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安中学
1958年创办于安徽的中学
顺安中学属于教育机构。学校类型:中学。该校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市东部城区,地处铜陵中心位置。
学校简介
320省道宁铜铁路由此经过,交通便捷,人口集中,经济繁荣。
校园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现有20个教学班(高中7个班,初中13个班),学生总数近千人,在职教职工91人,其中课任教师76人,具有本科学历22人,专科学历51人;获高中级职称的31人。学校有教学楼二幢,科学教育楼一幢。实验室面积1000余平方米,理、化、生仪器设备已达国家二标准,微机室14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一万余册,阅览室面积150平方米,体育用地3800余平方米,教工标准宿舍楼20余套。
学校自创办以来,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狠抓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不懈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万多名初、高中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外,他们正在各个岗位上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勤奋工作。
发展史
顺安中学的发展概况:
一、建校初期(1958年~1966年)
顺安中学创建于1958年,当时校名为:铜陵县第二中学。校址设在顺安天主教堂内,占地十亩左右。县政府拨款在天主堂前院修建教学用房12间,办公和教职工宿舍,学生寝室、师生食堂均利用天主教堂旧房,条件十分简陋。当年招初中生三个班,100余人,教师和行政人员15人。当时,为适应大办农业的需要,学校在顺安城山大队设农场一处(耕地100余亩),学生实行半耕半教。
1961年,随着国家调整方针的贯彻,县撤销了和悦师范、农校、林校,部分师生及校具并入顺安中学,学生增至300余人,6个教学班。
1962年,学校由半耕半读改为全日制初中,使用省统编教材。同时,一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分来任教,教师增至20多人,教学管理力量也得到了加强当时,一方面停办农场,将田地、耕牛、农具全部归还原生产大队;一方面制定学校规划、建立教学管理制度。增设实验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教学秩序走向正常。教职工尽心尽职,学生勤奋攻读,校园内呈现出勃勃生机景象。
1962~1966年期间,为克服办学经费不足,师生自己动手,粉刷教室,修补门窗、课桌椅,安装电灯,填平操场,增加体育活动器材。同时,师生还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拆除天主教堂旧楼、危房,新建了二幢教工宿舍和一座能容纳400人的礼堂。
教学方面,着重常规管理,巩固学额,努力提高教学质量。65年,初三学生参加池州市地区(当时铜陵县属于池州地区管辖)升学统考,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体育、文娱宣传活动也很活跃,66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了顺安中学第一届田径运动会。
二、“文革”期间(1966~1976年)
1966年春,“文化大革命”开始。6月14日,县派工作组进驻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一切教学活动被停止,绝大数教师和领导遭批斗,有的责令检查交待,有的隔离审查限制自由,有的甚至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关进监狱达半年之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批判“资反路线”、“扫除一切牛鬼蛇神”不断深入发展。不久,在外地影响下,又成立了各种“红卫兵”组织,工作组撤出学校,师生纷纷外出,进行“革命大串联”学校陷入无政府状态。“红卫兵”开始夺权。再加之外界社会的介入。全校师生分成两大派,形成师生之间,干群之间的严重对立。
1967年,派性斗争愈演愈烈,甚至发生武斗,学校财产遭到严重破坏,图书资料、学籍档案被抄,教学仪器、标本有的捣毁,有的被偷走,有的无法找回。一九六八年,根据中央“复课闹革命”的指示,师生相继返校,学习延安中学“复课闹革命”的经验,但未正式上课。这时,县派工宣队进驻学校,开展“一打三反运动”和“清理阶级队伍”,调解两派矛盾,促进两派联合。九月二十六日成立学校革命领导小组,以后,又成立革委会。年底,革委会组织六六、六七、六八三届学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9年,招收两班初一新生,以学习政治为主,没有课本,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以及“两报一刊”社论、文章等。当时派性斗争依然存在,部分教师被下放。十月下旬,县派军宣队和县革委会教卫组有关人员来顺安,召集顺安中、小学革委会负责人会议,将顺安小学并入顺安中学,校名改名为“东方红学校”,小学师生全部迁入中学校舍,小学原地址及校舍让给顺安医院。这一合并,历时十年之久。
1970年3月,县派吴宗文同志(原县教育局长)接任校革委会主任,这时,中、小学共有12个班,教职员40多人。但在“学农潮”的影响下,强调“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放松了课堂教学,实行校队挂钩,经常组织师生下乡劳动,修塘挑圩,抢收抢种等。同时,在校内搞起了“九二0”、“防水浆”、“单晶硅”,培育良种猪等多项科学试验,但只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没有真正的实际效益,结果只是热闹了一时,最后不了了之。
一九七一年春,根据上级指示,开始招收两年制高一新生,学校发展成完全中学。仍保留小学部,试行十年一贯制。那时,教学管理有所改进,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体育活动也开展起来,并组织了男、女两支排球队,在体育老师石泽鸿、唐勋的带领下,克服困难,刻苦训练,取得了良好成绩,七二年校排球队参加了池州地区排球联赛,男、女队均获第一名,并代表池州地区出席省中学生排球赛,获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1971年到1973年,是顺安中学在“文革”期间教学发展比较好的时期。
1974年社会上刮起一股“读书无用论”的歪风,学生不能正常上学听课,教师束手无策。接着又开始了“批林批孔”、批“右倾回潮”,教师再次成为批判的对象,加之河南省马振抚镇公社事件”,广大教师更是提心吊胆,不知所措。形成教师不敢教,学生不敢学的不正常局面。
1975年,唐山地震后,顺安公社在学校建立灾民接待站,教室大都用来安置灾民住居、就医。课堂教学时断时续。
“文革”十年,作为重灾区的教育部门,遭受的破坏和影响是极其严重的,我校也不例外,不仅初具规模的教学设施、校具损失严重,更重要的是打乱了教学规律,影响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三、恢复发展时期(1977年以来)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我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人们无不欢欣鼓舞!可是,当时极“左”指导思想尚未及时得到清除,“两个凡是”、“两个估计”等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学校教学工作,未能发生新的显著变化。
1977年,“工宣队”撤离,“左”的思想得到扭转。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师生精神振奋,教学秩序趋向正常,教与学的积极普遍高涨,学校面貌重新出现生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批判了“两个凡是”,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澄清了是非,拨乱反正。尤其是贯彻了邓小平同志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精神,学校工作开始了历史性的转变,广大教职工与学校领导,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制订新的教育教学计划,完善规章制度,搜集资料,整修教室,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扩大招生。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表少年积极要求上学读书的需要,学校还增办了高、初中补习班。这时,全校教职工已有58人,教学班发展到14个(高中5个班,初中9个班)学生800余人。77、78两年高考,卢锋、方徽琴、鲍玉林三同学,分别被中国人民大学安徽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录取为本科生,他们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深造。卢锋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鲍玉林留美,取得双博士学位。现在美得克萨斯州任高级工程师。方徽琴现在意大利
一九七九年,中、小学分开,小学部全部迁出,校名恢复为“铜陵县顺安中学(完中)撤消政工、后勤二组,建立了教总两处,工会、团委、少先队组织均已恢复。这期间,学校一方面抓恢复发展,教学管理;另一方面,在上级布置下平反冤假错案,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全校教师积极性,他们主动搜集、编写资料,精心备课、讲课,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缺补差。当年高考,升入大中专学校35人,初中毕业生,也有不少考入中专和省重点高中。
1980年以后,学校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学校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方面,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发展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