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镇,隶属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地处拜城县县城中部,东邻
康其乡,西、南与
米吉克乡相连,北与
布隆乡接壤,2018年,区域面积124.63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1864人。
清光绪八年(1882年),拜城设县,县城设在拜城镇。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廉耻镇并入礼义镇。1956年,恢复镇,始称拜城镇。1961年,原亚吐尔人民公社的布隆和乌斯开木管理区所辖的8个大队并入镇公社。1972年,改名为团结公社。1980年,恢复拜城镇。 截至2019年10月,拜城镇下辖17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
2018年,拜城镇有工业企业4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9个。
历史沿革
清光绪八年(1882年),
拜城县设县,县城设在拜城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后,拜城镇属第一区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成立镇公所,分
礼义镇和廉耻镇,两镇合署办公,实为一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廉耻镇并入礼义镇。
1950年,取消镇的建制,成立一区(热斯台区)。
1954年,米斯铁米乡划。
1956年,恢复镇,始称拜城镇。
1958年,成立镇公社,下辖3个街委会,1个蔬菜大队,3个生产大队。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拜城镇,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地处
拜城县县城中部,东邻
康其乡,西、南与
米吉克乡相连,北与
布隆乡接壤,区域面积124.6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拜城镇地势略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平均海拔1234.91米。
气候
拜城镇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冬春较长,夏秋较短,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日照长光照强;无霜期年平均185天,最长达201天,最短为15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80.1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6.6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23.7毫米(2010年),极端年最少雨量50.5毫米(196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拜城镇境内属木扎提河水系,有三级河道木扎提河、四级河道台勒维丘克河、喀普斯浪河3条河流过境,河道总长7.8千米。
自然灾害
拜城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大风、低温、
霜冻等;旱灾夏季比较严重,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2年9月8日,造成1000余亩小麦受灾,经济损失达10万元。
人口
2011年末,拜城镇辖区总人口4150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5155人,城镇化率85%,另有流动人口4177人;总人口中,男性20690人,占49.9%;女性20813人,占50.1%; 18岁以下9525人,占22.95%; 18~60岁27891人,占67.2%;60岁以上4087人,占9.85%;总人口中,以维吾尔族为主,达27977人,占67.41%;
汉族12773人,占30.78%;
回族556人,占1.34%;其他少数民族197人,占0.47%;2011年,人口出生率6.4‰,人口死亡率3.04‰,人口自然增长率3.36‰。
2017年,拜城镇常住人口52130人。
2018年,拜城镇户籍人口51864人。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拜城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个、文化活动室12个,各类文化专业户5户,各类图书室14个,音乐、美术、书法、
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32人。
2011年末,拜城镇有学校体育场8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5%。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拜城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786人,专职教师38人;小学3所,在校生240人,专职教师4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拜城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103.89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55.68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拜城镇有维吾尔医院1所,固定资产1950万元、编制床位99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39张;门诊部(所)5个,专业卫生人员59人,其中执业医师30人、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20人;每千人拥有医务人员1.4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拜城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864户,人数6618人,支岀1838.3万元,比上年增长3%,月人均231.48元;医疗救助4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0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9户,人数1204人,支出129.82万元,人均月89.85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000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拜城镇有邮政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收入46.3万元;有电信企业3家,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6%;移动电话用户1.2万户,互联网用户0.89万户。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拜城镇辖奥依巴扎、热斯坦、新苑、英巴扎、北大桥、铁提尔、花园7个社区,蔬菜村、肯迪克墩、协里克买里、铁提尔、吐孜贝希5个行政村,设有15个村民小组,1个副业队。
截至2019年10月,拜城镇下辖17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 人民政府驻胜利路。
自然气候
拜城镇地处拜城盆地中心,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夏天天气较为凉爽,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163天,年均降雨量96毫米,每年11月份结冰或降雪,来年3月初才解冻。冬季少风。历年最低气温-28℃,最高气温38.3℃,夏季白天平均气温25℃左右。有台勒维丘克河和喀普斯浪河从镇两侧由北向南流过,于镇南侧交汇流入木扎提河,使拜城镇处在两河所形成的三角形冲积地带之中。地下水位平均7米左右,水源充沛。
区位交通
拜城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构成的
交通运输网络;307省道过境,境内有县道2条,西南距
阿克苏市169千米,东南距
库车市县城110千米。
2011年末,拜城镇镇区有客运站3个,日发客运汽车140班次,日均客运量2100余人次。
历史文化
拜城镇是一座古城,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
拜城县…唐为阿悉言城,其城周一里三分”。
李隆基时,
回纥汗国王怀仁可汗领属此地命之为“巴依”。
明朝时谓之“拜”。“拜”为突厥语“巴依”一词音译变音而来,即“富庶”之意。拜城意为“富城”。拜城汉时曾为姑墨国、
龟兹辖地。唐属和墨州(姑墨州)。元、明归
别失八里管辖。
清代属
阿克苏市办事大臣管辖,光绪八年(1882年),拜城首次设县,县城设在今拜城镇。
经济概况
拜城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050亩,人均0.1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073万元,农业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粮食作物以
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027吨,人均48.8
千克,其中小麦578吨,玉米144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主要品种有辣椒、白菜、番茄等;2011年,设施农业1084.1亩,生产反季节水果、蔬菜1800吨。
拜城镇畜牧业以饲养牲畜、家禽为主;2011年,牲畜年末存栏13600头(只),出栏45629头(只);家禽年末存栏65192羽,上市家禽75229羽;2011年,生产肉类1511吨;禽蛋30.5吨,
牛奶261吨,羊毛7.5吨;2011年,养殖小区2个,养殖大户34户。
截至2011年末,拜城镇累计造林460.1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36元。
2011年,拜城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9.8亿元;城乡集贸市场3个,主要从事牲畜、粮油、菜及小商品交易,职工10113人;财政总收入5921万元,比上年增长20%。人均财政收入1426.6元。
2011年末,拜城镇有农村信用合作社1家银行开设了营业网点1处;各类存款余额8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1117.4万元,比上年增长8%。
2018年,拜城镇有工业企业4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