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河
彭家河
彭家河,本名彭飞龙,1975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四川成都,供职于四川省作家协会。彭家河曾在南部县委宣传部和南部县文联工作,已在多家杂志、报刊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山花》《花城》《散文选刊》《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等。他的散文作品曾入选《2011中国散文年选》和《散文选刊2012年度佳作》,并已出版散文集《在川北》《瓦下听风》和《湖底的河流》。
人物经历
彭家河1993年毕业于南部县师范学校,1997年自考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先后在乡村小学、乡镇中学任教。2000年,参加南部县机关干部选调,进入南部县委宣传部,并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在南部县文联工作,后当选南部县文联常务副主席。2015年,调入四川省作家协会,历任信息中心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副秘书长、创联部主任等职。2009年,出版散文集《在川北》,分“彭家的家”“草木年华”“彼岸烟花”“笔墨行走”“小城春秋”“十年转身”等六辑。2017年9月,出版散文集《瓦下听风》,收录28篇散文,分“乡村进化史”“城市心灵史”“大地编年史”三辑。2019年7月9日,当选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11月,出版散文集《湖底的河流》,分“一棵树的世界观”“风过三月”“瓦屋修辞”“何处是故乡”四辑。2020年8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个人生活
彭家河的笔名来源于他的家乡,他最初写新闻都是本名,但在写散文等作品时,为了避免别人说他不务正业,决定取个笔名。他选择了家乡那条小河的名字,因为不想与获得茅盾文学奖麦家作品《暗算》的作者同名。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乡愁意识
彭家河的散文将个人情感与对故乡、对乡村的感情结合起来,将深沉的感情与细致的观察、从容的笔触结合起来,书写内心浓浓的乡恋情怀。但彭家河并未一味地书写乡愁, 而是用平实的文字,记录乡村的过去和现在,并对未来带来启示。
存在意义
彭家河的散文将乡村记忆整合到城市记忆中,用反身性的历史眼光去审视个体自我的延续与发展,并将之与极盛现代性下本土化向脱域现象发展的现实结合起来,由个体的自我回顾与追寻,走向对存在性问题的探询与思考。
艺术手法
情感转换
彭家河善于把个体化的私人情感转换为“物情”,上升到“世情”,不纠结于个人化的情绪而是将其自然过渡到共通的情怀,将个人心底的疑虑与感伤揉碎,融进笔底事物中,写事物、写乡村生活记忆、写在时代转换过程中人们心中的惶惑与茫然,因此虽然所写之物多为旧时乡村物事,但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哲理内涵
彭家河善于从细微物事中展开哲理性的沉思,使得文章在情与思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其文中虽有哲思,却因有情而不至于沦为说教,句中虽有情怀,却因有思而不至于泛滥。彭家河的散文有着思想的深度和广度,突破了狭小的怀乡思人一类乡土散文的写作空间。
意象对立
在彭家河散文中常有成对出现、彼此矛盾的意象,新与旧、光与阴、草木兴旺背后的人丁零落,繁盛枝叶诉说的落寞荒凉等等,原本各执一端的力被彭家河的文字编织成水乳交融的整体,原先的冲突成了张力,显示出奇妙的丰富与质感。如散文《米》中,彭家河将米的不可或缺与千篇一律放到一起,从一粒米上看到沧海一粟,看到人的渺小与平凡。
获奖记录
荣誉称号
人物评价
彭家河的散文有新意,是他心灵的歌唱和对思力所及的探索,值得给予充分肯定。一个作家没有对于天地阔大与精微的体察,是不可能写出佳作的,这也是彭家河作品的价值所在。(评论家王兆胜评)
彭家河的散文里,有一种叙述特质,那就是在不徐不疾中对于四川省乡村细节的精雕刻化,并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藏匿于细节中。他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大气,彰显了散文正写的伟大言路。(作家蒋蓝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生活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艺术手法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