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码头,位于中国
江苏省南京市
鼓楼区中山北路北端,是一座轮渡码头,曾用名:津浦铁路首都码头、下关码头、飞鸿码头、澄平码头。
中山码头初建于
中原地区民国初年(1910年),后在“
奉安大典”期间重建,于1928年8月8日竣工,并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码头于1957年进行了扩建。1968年,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中山码头客运量减少。1990年,中山码头重建成具有“中山”建筑特色的“山”字形候船大楼,2014年,在新一轮“滨江开发”的大潮中,中山码头进行了重新修建,仍然保留 了“山”字型的建筑特色。2023年10月1日起,中山码头运营时间调整。
中山码头是纪念
渡江战役的重要场所。在
辛亥革命以后,中山码头与以
浦口区为终点的津浦铁路线、以下关为终点的
沪宁铁路,连成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在南京长江大桥未建成之前,中山码头作为两岸客货运输的必经之地,曾是南京渡江的唯一通道。
名称由来
1925年,
孙中山在
北平市逝世。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先生灵柩由北京迁葬至南京中山陵。而码头作为在
长江南岸停靠的第一站,也从此定名为“中山码头”。
历史沿革
建造背景
中山码头一带,早在
东晋时期就有军用码头。到了
南宋,建在此处的龙湾渡是当时长江六渡之一。明朝,宝船公园至挹江门一带,则是当时的造船基地。
码头前身
中山码头的前身是1910年左右兴建的下关客运轮渡码头,最初位于金陵关附近,称大生码头。
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南京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外国
轮船公司相继在
下关区新建码头,至1908年,因
津浦铁路动工,津浦铁路局于1910-1914年在浦口江边建造10座码头,用于客货运,此后,下关江边也陆续建成一批码头,其中包括中山码头前身的客运轮渡码头和火车轮渡码头各一座。
近代发展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在北京因病逝世,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在南京东郊的
紫金山,为他建造陵墓。1929年5月,中山陵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国民政府决定为孙中山先生举行葬礼,史称“
奉安大典”。中山码头于1928年8月8日竣工,码头的修建是为了迎接中山先生的灵柩,竣工之时被定名为津浦铁路首都码头。为确保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如期进行,南京特别市政府在“首都建设委员会”之下成立“首都道路工程处”,专门负责修建中山大道,中山大道北起
鼓楼区(原
下关区)江边,东出中山门与陵园大道相连。1929年5月26日下午,孙中山先生灵车由北京启行,5月28日上午10时30分到达
浦口区,由江边码头停泊迎榇的“威胜号”军舰奉移过江,12时许,“威胜号”抵达中山码头。
1949年解放前夕,人民解放军渡江部队在中山码头一带登陆,由挹江门进入南京城,解放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南京便是乘海军长江舰在中山码头上岸。1957年,中山码头进行了扩建。1958年,经多年建设发展,中山码头的火车轮渡运力达到每日100渡,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增长的工业运输需求。1968年,在中山码头以北3公里的江面上,第一座完全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双层铁路、公路两用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也是长江南京段的第一座大桥。从此,中山码头正式卸下了“沟通
长江两岸,京沪交通咽喉”的历史重任。同时,中山码头客流量急剧减少。1990年,中山码头又重建成具有“中山”建筑特色的“山”字形候船大楼。2014年,在新一轮“滨江开发”的大潮中,中山码头进行了重新修建,仍然保留 了“山”字型的建筑特色。2023年10月1日起,中山码头运营时间调整。
位置境域
中山码头坐落在中国
江苏省南京市
鼓楼区中山北路北端,位于
江边路与中山北路交汇处。
建筑布局
民国时期的中山码头较小,随着码头建筑在七八十年代改扩建后,户外被各种广告牌覆盖。2012年,区政府、住建局以及下关滨江开发建设指挥部等决定将中山码头恢复成民国风格。
中山码头主楼为“山”字型,楼身砖红与乳白相间。主体建筑呈现中间高,两端偏低的结构形态,两侧为二层,中间主楼为三层,外部总体的风格为民国风格,渡口位于外立面内侧。右侧的二层楼为轮渡售票处以及夜游售票口等,中间部分闲置。候船大厅里,设施简陋,具有历史年代感。二层为历史文物展区,展陈着轮渡的零部件和历史宣传图片。
线路概况
运营时间
参考资料
班次
中山码头是单程10分钟的轮渡。
航程
从中山码头去往
浦口码头,即从江南到江北只需10分钟左右。
客运流量
中山码头在历史上最高峰时,拥有四艘渡江轮,日轮渡航班约150班次,日载客量一万人次左右。
开发与保护
开发
中山码头运营着多条文化旅游线路。
保护
中山码头的修缮坚持完整和真实的原则,充分尊重其近现代建筑的历史原貌。修缮前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研究,确保了解并保留建筑的整体风貌和历史。在修缮过程中,利用这些资料成果,还原建筑本色。
相关文化
1918年,北上求学的
朱自清与父亲一起从中山码头(原下关码头)坐轮渡前往
南京北站,自此创作了散文名篇——《
背影》。“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节选自朱自清的《背影》)
价值意义
战争纪念
1937年12月12日,日军五路合围南京城,城南中华门失守。自
淞沪会战,中山码头发挥了重要作用,用船舶载难民北上。中山码头是纪念
渡江战役的重要场所。
交通运输
在
辛亥革命以后,中山码头与以
浦口区为终点的津浦铁路线、以下关为终点的
沪宁铁路,连成一条纵贯南北的交通要道。在
南京长江大桥未建成之前,中山码头作为两岸客货运输的必经之地,曾是南京渡江的唯一通道。
相关评价
每一条江边的码头都像历史的守望者,而阅尽千帆的中山码头,其自身就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
中国军网评)
中山码头凭其自身所承载的历史底蕴,成为“南京外滩”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南京鼓楼档案方志评)
中山码头藏着百年历史。(扬子晚报评)
相关事件
1929年5月26日下午,孙中山先生灵车由北京启行,5月28日上午10时30分到达
浦口区,由江边码头停泊迎榇的“威胜号”军舰奉移过江,12时许,“威胜号”抵达中山码头。“威胜号”停稳后,奉安总干事
孔祥熙指挥32名杠夫上船,用小杠将中山先生灵榇奉移上岸。夫人宋庆龄随灵榇之后缓步登岸。在其身后的是孙中山先生之子
孙科等家属,以及以
蒋介石为首的一行迎榇人员也陆续上了岸。下午1时左右,32名杠夫将灵榇奉移上了特备的汽车。灵车之后是家属女眷车,宋庆龄、
宋子安、宋子良乘第一辆,其后是
宋美龄、
宋霭龄、何香凝等。至下午3时15分,灵车队伍抵达了丁家桥处的“中央”党部。“中央”党部的大礼堂临时被改置为灵堂。孙中山先生的灵榇安置在灵堂中央。
2024年7月3日,因7月1日
江苏省沿淮及
淮北市南部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沿江苏南地区小到中雨,南京高潮位9.39米,超警0.69米,扬子晚报的记者前往江边做了探访。从中山码头出发,沿着江边路向
渡江胜利纪念馆方向进发,每逢一个重要节点,就有专人在路边进行巡查,沙袋、隔水墙等设备一应俱全。往江面方向眺望,江面确实上升了不少,沿江的栈道有部分已经被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