机智而勇猛的抨击了腐朽反动的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
僧侣主义。孟德斯鸠的一生又是一个学者的一生。毕生孜孜不倦的探索着各个科学领域的许多问题,撰写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著作。
孟的思想对后世思想家们理论的形成是有重大影响的。孟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批判,孟德斯鸠的自然法理论和孟德斯鸠有关自由、平等、私有制的论断等,曾对法国唯物主义者
德尼·狄德罗、
霍尔巴赫、
克洛德·爱尔维修等人产生过重要影响,尽管孟德斯鸠们在许多方面都大大超过了自己的前辈。尤其是孟德斯鸠的法制思想、三权分立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对
德国古典哲学家
伊曼努尔·康德、
谢林、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也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以专制政体为三种基本的政府形态之一,使得专制政体成为18世纪
社会主义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不仅如此,孟德斯鸠还是西方思想家中第一个将中国划入“专制政体”的。孟德斯鸠因此被认为是“从否定方面将中国列入一种世界模式的第一人……为法国和
欧洲提供了与以往不同的中国形象”。其说尽管在当时受到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的反对,随着时间的推移,则逐渐成为西方人看待中国的基本前提。18世纪是西方中国观发生根本变化的世纪,即从以“颂华”(sinophilie)占优转为以“贬华”(sinophobie)为主。此外,孟德斯鸠亦认为专制主义是
亚洲各国的特点。(见
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孟德斯鸠的这个观点后来被一些西方人接受并滥用。
其理论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过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孟德斯鸠的理论曾被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用作反对封建暴政的锐利武器,尤其是孟德斯鸠关于分权和法制的理论更为一些资产阶级国家所直接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