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溪口乡位于
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42公里,东靠
洞下场乡,南邻罗岩乡,北接
杨公庙乡,西与
新晃侗族自治县的步头降乡、米贝乡相连。1950年属第五区,1958年公社化时属“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体制调整时,成立梨溪口公社,以梨溪口地名取名,公社驻地下神祝。1984年改设梨溪口乡,乡人民政府驻下神祝。梨溪口乡因该地处3小溪汇合口,两旁梨树较多,故名。
历史沿革
1950年,属芷江县第五区。
1958年,属卫星公社。
1961年,更名梨溪口公社。
1984年,梨溪口公社改为梨溪口侗族乡。
1986年,梨溪口侗族乡改为梨溪口乡,属
芷江侗族自治县。
行政区划
梨溪口乡辖下神祝、白土田、兰地、梨溪口、大冲口、龙井冲、白利湾、金龙、溪、新田界、苗塘界、龙降、龙排冲13个村,139个村民小组,共3274户。截至2020年6月,梨溪口乡下辖8个行政村:
下神祝村、白土田村、
梨溪口村、大冲口村、戥溪村、新田界村、龙降村、龙排冲村,乡人民政府驻下神祝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梨溪口乡地处芷江侗族自治县西部,东与
洞下场乡相邻,南与
碧涌镇接壤,西与
新晃侗族自治县步头降乡、米贝乡交界,北与土桥镇毗连,距芷江侗族自治县城36千米,区域总面积83.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梨溪口乡地势为西北偏高,东南较低;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最高点位于梨溪口村破界山峰,海拔921米;最低点位于
下神祝村,海拔300米。
水文
梨溪口乡境内属
清水河县流域;梨洞溪发源于天
雷山县南麓栀子坳,经梨溪口、龙井冲村后,注入梨溪口中型水库。
自然资源
2011年,梨溪口乡有耕地12000亩,人均1.1亩。
人口民族
境内有侗、汉、苗等民族,
苗族占52%,
侗族43%,
汉族5%。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梨溪口乡常住人口为6596人。截至2011年末,梨溪口乡总人口有1133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80人,城镇化率1.5%;另有流动人口1423人。总人口中,男性6098人,占53.8%;女性5235人,占46.2%;14岁以下1760人,占15.5%;15—64岁8530人,占75.3%;65岁以上1043人,占9.2%。2011年,梨溪口乡人口出生率13.2‰,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长率6.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0人。截至2017年末,梨溪口乡常住人口为11392人。截至2018年末,梨溪口乡户籍人口为11519人。截至2019年末,梨溪口乡户籍人口为11358人。
经济
梨溪口乡经济以农业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3110.6万元,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78%。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914吨,人均521.8
千克,其中水稻4916吨。主要经济作物为
烤烟,2011年种植面积870亩,产量1002千克。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4000头,年末存栏2000头;家禽饲养量34000羽。有梨溪口、下神祝、戥溪3个农贸市场。2007年财政收入54.6万元,财政补贴54.6万元,支出54.6万元。200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017元,基本解决了温饱,一部分人达到小康水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梨溪口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6人,专任教师2人;中心小学1所,村小学8所,在校生447人,专任教师3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初中1所,在校生217人,专任教师2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梨溪口乡有文化站1个;有乡级文化活动中心1个;农家书屋7个,藏书11000余册。截至2011年末,梨溪口乡有体育场地4个。截至2011年末,梨溪口乡有卫星无线接收器3080个,入户率94%。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梨溪口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4个,其中门诊部2个;设病床14张,固定资产总值106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1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
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梨溪口乡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200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0%以上。
社会保障
2011年,梨溪口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户,人数2人,支出3552元,月人均148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19人次,支出3.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296户,人数531人,支出43.6万元,月人均68.4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9.4万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30张,收养农村五保28人。截至2011年末,梨溪口乡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500人,参保率70%。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梨溪口乡有
邮政代办所1处,报纸、期刊累计全年征订600份(册);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
水利工程
梨溪口乡有中型水库梨溪口水库,库容3680万立方米。
交通
2011年,梨溪口乡有客运车站1个,客车5辆,农用车24辆;12个行政村实现了通公路,6个行政村通客班车,有3条农村客运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