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港镇隶属于
银海区,成立于1979年6月2日,是全国唯一以镇建制安置归侨的乡镇。辖区面积1.1平方千米,陆地面积0.6平方千米。在这座小镇上,生活着1.8万人。当时集中安置越南归来的侨胞7700多人。归侨侨眷占常住人口的83%,侨属分布在海外近22个国家和地区,曾被
联合国难民署誉为“世界难民安置的橱窗典范”。
1978年由于
越南当局亲苏反华,导致大批华侨回国避难。为了帮助从越南归国回到北海的旅越难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1979年6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难民署
共同出资建立了难民安置点——华侨渔业公社,安置归难侨7703人。1984年11月经批准成立
新港镇人民政府。1987年3月新港镇更名为侨港镇。
曾经的海滨小镇如今已成为全国
渔业重镇——侨港镇拥有2300多艘大功率
渔船,年捕捞产量达30多万吨,水产品加工量20万吨,产值20亿元。侨港人如今人均纯收入近2万元,位居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前列,提前进入
小康。2017年这个全国面积最小的镇被评为全国特色小镇。 截至2023年全镇拥有渔船2000多艘,实现年水产品产量26.3万吨,渔业
总产值42.08亿元,渔货交易量超30万吨,总产值近20亿元。
侨港镇先后获评“全国侨务先进集体”“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等荣誉称号。2017年8月28日,侨港镇被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
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
简介
侨港镇位于北海市区南部,地处
北海银滩中段,东起银滩中路,西接银滩西区,北至金海岸大道,南临
北部湾。2011年,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1平方千米,辖侨北、侨南、侨中3个社区居委会、亚平1个村委会,总人口1.7万人,其中归侨侨眷占95%以上。全镇有初中1所、小学1所、幼儿园6所、卫生院1所、文化站1个、影剧院1个。
历史沿革
1979年6月,设立华侨渔业公社。1984年,改置为
新港镇。
1987年,更名为侨港镇。
行政区划
2017年末,侨港镇下辖3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侨港镇下辖3个社区和一个行政村:侨北社区、侨南社区、侨中社区、亚平村;镇人民政府驻
侨兴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侨港镇地处
银海区南部,南临
北部湾,东、西、北面与
银滩镇接壤,辖区面积1.1平方千米,陆地面积0.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气候
侨港镇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9℃,极端最高气度37.1℃,极端最低气度2℃,一年四季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7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009小时,年平均
太阳总辐射111千卡/平方厘米。
自然灾害
侨港镇自然灾害主要有台风,10级以上每10年6次。2002年,台风灾害最为严重。
人口
2017年末,侨港镇总人口1.8万人,归侨、侨眷占95%。
经济
主要产业
全镇大部分居民以从事
渔业为生,有各类
渔船800多艘,总功率15000匹,其中大功率钢质渔船150艘,年捕捞量达10万吨以上,年水产品加工达8万吨,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海产品深加工基地和
北海市重要渔业生产基地。2011年农牧渔业
总产值85001万元,比增6%。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引进了总投资3亿元的旧城改造项目,主打"中越风情"的餐饮、购物、海上休闲、旅业一派兴旺,呈现了一产引领,二、三产齐头并进的可持续发展格局。2011年投资40多万元进一步包装装点华侨风情街,鼓励和引导一批特色餐饮业主进场经营,扩大了特色餐饮规模,丰富特色餐饮内涵,深受游客喜爱,全镇日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以上。
2011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002万元,比增13.7%;财政收入1354万元,比增11%;利用外资85万元,比增11.8%;内联引资2724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627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67元,比增12%。荣获“自治区和谐乡镇”和“2010年度
北海市科学发展优秀乡镇”称号。
侨港镇经济主要是以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和旅游商贸。
2017年,侨港镇拥有大小
渔船近千艘,年捕捞量10多万吨;有20多家海产品加工企业,是
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全国的
渔业重镇。年内,全镇
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完成5.3亿元,农(渔)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0元。
2017年,侨港镇投入1亿多元,更新改造16艘大功率钢质渔船,全镇具备深海作业能力渔船500多艘,其中有39艘办理南沙捕捞作业证。协调
有关部门投入200多万元对塌的渔货交易码头进行修复,优化鱼货交易环境,全年鱼货交易量30多万吨,实现产值20多亿元。广西海洋集团与
斯里兰卡、
文莱、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签订渔业合作协议;钦国公司投资3.5亿元,在非洲毛里坦尼亚建设远洋渔业合作基地和远洋船队。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侨港镇有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1600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1所,在校生1996人,专任教师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10人,专任教师8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财政投入6万元。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侨港镇有文化站1个,有镇文化活动中心2个;文化公园1处,村文化活动中心4个;农家书屋1个,星光老人之家1个;各类图书宝5个,藏书10万余册。具有浓郁
疍家特色的咸水歌对唱最为有名。
2011年末,侨港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镇级篮球场2个,看台设座椅800多张,有健身活动中心2处,100%的村、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年年开展休渔期足球、篮球、端午节龙舟赛等体育活动。其中端午节龙舟赛是侨港镇人民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侨港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门诊部(所)6个,床位34张。专业卫生人员30名,其中执业医师18人,
执业助理医师12人,注册护士21人。
社会保障
2017年,侨港镇为160户普通困难家庭发放困难补助57.6万元,为68户低保边缘户发放救济款30.87万元,为311名原参加
渔业生产集体劳动、达到60周岁的老归侨发放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特困供养对象、孤儿、
低保户、低保边缘户、普通困难家庭等并发放慰问品及慰问金共7.27万元,为困难户、低保户、百岁老人、优抚对象购买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0.75万元,为孤儿发放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补助,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6.38万元,为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7.74万元,为5户特困人员申请
医疗救助0.36万元,为11户困难家庭申请临时救助4.35万元。用好中国侨联5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建设小港堤休闲区,通过出租收益长期为20户困难归侨每月增加453元的生活补助。对考上
高中、大学的归侨子弟实施奖励,共发放奖励金3万多元。年内新增就业34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8人,
技能培训135人。社会保险参保率95%,办理
医疗保险2.03万人。投资约6000万元建设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异地搬迁项目正在进行外墙装修。投资6500万元建设的侨港中心幼儿园和
华侨小学改造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侨港改造
2017年,侨港镇投资约2亿元,
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侨港镇启动区项目已动工建设。与此同时,完成全镇范围建筑、土地及其他资产调查和群众居住状况、就业问题以及侨港改造意愿等基础性工作摸底;完成侨港改造一期(约33.33公顷)范围概念性规划并上报
北海市规划局;
公共租赁房实际共有房间1892套,选房1111户1848套,选房率98%。入住948户1433套,入住率75%,有效解决了归侨群众居住安全问题。
村镇建设
2017年,侨港镇开展“城乡环境提升年”和“创城”活动,以“垃圾不落地、银海更美丽”为载体,加强群众环保意识,强化路面保洁。年内,全镇投入100万元完善环卫设备设施,新划一批
交通标志线、150个机动车停车位、1300个
非机动车停车位,增设一批道路标志标识牌,新建2个停车场;投入50万元,建设小港海堤街休闲区;投入56万元维修港口路、补种绿化树;投入12万元改造侨港文体公园;拆除违章建筑130处、面积4500平方米;整治违规车辆4000余辆次;协调
有关部门投入3000万元实施渔港污水截流工程;设立3座环保移动公厕;与沿街商铺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侨港旧城改造工程
但这些房屋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其建筑均为砖水泥
预制板结构,户型多为40平方米左右。
侨民所居住的房子大多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房屋已变得破烂不堪,房屋结构多处出现裂缝,侨民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侨胞生产生活和安全,也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进一步加快,
银海区把侨港旧城改造作为对接东盟,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并于去年底正式启动项目建设。据侨港旧城改造建设项目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正在建设中的侨港旧城改造建设项目,总投资8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涉及人口5万多人。项目通过引资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为提高项目建设带动作用,建设范围除包含整个侨港镇辖区外,与之相邻的
银滩镇亚平村、电建设村也一并纳入进行规划建设。建成后的侨港新城,成为集居住、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侨乡。
交通
侨港镇境内有四川南路、滨海路、美景路、港口路4条道路交会,距北海国际航运码头1千米,距
北海站3千米。
2011年末,侨港镇境内有电建渔港,分大小两个渔港,
渔船容量为800艘。2011年末,侨港镇区主要道路8条,总长度8千米,铺筑面积86352平方米,公共交通有5路公共汽车往返市区,3路公共汽车穿境而过,日均客运量3000余人次。
文化
地名由来
侨港镇为安置20世纪70年代末回国的
越南归侨而设,安置地位于电建渔港,故称侨港。
小镇历史
1978年,由于越南黎笋当局亲苏反华,导致大批华侨回国,中国政府本着“一视同仁,不予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方针,为难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必要的就业机会,扶持和鼓励其发展生产,提高其自食其力的能力。
1979年6月,中国政府与联合国难民署
共同出资建立了难民安置点——华侨渔业公社,安置难侨7700多人,这便是侨港镇的前身。
20世纪70年代末起,为了帮助从
越南归国回到北海的8000多旅越难侨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中国政府拨款2908万元人民币,联合国难民署资助785万美元,建起52幢1000多套居民楼,总建筑面积93739平方米,并相继配套建设了学校2间,渔港、船厂、
渔业生产公司以及供水、供电、道路街道生产生活配套设施。
旅游
侨港镇地处著名的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中部,风光旖旎,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要素。侨港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
阴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倍。侨港这个“
中原地区最大的
联合国难民安置点”,开发了融汇
疍家(渔家)风情、
海滩休闲度假内容的旅游项目,2000年筹资改造的两公里中越风情街名声鹊起,成为
北海市游人络绎的热景。
侨港镇开发了融汇家(渔家)风情、海滩休闲度假内容的旅游项目,2000年筹资改造了两千米中越风情街。
获得荣誉
侨港镇曾被联合国难民署官员赞誉为“世界难民安置的光辉典范”。
2009年,侨港镇被评为“全国文明镇”。
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北海市科学发展进步乡镇”。
2017年8月28日,被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9年12月24日,入选全国
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