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壶关县常平开发区常平村位于壶关县东北部,全村546户,2180口人,面积4平方公里。
2007年常平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突破2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9000元,在
长治市农村经济行列遥遥领先。
2018年10月8日,经地方推荐和专家审核,农业农村部拟将常平村推介为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019年12月31日,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地理环境
改革开放前常平村是壶关县有名的穷村,这里曾是穷山恶水,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全村2000余口人,十多年间未盖一间房,外借粮食20万斤,人均收入只有56元。改革开放后,常平村从“吃石头”企业起步,乡镇企业经过两次企业改制,建成了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常平集团,在一穷二白的
太行山老区走出了一条兴企富民的新路,常平村一跃而成为上党地区乃至全省、全国有名的小康村。到2005年,常平集团发展成为拥有30多个相互关联企业的产业集团,年产值达到30个亿;常平村农民人均年收入由2001年的4300元达到7000余元,家家户户先从土窑洞搬到了青瓦房,接着又都住进小二楼的别墅房。
经济
壶关县常平钢厂是
山西常平集团有限公司最大的企业,全厂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其中拥有19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和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拥有1.5万平方米现代化综合办公大楼、职工住宿楼、职工食堂、澡塘。目前,在岗职工及管理人员6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大本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0%以上。常平钢厂现有四机四流连铸机,6000Nm3/n的制氧站及相关配套工程。所产钢种为
普通碳素钢及部分低合金钢,代表钢号为Φ235和Φ345铸坯断面尺寸为120mm#215120mm、150mm#215150mm、160mm#215220mm,铸坯定尺寸为6―12m。年产
钢坯200万吨,
生铁80万吨,实现产值60亿元,利税6亿元,可上交国家税金3亿元。
企业力争到2010年,形成400万吨煤、80万吨
铁矿粉、200万吨铁、120万吨焦、3亿度电、200万吨钢、100万吨高档
盘条、50万吨
型钢、50万吨
不锈钢的产业格局。实现销售收入120个亿,利税10个亿,常平集团力争步入全国先进
民营企业行列,常平村力争步入全国文明富裕村行列。具体措施是:常平集团产业链的延伸要以煤、焦、铁、钢、材为基础,以科技增活力,向管理要效益,走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发展的道路。常平集团在现有
高炉的基础上,再上两台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1080m3炼铁高炉,
炼钢厂形成两台60吨转炉,达到200万吨钢的能力,100万吨
高速线材生产线一期工程力争今年7月份竣工投产,全部工程力争明年前半年投产,轧材要形成100万吨高线、50万吨
型钢、50万吨不锈钢管材的能力。高线产品进一步进行深加工,我们要发动全区村村办工厂,家家搞实体,上马编钢丝网,拉钢丝蝇、制钢制品等项目,我们下一步要继续完善
城市化建设力度,新建“坛上”大坝路桥,实现常平开发区与
壶关县县城一体化连接,今年开工建设常平村委和常平集团12层办公楼、常平影剧院、购物超市等公共设施,使常平逐步建成工业示范区、新兴商贸区,在常平村的辐射带动下,力争把整个常平开发区建设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先进。
发展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离乡镇较远,经济发展无支柱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难以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缺少项目开发资金和技术。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不断完善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技术资金,开发当地土地、林业资源,发展支柱产业;调整产品结构;在保证粮食产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大
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发展力度;主要发展茶叶、
桑树等种植(其中:完成种植茶叶100亩、桑树40亩),以及发展养蚕、鸡、猪等养殖业为主。
农业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00万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5.00万元;畜牧业收入4.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
肉猪165头,
肉牛7头;工资性收入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5.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8人,在省内务工0人,到省外务工28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6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8.36%。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蚕桑产业。
获得荣誉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2.00亩(其中:田25.00亩,地67.00亩),人均耕地0.92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3,2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70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7.00亩,主要种植八角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800.00亩。
社会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无路灯。全村有25户通自来水,有15户饮用井水,有2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有27户通电,有1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3户;安装
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2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15.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5.00公里。全村有摩托车6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0户,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2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医疗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7户,共乡村人口67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31人。其中农业人口67人,劳动力40人。该村以
汉族为主(是
傣族、
彝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人,彝族7人,汉族59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
农村医疗保险40人,参合率59.7%;享受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5公里。
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乃小学,中学生就读到正兴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3公里,距离中学25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人,其中小学生5人,中学生3人。
政治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38.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02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方式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