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镇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辖镇
贞元镇,隶属于武功县,地处县域北部。东与长宁镇毗邻,南与普集镇相连,西与武功镇接壤,北与乾县姜村镇为邻。镇政府驻地距县城8千米。截至2019年,贞元镇行政区划总面积为78.15平方千米,下辖3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8782人。
相传唐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李世民到此,赐“贞元”为村名。后设贞元乡,1998年3月改为镇。贞元镇工业有建筑、机械、化工、医药、建材、锅炉等门类。耕地4.5万亩,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小麦良种基地3000亩,苹果、桃等杂果的种植也有一定规模。养殖业以牛、猪、鸡为主。2011年,贞元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168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31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50万元。
历史沿革
明时此地兴为集市,取孔子《易乾文言》中“元亨利贞”之义称“贞元街”,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以街设贞元镇。
宋时在小韩店之北设高望乡,统高望里、韩店里。
明时韩店里设在贞元街。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分置韩店社仓为贞元镇,为武功十镇之一,辖75村。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武功县一区辖地,仍称贞元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废镇设贞东、贞西联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并贞东、贞西联保为贞元联保,辖8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贞元联保为贞元乡,所辖区域未变。
解放前夕,废保、甲制,设贞元区、辖8乡86村。
1956年,设贞元乡,辖2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成立火箭公社,同年11月,又复名贞元公社,辖5个管理区,28个生产大队。
1961年,并入代家公社,辖18个生产大队。
1968年,改名红卫公社。
1969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贞元公社为贞元乡。
1998年,改设为贞元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贞元镇辖西川、东川区、中川、桃大、桃宋、桃北、望人腰、法牛、南可、北可、北权城、颜西庄、西伊店、马家庄、余村、宋家镇、丁刘、马凤台、铺邑、贾晁、北晁、代家、李家、南留、小王、仁义、许家、景庄、大寨、牛寨、麻西、韩坡、邵寨33个行政村;下设9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贞元镇下辖30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地贞元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贞元镇地处县域北部。东与长宁镇毗邻,南与普集镇相连,西与武功镇接壤,北与乾县姜村镇为邻。辖区总面积78.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贞元镇地处渭河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从北往南呈阶梯跌落。平均海拔500米。
气候特征
贞元镇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2.9℃。年平均降水量633.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92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9月最多。
水文
贞元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渭河、湋水、漠浴河、漆水河4条,河流总长度83.2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渭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大庄、普集、小村镇3个镇,长20.7千米,流域面积18.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0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漆水河、漠浴河、湋河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贞元镇辖区总人口35814人。总人口中,男性18730人,占52.3%;女性17084人,占47.7%。总人口中,汉族35803人,占99.9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73.2人。
截至2018年,贞元镇户籍人口6878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贞元镇财政总收入246万元,比上年增长2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52万元,增值税166万元,企业所得税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50元。
2018年,贞元镇有工业企业66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个数25个。
第一产业
2011年,贞元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168万元,比上年增长0.8%,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1%。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贞元镇粮食生产40856吨,人均1141千克经济作物有猕猴桃、苹果葡萄、洒红桃等。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截至2011年末,贞元镇生猪24000头,羊300只,“二牛”存栏3200头,家禽35000羽。2011年,贞元镇生产肉类2450吨;畜牧业总产值2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1%。工艺品有草编、手织布。
第二产业
2011年,贞元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7%,工业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的0.4%。
第三产业
截至2011年末,贞元镇商业网点210个,从业人员2300余人。2011年,贞元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850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20万元。2011年,贞元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亿元。
全镇国内生产总值7996万元,其中工业3650万元,农业4219万元,第三产业127万元。商业零售额2700万元,人均纯收入1490元。农业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二牛”、小尾寒羊、生猪、鸡及苹果、桃等杂果已成规模,“二牛”存栏3200头,羊300只,猪24000头,鸡35000只,果树5350亩,小麦良种基地3000亩。全镇非公有制企业15家,主要以建筑、机械、化工、医药、建材、锅炉等为主。全镇共有初中2所,小学17所,医院1所。
手织布专业镇在该镇已经初具雏形
通过手织布专业村南可村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在南可周边(宋家、西伊店、北可、望人腰、法牛、丁刘、马家庄铺邑等)12个村大力发展手织布产业,全镇已经发展织布机1200台,其中新发展织机200台,参与的农村妇女达到2000多人,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涌现出了宋家、法牛等拥有百台以上织布机的专业村6个,拥有50台以上机子的专业村7个。手织布产业已经发展成为贞元镇覆盖面最广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之一。
余村草编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在草编40多个花色品种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发了太师椅、花盆、花瓶等草编特色品种,使草编的花色品种已经达到50多个,另一方面贞元镇在草编的包装上狠下功夫,已经开发出草编鞋子精品包装盒2种,并对茶几、靠背等进行了包装,进一步提升了草编产品的档次和竞争力。
种养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本镇种养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一是投资2200万元、占地300亩的铺邑村种养殖小区建设开局良好,小区基础设施已完成长1000米的主干道路一条、高压线已通到小区,正在架设低压电线,已经建成牛舍9栋、猪舍10栋,年内可完成20栋牛舍、20栋猪舍建设任务;二是投资220万元的西伊店养殖场完成了2栋标准化鸡舍建设任务,夏忙后还有5栋鸡舍将陆续开工建设;三是投资100万元的西川养猪场完成了3栋标准化猪舍建设任务;四是余村设施农业建成了4栋蔬菜大棚、4栋油桃大棚、4栋凯特杏大棚的建设任务。本镇的一村一品产业已经呈现出多轮驱动的良好发展态势,品牌效应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及群众愿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将坚定不移地把一村一品经济作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的重中之重,争取一村一品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交通
贞元镇境内西宝中线、乾普公路、107省道与104省道过境。有个体运输车50多辆。
社会
现状
镇党委、政府,一手抓新农村建设,一手抓小城镇建设。形成了以南可、余村、宋家镇等村为代表的省、市、县新农村示范点,和南可手织布,余村草编布艺、甜瓜、宋家陶艺制作、西川生猪养殖、徐家庄、马家养狗、镇区木材加工、北部杂果种植南部良种繁育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小城镇建设卓有成效。继拓宽改造镇区街道,又实施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和开发改造工程,使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贞元镇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年规划》,结合贞元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三农”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南部良种繁育、特色种植;中部畜牧养殖、苗木花卉、设施农业;北部杂果林带;城区工业企业,商贸物流的产业发展格局,以产业生态公园建设为重点,通过市场引导、行政推动、典型示范,进一步挖掘以设施农业、畜牧养殖、苗木花卉、杂果经济林建设和一村一品为主的产业潜力,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推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奋斗目标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年底实现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促进农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其中:
(一)设施农业:在沿西宝北线的望人腰、北可、南可、铺邑、马凤台等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2011年全镇新增设施蔬菜大棚100亩,节能日光温室大棚50座。
(二)杂果经济林建设:在乾普路两侧的宋家村、余村、西伊店等村新增猕猴桃杂果经济林500亩。在东川区、中川、西川、桃大等村新增优质苹果种植3000亩。
(三)畜牧养殖:通过铺邑微生态万头小区的示范带动,在铺邑、南可、北可、等村继续发展中小型养殖场5到10个。同时积极发展农户家庭养殖,生猪出栏达到10万头;在铺邑、桃北等村发展家禽养殖(肉鸡、蛋鸡),全年出笼达到50万只。
(四)苗木花卉:一期在望人腰发展苗木400亩;二期在南可发展苗木100亩、铺邑发展500亩;三期在铺邑发展苗木500亩。力争到2013年发展苗木花卉5000亩以上。
(五)一村一品:全镇一村一品从业人数达到4000人,总收入达到6000万元。继续抓好南可手织布、首慧布艺专业合作社的扩大和生产,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艺水平,开发市场对路的的畅销产品,争取产值达到800万元。
三、扶持政策
根据武功县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有关精神,对以下产业发展实施补助政策:
1、在全镇规划区域建设的节能日光温室蔬菜大棚,集中连片50座以上,日光温室大棚(50*80米)每座补助5000元;蔬菜中棚每亩补助1500元;50座以上花卉大棚(50*8米)每座补助10000元。猕猴桃栽植连片5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000元。
2、以手工布艺大县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发展壮大手织布、手工艺等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对年内开发的手工艺新产品,并进行了注册和包装的。每个产品补助5000—10000元;对建设以手工艺为主的一村一品,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每发展一个村补助50000——100000元。
3、按照有规模效益家的原则。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建30栋以上的养殖小区,每建设一个(20*9米)养殖小区,每栋猪舍补助20000元;对100头以上奶牛小区,每户建三间牛棚,能养殖10头奶牛的补助5000元,配套建设挤奶站的每个补助30000元。
4、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对符合县镇规划要求,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规定的程序、规则,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进行规范化运营的,优先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资金申报,每个再给予补助1000元。
1、加强领导、夯实责任。镇上成立以镇党委书记成赴朝为组长,镇长薛建纲为副组长,其他镇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直接负责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作,办公室设在镇产业发展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副镇长梁宇轩同志担任。坚持每周一次召开一次农业产业化发展会议,研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深入一线,着力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产业发展办公室强化业务指导,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一线,及时反馈产业发展的具体工作情况,拿出具体意见和建议,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小组班子成员是产业化发展的具体负责人,指导和部署所辖村产业化发展工作。各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将产业化的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支部书记,村主任是产业发展的直接负责人。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坚持把宣传贯穿于产业化发展的始终,利用广播,标语,横幅,印发资料和走村入户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大力宣传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提高广大群众对产业化的认识认同,充分调动干部党员群众发展的积极性;坚持每半年组织一次产业化现场观摩会,组织干部,产业化发展代表,积极分子,致富能人等巡回观摩,互相学习,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参观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全力推动我镇的产业化发展。
3.加强考核,严格奖惩。镇党委政府将农业产业化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与其他经济指标同考核,同奖罚,由产业办进行半年考核,年终进行总评。对全年节能日光温室大棚建设规模在100座以上的行政村奖励3000元,50座以上的奖励1000元;对全年杂果林建设集中连片500亩以上,符合示范园标准要求的行政村奖励3000元、300亩以上的奖励1000元;对全年生猪生态养殖集中养殖1万头的行政村奖励3000元,5000头的奖励1000元。对家禽集中养殖10万只以上的行政村奖励3000元,5万只以上奖励1000元。对考核最后两名的村处罚1000元、2000元。支部书记、村主任要写出书面检查,并进行诫勉谈话或给予组织处理。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贞元镇文化站1个,图书室20个,藏书1.2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2人。截至2011年末,贞元镇有线电视用户3.4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贞元镇民办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310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20所,在校生2513人,专任教师31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2所,在校生1950人,专任教师11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贞元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镇办医院1个,病床50张,专业卫生人员84人。2011年,贞元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8万人,参合率97%。
参考资料
地名: 贞元镇.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2-20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水文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交通
社会
文化事业
教育事业
卫生事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