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草帖》是《
十七帖》丛帖中的第二十五通尺牍,由
晋朝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所作。这是一份用
草书书写的简函,用于询问友人是否需要药草。这份尺牍不仅体现了朋友间的日常问候,还展现了当时人们互赠所需物品的社会习俗。
“彼所须此药草”的“此”指的是
王羲之所在的地区。在
东晋时期,贵族们对于药物有着密切的需求,他们会服用五石散等药物以延年益寿,但也可能因此引发疾病,此时就需要使用药草治疗。他们之间也会互通有无,甚至不惜长途跋涉去采集珍稀的药草。
《药草帖》中的首字“彼”展现出了一种类似于《
诸从帖》的气势,起笔有力并向右上方延伸,形成一种险峻的感觉。而最后一笔则转向右下方,使得整个字形既富有变化又保持了稳定。在不同的版本中,“彼”字的最后一笔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版本呈现为波磔,有的则是长圆点。第二个字“所”承接前一字的气势,采用长折笔书写,第三个字“须”左边的部分也是长线,向右上方伸展,随后的“页”字则采用了曲线向左旋转的方式,使原本刚劲的线条变得柔和。
草书的“草”字通常是从横笔末端斜向下引出,但这并不常见。相比之下,“药”字的书写更为常见,它由多个向外扩张的点组成,形成了一个正
梯形的外形。如果按照常规方法书写“草”字,则需要将其分为两个部分,这可能会导致与“药”字的重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王羲之选择从横笔末端直接引出一个斜下的弧线,这样不仅与“药”字形成了对比,而且改变了字体的外部轮廓,使其变成了一个倒梯形。这两个字之间的连接和分离、疏密以及弯曲的角度都构成了微妙的平衡,这一切都是由于它们在外形上的相似性,同时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
王羲之在其生活中经常涉及到药草的使用,无论是作为药物还是作为养生之道的一部分。他在尺牍中提到了多种药草,包括旃罽、
胡桃属、青李、密柑、
苹果、菊花、
狼毒、
中国樱桃、来禽和日给藤等。他还曾在山中寻找药草,并在自己的花园中种植药草。《
十七帖》中的许多通信都是在四川地区完成的,通过
周抚这位居住在那里的朋友传递药草。晚年的
王羲之专注于养生,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方面的工作中。《
法书要录》收录了王羲之的465通尺牍,其中只有一条涉及书法:“君学书有意,今相与
草书一卷。”
他是琅琊临沂(今
临沂市)人,曾任
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
会稽郡内史等职,世人尊称他为王右军。因与
扬州市刺史王述不和,最终辞官并定居于
绍兴市(今
浙江省绍兴市)王羲之出生于建康乌衣巷的一个显赫家族,是
王导的侄子。他曾与
谢安一同登上冶城,表现出对高远世界的向往。年轻时师从
卫铄学习书法,后来转而学习
张芝的草书和
钟繇的楷书。他广泛吸收各家之长,创造了新的书法风格,被誉为“
王羲之”。王羲之的作品真迹已不存在,流传至今的都是后人的摹本。他的代表作有行书《兰亭序》
草书《初月帖》和《
十七帖》、楷书《黄庭经》和《乐毅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