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奥一世
罗马教皇
利奥一世教皇,又称大利奥(Leo I,拉丁文Papa Leo I),在位期间:440年9月29日—461年11月10日。于400年前后生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具体出生日期与地点不详,教名“良”(Leo),拉丁语意为狮子。430年左右成为罗马教会的执事,之后在教会的地位日趋重要,以致440 年,当时正统治西罗马帝国的卡拉巴思迪亚(Galla Placidia),邀请他到高卢(Gallia),以挽救该地所处的困局。
人物生平
然而教皇西斯笃三世 — 其名字与圣母大殿那些瑰丽的镶画总是连在一起 — 却于该年夏天辞世,良被选接替他,当良接获这消息时,还在高卢进行他的和平调停工作。返回罗马后,新教宗于440年9月29日被祝圣。从此开始他那超过二十年的教宗任期,可以肯定这是教会史上其中最重要的一段教宗任期。当他于461 年11 月10 日去世时,人们把他的遗体葬在圣伯多禄墓旁。其遗今日仍保存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大教堂的其中一处祭台中。
利奥一世生于意大利的多斯加尼(Tuscany)区。430年开始参加罗马政治活动,在担任主教之职务后残酷镇压摩尼教,焚毁它的书籍,并将他的首领送交罗马法庭审判。他有修养,有谋略,在任20余年,为罗马教廷建设做出了贡献,是罗马教会第一个杰出的教皇,利奥强调教皇之权来自使徒执长圣彼得,他有统治教会的最高权威。他自称是圣彼得的继承人,乐于根据自己的指示和说明去解决所有问题。445年,他从皇帝瓦伦廷三世手中取得一道敕令,将罗马教会提升至西方教会最高的地位,敕令宣布罗马主教制定的法律,全基督教都应执行,罗马主教传召其他教区的主教,个主教均的应招,不能抗拒,违者由所在地区总督以强制手段押送罗马。利奥一世自此号称教皇。他是一位杰出的行政家和讲员。在神学理念上强烈反对基督一性说(此派认为耶稣的人性为神性所吸收),为此还写了一份对基督位格的教义声明,又称「大卷」,主张基督具有完整人性与神性。本定于449年呈送至以弗所会议宣读,但是被当时的狄奥斯库若主教所拒绝,而没有宣读。利奥称这个会议为强盗会议。直到两年后(451年)马西安皇帝召开的卡尔西顿公会议上,利奥才有机会再度宣读「大卷」的内容,成为订立迦克敦信经的主要文件。他和伊斯坦布尔市的牧首金口约翰(约翰一世相交甚深,经常利用金口约翰的理论学说反击对手。他下令取缔了罗马部分基督徒在庆祝圣诞节同时崇拜太阳神的习俗。利奥以罗马古城的保卫者身份进行了广泛的活动。在452年说服匈奴首领阿提拉从罗马撤退,阻止匈奴人西进。于455年在汪达尔人劫掠罗马城时,与其首领该赛利协商,利奥命令罗马人任由蛮族抢夺自己的财产妻女,以及属于国家的公有财产而不反抗,以此换取蛮族不抢劫教堂,保住了教会的财产。在教会组织中,他主张圣职人员要在道德上做信徒的榜样,过高级圣洁的生活,也不可娶妻。
主要成就
大圣良一世生逢乱世,蛮族的不断入侵,西罗马帝国国力的日渐式微,加上长期存在着的社会危机,这一切都促使罗马主教,在民生和政治方面,要担当起重要的角色。
452 年,教宗于曼多化城 (Mantova),与一个罗马特使团一起,会见乌里族(Unni,即匈族) 的首领阿提拉 (Attila,上帝之鞭) ,并说服他停止其侵略行动,让亚平宁半岛其它地方,得以逃过一劫。
455 年,同样的事件再发生,这次入侵的是圳里高的凡达尔蛮族尹达利人(Vandali di Genserico)。虽然这次教宗良的游说行动没有成功,未能阻止尹达利人入侵罗马,但他的勇气已让人佩服不巳。455 年春天,尹达利人来到罗马的城门外,开始进攻这个全无抵抗能力的城市,结果罗马被抢掠了两个星期。最后,教宗良只由他的神职培伴着,在手无寸铁的情况下,前去见入侵者,要求他停止其劫杀行动。教皇此举至少让罗马古城避过被焚的厄运,而当时城中庇护着部份受惊吓的罗马市民的圣伯多禄、圣保禄及圣若望三座大殿,亦得以逃过一场恐怖的劫掠,保存下来。
人物评价
大圣良一世曾多次介入基督论问题引发的激烈争辩,迫切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伯多禄继承人所肩负的不同责任。他所担当的角色,在教会中是独一的,因为正如良自己在他其中一篇讲道中所说:「一切要传给所有宗徒的,都托付给一位宗徒」(83,2)。因此,不论在何处,西方也好,东方也好,身为教皇,要懂得在不同情况下,谨慎地、同时坚定和明智地、透过自己的书信和特使,作出介入。如此一来,可以让大家见到,为了能够有效地为基督唯一的教会的最大特性 — 共融 — 服务,无论是以前,或是今日,罗马首席权永远不可或缺。
个人作品
讲道约保留100篇,全部以简明优美的拉丁文写成;其次是他的书信,大约有150封。这些作品不但让我们看到这位教宗,如何透过不断的教诲和书信往还,在爱德中为真理服务的伟大的一生,也展现出他的神学和牧者的身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人物评价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