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担山,位于中国
四川省成都市中心城区内。该山因两千七百多年前的
周代时期
古蜀国君王派遣五名大力士(即“五丁”)从武都(今
甘肃省境内,一说今绵竹市北之
紫岩山)担土至
成都市,为已故爱妃营建坟茔而得名。相传武担山也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登基的地方,因此传说昭烈之
故宫应当在此山的旁边。
武担山现位于江汉路成都军区大院内,不对公众开放,但可从两侧道路眺望。武担山并非真正的山,而是一个高约20米、宽40米、长100余米的小土丘,土质与
成都平原不同。山体略呈马蹄形,西高东低,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山上有一六角古亭,建于民国时期,掩映在绿树丛中。东边有塔,六角七级,连同山体约合十层楼高,曾是
成都市最高的建筑物,建于清朝,现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担山位于成都市老城区西北角的北较场内,相传为古
杜宇开明王妃的墓冢。据《
华阳国志》记载,武担山因“武都担土”的典故而得名,山上有石镜,因此又名“石镜山”。
而三国时期,武担山更因
刘备在此登基而为人熟知。《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刘备)即皇帝位于
成都市武担之南”,
刘宋裴松之注曰:“武担,山名,在成都西北,盖以乾位在西北,故就之以即。”
清代,武担山成为成都的风景名胜,山上有武担山寺,香火绵延。清末民初,武担山逐渐荒芜。1938年,
国民政府的陆军军官学校西迁至此,建了望亭于山顶,石镜为亭基所埋。1949年12月,
蒋介石从北较场逃往台湾,武担山成为其在中国大陆最后的见证。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担山遭到毁坏,后经修缮,现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担山的典故作为
古蜀国传说之一,历来与“
杜宇啼鹃”齐名,再加上
刘备称帝处等独特的历史地位,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
王勃、
杜甫、
薛涛、
欧阳修、
陆游、
赵熙等文学家都曾对武担山及其典故进行题咏。
名列“
初唐四杰”的大诗人
王勃作《晚秋游武担山寺序》,极写武担山之秀丽景象,传为佳作;
唐朝的一代
杜甫在游览武担山时也曾以“石镜”为题咏诗有“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之句,睹物生情溢于言表。而
晚唐才女
薛涛在西川节度使
段文昌邀她共游武担山寺时表示婉拒,并叹命运凄苦亦吟诗曰“侬心犹道青春在,羞看飞蓬石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