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维鳞(1608年11月14日-1667年7月10日) ,原名维祯,字掌雷,号歉斋,直隶
灵寿县(今
河北省灵寿县)人。明崇祯十五年,
乡试中
举人。清顺治三年成
进士,选
庶吉士,入内翰林国史院,明年,授
编修,改内翰林秘书院。历任东昌兵备道、大理寺
少卿、太仆寺卿、
通政使、都察院左副
都御史、户部右侍郎、太子少保、工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等职。
顺治四年,授内翰林国史院编修,改内翰林秘书院。五年,典试
江南。九年,晋左春坊左中允,兼内翰林宏文院,分修明史。傅维鳞以所止二十余年类编实录,鲜及他书,乃搜求明兴以来行藏印抄诸本与家乘、文集、碑志,得三百余部九千余卷,
互文考订,撰述本纪、宫闱、纪、表、志、记、世家、
列传,凡七十七目,一百七十一卷,题曰《
明书》。后征其书入史馆,论者虽议其体例,然亦不能不服其勤博也。
顺治十年,皇上考试翰林,以以傅维鳞谙练法度,习知民情,外授山东昌兵备道。会
山东省大饥,筹赈施糜,活者数万人。每徒步田野,杂入老农中,询疾苦利害而兴革之。尝以屯田为民累,乃著屯田苦民书,罗列二十款,痛陈利害,并建议以垦荒之策代之。
御史采其言入告,果尽除之。
顺治十二年,皇上以傅维鳞爱民,有治行,学问素裕,授大理寺
少卿,迁太仆寺卿,再迁
通政使。甫五日,都察院左副督御史缺,上顾傅维鳞曰:无以易若者。特授之。次日,即上劝学疏,略曰:自古圣君讲学固不以地为限,何必等待
文华殿完工?尤不欲皇上之独为学,而愿诸臣之共为学;凡遇讲筵,一时大臣、卿寺、科道毕侍,议天下之计,陈兵民之疾若;诸臣有闻辄告,皇上有问辄对;果当上心,协公议,立使属草,即允施行,不必如寻常奏章,仅博部议之一旨;如此,君臣交儆,政学一致,
良法美意远迈前代矣。皇上疏旨下部议行。傅维鳞在谏台,知无不言,忠恳
周至县,每一疏出,海内皆仰风采,争相传诵。寻以能图合疏陈请更定
世袭,革职留任。
顺治帝十五年,召复原职。擢户部右侍郎。十六年,加太子少保。乞假治母,归里。十八年,补工部右侍郎,转左侍郎,晋尚书。
康熙帝五年,督工考陵,以劳疾乞归。丁父尤,哀毁,疾益剧,卒于家。赐祭葬如例,祀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