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云桥
建瓯市东南部的小桥镇阳泽村西登云桥
明正德年间的知县刘桐主持修建,万历年间署县通判车登云重建,故名登云桥。又因其位于县城南门,又名镇南桥,俗称南门桥。
正文
南北横跨南才溪,古为玉山、古田县通南雅、南平市之交通要道,也是来往商旅,劳作村民歇息,游览之好去处。
相传,远古这里并没有桥。阳泽、龙池两村的先民只能靠渡船摆渡来往。卜居龙池的郑氏先民为往来方便,就在这里架一座便桥,始称矮桥。后因便桥窄小,不便通行,家道日盛的郑氏家族又拆去便桥,架设一座既宽阔平坦,又能遮风避雨的厝桥南宋史学家袁枢末第时曾过此桥,并题诗赞誉,他中举后便把此桥改名登云桥。
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乡里人又重建此桥,因地处登仙里,故又名登仙桥。重建后的登云桥,有整形方石砌就的桥墩4个,桥墩上游处呈鹰嘴状,以减少水的冲击力。墩上用优质粗原杉木层叠为梁。梁上铺木板,再用细沙、方砖砌成桥面,平坦而稳固。桥宽5米,全长60多米。桥上架设廊屋,青瓦盖顶。桥两边围半截栏杆,下置条凳。桥中央设神一个,供奉真武大帝神像。其脚踏龟蛇,以示镇河妖水患乞风调雨顺之意。桥北端设一大神橱,橱内塑关公像,左立周仓,右立关平。神橱两旁有副对联,联写“志在春秋功在汉,心同日月义同天”,横批“肝胆相照”,以歌颂关羽的侠肝义胆。桥北连过山林。山上古木参天,林荫蔽日。林木掩映之中有一清幽肃穆,气宇轩昂的庙宇。这便是金斗寺。寺内供奉西天如来、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等众多佛像,香火鼎盛一时。寺内曾有楹联一副,书“即仙即佛何必别求南海,是凡是圣此处依然西天”,足以证明当时寺庙之兴旺。
古木、海风、庙宇;泰顺廊桥、溪水、游鱼,造就登云桥别样宜人景致,成为南乡一处胜境。
一九八0年,古桥因破旧被拆除。继而代之的是座石拱桥
二00二年村民又集资,在石拱桥上建起廊屋。但尽管村民们劳心劳力,登云桥已原貌难复,古韵难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