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名,属蜱螨目(Acarina),螨科(Eriophyidae)。分布于
宁夏回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甘肃省、新疆、
山西省、
陕西省、
青海省等地的枸杞引种栽培区。此虫为常发害虫,枸杞瘿螨危害枸杞的叶片、花蕾、幼果、嫩茎、花瓣及
花梗,花蕾被害后不能开花结果,叶面不平整,严重时整株树木长势衰弱,脱果落叶,造成减产,受害严重的叶片有虫瘿15-25个,严重影响了
枸杞子的产量和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约0.3mm,橙黄色,长圆锥形,全身略向下弯曲作
弓形,前端较粗,有足2对,这是与其他科
螨形总目不同之处,故又名四足螨科。头胸宽短,向前突出,其旁有
下颚须l对,由3节组成。足5节,末端有1羽状爪。腹部有环纹约53个,形成狭长环节,背面的环节与腹面的环节是一致的,连接成身体的一环,这是此属特点(其他属背环1个,在腹面分为数个小环);腹部背面前端有背
刚毛l对,侧面有侧刚毛l对,腹面有腹刚毛3对,尾端有
吸附器及刚毛1对,此对刚毛较其他刚毛长,其内方还有附毛l对。
卵
直径3.9微米,球形,浅白色透明。
幼虫
若螨形如成螨,只是体长较成螨短,惟甚短,中部宽,后部短小,前端有4足及
口器如
花托,浅白色至浅黄色,半透明。
若虫
较幼虫长,较成虫短,形状已接近成虫。
发生情况
枸杞瘿螨又称大瘤瘿螨, 分类上属
蛛形纲、
蜱螨目、
瘿螨。以成螨在
枸杞树隙和腋芽内越冬,翌年4 月, 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 每年5、6 月份和8、9 月份出现2 次危害高峰, 11 月成螨开始越冬。一年具体发生世代不详, 通过对繁殖盛期分析, 在当地每年发生应在10 代以上。
寄主范围
据所查资料表明, 枸杞瘿螨寄主较为单一, 只记载其为害枸杞, 其他寄主不详。笔者通过田间调查发现, 在枸杞地附近的自生西瓜苗上有枸杞瘿螨成螨活动, 每叶有成螨数十头, 多在叶片正面活动, 叶面密布失绿斑点, 但并未出现虫瘿。据此分析, 枸杞瘿螨不但危害枸杞, 还可在西瓜等植物上取食。
危害特征
成若螨可刺吸叶片、嫩茎和果实。叶部被害后形成紫黑色痣状虫瘿, 直径1~7mm, 虫瘿正面外缘为紫色环状, 中心黄绿色, 周边凹陷, 背面凸起,虫瘿沿
叶脉分布, 中脉基部和侧脉中部分布最密。受害严重的叶片扭曲变形, 顶端嫩叶卷曲膨大成拳头状, 变成褐色, 提前脱落, 造成秃顶枝条, 停止生长。嫩茎受害, 在顶端
叶芽处形成长3~5mm 的丘状虫瘿。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多代,
北方地区以成螨在树皮缝及芽鳞片内等隐蔽处越冬。翌春
枸杞芽露绿时,越冬成螨开始出蛰活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展叶时,出蛰成螨大量转移到新叶上
产卵,孵出的幼螨钻入叶组织内形成虫瘿。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害达到高峰,虫瘿外成螨爬行活跃。11月初成螨进入越冬状态。
蚜虫与
木虱为主要传播媒介。
防治措施
种苗选育
要采用丰产抗逆品种进行插育苗,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的枝条, 在1.8% 爱比菌素3000~4000 倍液浸泡一下, 然后进行扦插。对异地调运的种苗要经过严格
检疫, 以减少远距离传播的风险。
田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 做好发芽、开花和果实膨大期的追肥, 按照夏水灌透、冬水灌好的原则, 及时灌水, 保持适当湿度, 以增强树势, 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结合修剪整枝, 将病残叶及时清除销毁, 春季修剪应在3 月20 日前结束, 以免向新发枝叶迁移。夏季结合铲园去除徒长枝和根蘖苗, 防止
瘿螨滋生和扩散。
天敌防治
瘿螨的天敌有
七星瓢虫、
智利小植绥螨等。露地使用智利小植绥螨, 要在
欧洲尘螨发生初期, 按1:10~20 释放成虫, 必要时可以补放1 次。要针对田间害螨发生密度, 决定适宜的益害比, 释放
智利植绥螨科的地块, 不宜施用
氧化乐果等
化学杀虫脒农药, 防止杀伤天敌。
化学防治
芽前防治。发芽前, 越冬成螨大量出现时是防治适期, 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 可喷1 次5°Be
生石灰硫合剂, 也可采用45%~50%硫磺胶悬剂300 倍液喷洒, 能够兼治锈螨。
生长期防治。首先要开展
种群调查, 确定具体防治时间。5 月5 日开始调查, 每5~10 天调查1 次, 11 月5 日结束, 按叶面虫瘿大小和数量分5级调查, 当危害指数达到0.043 时为防治指标。
选用药剂
对老枸杞园, 可喷20%杀灭菊2000 倍液, 或40% 硫磺胶悬剂300 倍液, 40% 杀蚜素( 加0.1% 肥皂粉) 400 倍液, 每隔10 天喷1次, 连续2 次, 效果都很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