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
唐代来自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矮黑人种
昆仑奴(又名:蕃奴、僧祇奴、鬼奴、野人),是指唐朝来自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矮黑人种。昆仑来自突厥语,意为“黑烟灰”,形容人黑。在唐朝时期,“昆仑”已成为一种泛称,这足以表明昆仑奴在当时的普遍,且其数量具备一定规模。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似少有关于大量昆仑奴的记载。直至唐朝时期,昆仑奴的数量猛增。随着昆仑奴在中国生活的深入,昆仑奴也逐渐开始“登堂入室”,这在宋元时期表现尤为突出。宋朝每逢朝廷举行大典,仪仗队前列由昆仑奴乘象前导。元朝官宦人家以拥有昆仑奴为荣。明清时期昆仑奴发展势头衰减但仍有活动。
昆仑奴头发乌黑卷曲、面庞扁平、鼻宽嘴厚,有身材高大和矮小症之分。昆仑奴还精通水性,善于潜水。在唐朝,昆仑奴大都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只有少部分人从事驯兽舞者。昆仑奴和婢女“新罗婢”、舞女“菩萨蛮”被合成为“唐朝三宝”。有昆仑奴是折射家族权势地位的一种象征。
定义
词语释义
刘义棠认为“昆仑”来自突厥语,意为“黑烟灰”,形容人黑,唐慧琳《一切经音义》称昆仑指南海洲岛“夷人”,黑且能驯兽,多为“鄙贱人”。先秦典籍中“昆仑山脉”多次出现,“昆仑奴”与“昆仑国”相关,昆仑国位置包括恒河以东及马来群岛等地,在东南亚、南亚。古文献中昆仑奴还有其他称呼。唐朝时“昆仑”成为泛称,可见其现象普遍且数量有规模。从语源上看,与《旧约圣经》“古实”有关,印度人称本国被征服黑人为“骨仑”,中国人译为昆仑,义净的《南海寄归传》也对相关地区及昆仑人的特征有所描述。“昆仑”一词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常用来形容黑色或近黑的东西,唐人多有昆仑奴“肌肤黑如漆”的记载,苏颋咏昆仑奴诗也提及“指如十挺墨”,后来竟以昆仑作为肤黑的代名词。
名称由来
昆仑山神话传说传播影响深远,其山被视为神话中的仙山乐土,海外之山多以昆仑名之。昆仑多是南洋岛山之名,其周围诸岛番以昆仑为国名,如《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昆仑国位于南洋一带,且昆仑奴多出于此。唐朝南洋诸番岛之人肌肤黝黑、头发卷曲,昆仑奴多来源于此,自此以后非洲东部、波斯等地的黑奴也被称为“昆仑奴”。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昆仑”一词在先秦典籍中已多次出现,含义复杂。此时虽未明确提及“昆仑奴”,但为后续昆仑奴概念的出现奠定了文化基础。
两汉魏晋南北朝
两汉魏晋南北朝有昆仑奴大量的记载。例如洛阳北魏元邵墓出土的北魏昆仑奴童俑,其一头卷发、赤裸上身、掩面蹲坐的形象,表明当时昆仑奴已有不同类型。同时,这一时期深肤色的中国人被戏称为“昆仑山脉”,也从侧面反映出昆仑奴形象在当时社会意识中的存在。《太平广记》中北魏贾王将家昆仑奴擅长接黄河河源水酿酒的记载,显示了昆仑奴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
唐朝时期
昆仑奴数量和势头涨起来,在社会各个方面都有活跃。在艺术领域,有艺人高手康昆仑;文学作品中,张籍《南海女奴诗》对昆仑女有所描述;社会生活中,“昆仑语”“昆仑舶”“昆仑书”“昆仑音”“昆仑名”“昆仑国”等相关词汇频繁出现,成为一种风气。此外,唐代裴铏的《传奇》小说塑造了昆仑奴磨勒,唐袁郊《陶岘》也刻画了善游水的磨诃,他们的形象不仅展现了昆仑奴的特点,也体现了阿拉伯文化对唐代的影响。昆仑奴在唐朝主要来源于东南亚、南亚各地,少量可能来自非洲东岸地区。东南亚或南亚国家将黑奴作为年贡送往京城长安,或黑奴跟随使节入华被遗留,如印度尼西亚国家尤其是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常有贡奉;也通过中国南方海港进行黑奴买卖;还有部分被当时出没于阿拉伯海波斯湾的唐宋海船掠卖到沿海或内地。极少数非洲黑奴可能是阿拉伯人通过官方或私人商船经不同路线(如陆路丝绸之路转运或先骗到西亚再经海上卖到南海诸国后转送唐朝)带入中原地区,主要作为官私奴婢,在宫廷及贵族家庭中服役,从事看门、守夜、挑水、送饭和充当随从等家内杂役,因其特殊技能(如水性好)也用作水手、修船等手工业劳动。他们在社会中处于底层,是被奴役的群体,但因其独特外貌和技能,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当时社会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引发了一些文人的创作灵感,如在诗歌和小说中多有对他们的描述。
宋元时期
昆仑奴在这一时期“登堂入室”。宋朝每逢朝廷大典,仪仗队前列由昆仑奴乘象前导,画家还将此景象绘成《汴京宣德楼前演象图》。元朝官宦人家以拥有昆仑奴为荣,如张宪诗中所描绘的昆仑奴在大都社会生活中的场景,可见昆仑奴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宋朝“僧祇”的译法由唐朝的称呼变为“层期”“层基”等。如赵汝适诸蕃志》记载“昆仑层期国”,其地在西南海上,有身如黑漆、虬发的野人被转卖为奴,这里“层期”被认为是桑给巴尔(“黑人国”)的译音,延续了天宝时昆仑奴的部分特征及来源情况,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与唐朝类似,依旧是从事家内杂役等工作,但随着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变化,其数量和分布有所变动。
明清时期
昆仑奴发展势头衰减但仍有活动。《东西洋考》记载洪武三年爪哇国一次进贡黑奴达三百人之多,不过典籍中对昆仑奴的记载数量相比前朝减少。明代梅鼎祥在唐小说基础上创作的《昆仑奴》杂剧,使昆仑奴形象更加丰满,具有独立人格。清代画家任熊所作的《昆仑奴》画作中,昆仑奴已呈现出与汉族无异的“同化”痕迹。
来源
文献记载
古代文献提及“昆仑”的有许多,最早的应是《夏书·禹贡》中的的“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一句,再如《山海经》提到“有大山名日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又如《水经注》中也提到“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也”。由此可见对“昆仑”所在的地理位置有种种说法,根据苏学林的《昆仑之谜》一文考证,“中国西部山之可以名为昆仑者,共十余处”,并在最后考证出“真正昆仑应为西亚阿美尼亚高原的阿拉拉特山”,陕西省乾陵博物馆秦建明先生的《昆仑山为新巴比仑城考》亦考证出类似的观点。
关于唐朝昆仑奴之来源的观点,在近代学者中各有说法,主要是“非洲说"和”东南亚说"两种。唐张籍就有诗《昆仑儿》云:“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其中的“海中洲”应当就是唐人又时东南亚的群岛以及中南半岛的一种泛称。从昆仑奴之来源看来,其原居地之地理环境往往对其民族特性起着重要的影响,居住在海岛的民族素来善水,东南亚群岛的居民办标例外,其土著历来熟悉水性,擅长于水上交通,因此唐玄恽法师《法苑珠林》中就有“善水昆仑”之说,慧琳《一切经音义》中亦提到“入水六十尺,驱使运载千余人......运动此船多骨论为水匠”,《萍洲可谈》卷二亦提到“海中不畏风涛,惟惧靠搁。.....船忽发漏,即不可入治,令鬼奴持刀絮自外补之。鬼奴善游,入水不瞑”,《太太平广记》卷第二百三十二亦提到“邯唐周邯自蜀沿流,尝市得奴,名日水精,善于探水,乃昆仑山脉白水之属也”,由此可见昆仑今奴应是熟悉水性的,并且对船运方面的工作比较熟悉,因此昆仑奴在唐朝时常担任水手、修船等船运方面的工作。
《圆情语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七“佛殿阶前石狮子,大洋海底铁昆仑”一句说明昆仑奴之善长水性,但是纵使昆仑善长水性,从《太平广记》卷第四百六十四所提到“故李固德裕贬官潮州市,经鳄鱼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失,遂召船上昆仑取之,但见鳄鱼极多,不敢辄近,乃是鳄鱼之窟宅也”,及《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二十所记陶岘命昆仑奴摩诃下水取物身亡一事,也可看到从事航运的昆仑奴身份低微,职业高危,并遭遇着种种不人道的待遇。
东南亚
主要来自东南亚,当时“自林邑以南,皆拳发黑身,通号‘昆仑山脉’”,林邑是古代中原对今天越南中部占婆王朝的称呼,现代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尼格利陀人符合其特征,如印度洋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他们身材矮小症,男性平均身高不足1.5米,女性身高比男性还低,且社会发展水平原始,早就与其他人种隔绝,有许多独有的特征。但现代东南亚主流人种马来族不符合昆仑奴记载,他们虽黑但属于黄种人。
非洲
古籍记载中有力大无穷且身材高大的昆仑奴,如唐朝小说《昆仑奴》中的磨勒,他能背着崔生和红绡翻过十多道高墙,其形象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昆仑奴的典型形象,由此可推断当时有部分昆仑奴是身材高大、力大无穷的黑人是非洲黑人。早在晋朝时代,中原地区就有从非洲辗转东南亚地区被卖到中原的黑奴群体存在,如司马昱司马昱的妃子李陵容,她皮肤黝黑、个子特高、头发卷曲,符合非洲黑人特征。
印度
谭嗣同认为昆仑奴指印度人,以希玛纳雅山(昆仑山脉在印度北)为例,唐人呼印度人为昆仑奴。
中国西部昆仑原住民
部分人认为昆仑奴是现今昆仑山原住民,通过西北丝绸贸易被带入中国。
特征
外貌
昆仑奴全身皮肤墨黑、头发乌黑卷曲、面庞扁平、鼻宽嘴厚,白色的眼睛,有身材高大和矮小症之分。昆仑奴的耳朵像张开的汤匙,墨君和被称为墨昆仑,其“眉目棱岸”体现了昆仑奴目深的特点,《博异志・阎敬玄》记载有些昆仑奴面皆昆仑且以白字印面分明,是奴隶身份的象征。在服饰方面,唐朝出土的昆仑山脉奴大多是上身赤裸,斜披帛带,横幅绕腰或穿着短裤,这与唐代高僧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中记截的昆仑人的"赤脚敢曼"形象相符,梵语"敢曼"是指下身所穿的的贴衣,这些特点在南海黑人身上明显,与古代非洲黑人的报饰特征无统一之处。
能力
昆仑奴精通水性,善于潜水。常被用作水手、修船等手工业劳动。如《萍洲可谈》记载船漏时昆仑奴持刀絮外补,慧琳《一切经音义》提到船舶多由昆仑奴作为水匠,刘恂记载李德裕贬官潮州市时召船上昆仑奴取沉失物品,还有传说洛阳市魏王池有鼋窟时用昆仑奴持刀枪沉入窟底杀鼋,陶岘有善泅水的昆仑奴摩诃等,这与古代南海矮黑人作为海岛居民熟悉水性和攀岩的特征相近。
从事工作
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昆仑奴大都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只有少部分人从事驯兽舞者。而到了宋朝,因为这些昆仑奴无亲属挂念,所以富豪之家会把看管钥匙的重任交给他们。
影响
唐朝,昆仑奴和婢女“新罗婢”、舞女“菩萨蛮”被合成为“唐朝三宝”。在唐朝,有昆仑奴是折射家族权势地位的一种象征。隋朝大将陈棱攻打东南亚岛国时抓获昆仑山脉人做奴隶,让他们从事多种劳作,后还用作翻译;五代十国后梁时期,大将也曾让昆仑奴在军队前当挡箭牌以减少士兵伤亡。在中国古人眼中,昆仑奴听话,即便遭受虐待也不生气,甚至主人让其自刎也会照办,可见昆仑奴当时既是可靠听话的奴仆,又在战争中被利用。
相关文物
1948年在陕西长安县贾里村唐裴氏小娘子墓出土的两件昆仑奴俑:一件高14.7厘米,一件高15厘米,均为黑色卷发。1954年在陕西咸阳底张湾唐薛从简墓(开元十四年葬)出土一男憧俑,卷发,身坡干漫,绕肩至腰。1971年礼泉县昭陵陪葬墓之一的郑仁泰墓,出士一彩陶俑,高30厘米,立于一方板上,黑色卷发,圆脸浓眉,上身著圆领窄袖衫,左肩拨一红带(干漫之一种),下著束脚红裤,赤脚,带足镮,双手具残,肤呈肉色。1994年在发掘陕西富平县唐献陵陪葬墓一唐墓中,发现墓室北壁西有一“牵牛图”壁画,牵牛人肤色勤黑,卷发,戴项圈,手足戴镮钏。上身赤裸,斜佩干漫,下著短裤,于牛旁牵牛而行。此当为南海诸国昆仑奴之形象。
相关作品
书籍
电视剧
评价
昆仑奴是古代中国社会难以抹去的一笔,他富有传奇色彩,他的足迹永载史册。(作者赵群评)
目录
概述
定义
词语释义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两汉魏晋南北朝
唐朝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来源
文献记载
东南亚
非洲
印度
中国西部昆仑原住民
特征
外貌
能力
从事工作
影响
相关文物
相关作品
书籍
电视剧
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