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爱华(Edward H. Schafer,1913年8月23日 - 1991年2月9日),出生于美国
华盛顿州西雅图,美国历史学家及汉学家,专注于
天宝研究。他在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并在该校任教35年。薛爱华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古代文化、诗歌和
道教的专著,并在
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
薛爱华在
温哥华完成中学学业。1938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
学士,1940年在
夏威夷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47年在
哈佛大学获得东方语言博士学位。1958年起,薛爱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东方语言学教授,1969年成为讲座教授,并于1984年退休。他是美国东方学会西部分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并曾担任该会的秘书长、司库、副会长、会长以及《美国东方学会杂志》(JAOS)的主编。
薛爱华的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尤其是
唐朝诗歌和
道教。他的研究涉及唐代的舶来品、文学中的神话形象、以及道教在唐代文化中的角色。他的著作包括《闽国:10世纪的中国南方王国》(1962年)、《
珠崖:12世纪之前的海南岛》(1970年)等。此外,他还发表了110余篇论文和40余篇译文与书评。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 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A Study of T'Ang Exotics,1963);
《女神:唐代文学中的龙婆雨女》( The Divine Woman:Oregon Ladies and Rain Mmdens in T’ang
文学,1973);
《时间之海上蜃景:曹唐的游仙诗》( Mirages on the Sea of Time:The Taoist
诗歌 of Ts’ao T’ang,1985);
《朱雀鸟:唐代南方的景象》( The vermilion
鸟纲:T’ang images of the South,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