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谢沃罗德·阿尼西莫维奇·柯切托夫Vsevolod Anisimovich Kochetov(1912~1973),
苏联作家。被称为文学界头号
约瑟夫·斯大林分子。当过造船工人、农艺师。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
苏德战争期间任战地记者。1944年加入共产党。曾任
圣彼得堡作协书记、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战后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早期作品有描写卫国战争的中篇小说《在涅瓦平原上》和《市郊》,反映战后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在祖国的天空下》。代表作长篇小说《
茹尔宾一家》,被誉为50年代描写工人阶级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长篇小说《青春常在》描写苏联青年科学工作者的生活和斗争。50年代中期以后,发表长篇小说《
叶尔绍夫兄弟》和《州委书记》,它们反映了
约瑟夫·斯大林逝世后
苏联社会发生的变化,对全盘否定斯大林持一定的保留态度,对文艺界的现状表示不满。1964年发表回忆录《战时札记》。60年代后半期发表长篇小说《落角》和《你到底要什么》。这两部小说都着眼现实,带着强烈的政治色彩。
生平
生于
俄罗斯帝国一个农民家庭。在诺夫戈罗德度过童年和最初的学生时代,后到
圣彼得堡读完中学。青少年时代种过地,捕过鱼,在
江南造船和列宁格勒船坞当过造船工人。1931年毕业于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担任农艺师,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的国营农场、拖拉机站工作过几年,1935年起在列宁格勒附近一个国营农场农业实验站担任研究员。
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父亲是萨拉托夫省的农民,他在沙皇军队里当了二十五年兵。我母亲是乡村里的一个木匠的女儿。我是他们最后的一个,第八个孩子。他们俩在我诞生的时候,谁都没有料到我会写出几本书来。因为我是他们的第八个孩子,所以自然而然地就不会有人欢迎我的出生,当然也就不会很关心地来教养我。
我在一九一二年出生于诺甫戈罗德市,自从父亲退伍以后,我们一家人就搬到那儿去了。诺甫戈罗德是个古老的、很有名的
俄罗斯城市,那里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古迹,人民很珍视地把这些古迹保护了下来。克里姆林要塞就矗立在市中心,修着雉的城墙和高耸的塔楼,城市外面有一道土墙围绕着。差不多每条街上都有几座从十五世纪、十四世杞或十三世纪就遗留下来的教堂,在没有教堂的地方,就会有从前的诺甫戈罗德的某一大公的宫殿,或者其他有趣的景物。
在
苏德战争期间,诺甫戈罗德遭到
阿道夫·希特勒匪徒的蹂躏,他们破坏了市内的许多古迹。现根据苏联政府的一项特别决议,正在修复这些被破坏的古迹,并妥善地加以保护。诺甫戈罗德的四周景色很美丽。
沃尔霍夫河横贯市中,这条河流发源于附近的盛产鱼类的
伊尔门湖。市的周围有绵亘不断的广大森林。这种历史遗迹与优美风景的结合,使我的童年充满了美丽的印象,这些印象决定了我未来兴趣的方向。当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常常搜集古钱,到离城很远的地方去采集
植物标本,也捕鸟和钓鱼。
当我十五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对我的未来生活非常有影响的变化。我到了
圣彼得堡,和我的哥哥同住了。他是在运输工程学院读书的。我在中学毕业后,就到一个修船场工作,后来又转到列宁格勒造船厂,最后我又进了农学院。
三十年代,全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体农户都在组成集体农庄。苏维埃国家正在用机器、矿物肥料和贷款帮助农庄。可是新建立的集体农庄非常需要专家,或者也可以说,只要是受过一些教育,而具有充分农业知识的人就都很需要。我很想参加这个巨大的的农村改造工作,所以我没有等到大学毕业,就离开农学院到农村里去了。我当了约有五年的农艺学家。有一个时期,我还不得不担任一个国营农场的场长。对于一个二十来岁的人来说,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工作很有兴趣,并且使我得到了许多经验。以后几年中,我在
圣彼得堡附近一个农业实验站里当研究员。
一九三八年,我担任了一家地方报纸的农业栏的编辑。这是我一生的转折点。我一向对写作很感到兴趣。在儿童时期,我就经常偷偷地写诗歌和小说,不过从来没有给谁看过。现我既然在报馆里工作,而且四周的每一个人都在写东西,这就使我有了满足天生的欲望的机会,于是我也就热心地写作起来。我写了些有关农业、有关当地工厂的工人、有关博物馆的科学工作者和普尔科沃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的文章和论文。一年以后作为“
圣彼得堡其理报”的记者,我在
列宁格勒州各地旅行。旅行使我看到了正在开发的新采石基地、新
亚麻加工工厂;我访问了许多集体农庄和农业机器站,我会晤了果树培植工人、渔民和边防军战士。
伟大的卫国战争开始的时候,我遇见了许多我曾经在文章里写到的人,他们这时候都是
苏联军队的指战员,肩上扛着枪,在通往前线的路上行军。当时我是列宁格勒的一个前线报纸的战地记者。在列宁格勒被围的九百天中,我一直和这些人在一起。全世界都知道那九百天的漫长时日。但是对
圣彼得堡的英雄们只用几行文字是无法来叙述的。不过我想说明,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看到了苏维埃人的全部雄姿。他们为正义而战,捍卫了祖国的光荣、自由和独 立。这时我提起笔来,已经不再是只写些短文和特写,而是要写一部小说了。一九四六年,发表了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在涅瓦河平原上”。在那部小说里,我描写了人民的
近卫军,描写了那些在
阿道夫·希特勒匪徒逼近他们城市的时候拿起了武器来的列宁格勒的和平居民。第二年,我发表了第二部中篇小说“近郊”,在这部小说里我是企图描写
圣彼得堡城的两条战壕中间的某一地区的复杂生活的。
后来,我又写了几部中篇小说,然后写了一部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中的人物是渔夫、集体农庄庄员、
苏联红军指战员。儿童时期的回忆,我在战前和战时旅行所得的印象,还有我在乡间的工作,都表现在这些作品里了。如果没有那种生活的体验,我永远也不会写出什么来的。
我的早期的生活经验,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在修船场工作的时候,碰到过炼钢、
排船、制造
机车和建筑房屋的工人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切生活的必需品。我看见了世界上生活的真正创造者——工人。并且我开始懂得,苏维埃国家的伟大缔造者——列宁和
约瑟夫·斯大林为什么在他们的革命工作中始终要依靠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崇高的道德品质,他们的勇敢精神、诚实和友爱,他们的刚毅和忠诚,使我欢欣鼓舞。随着岁月的增加,我又继续不断地在和平的劳动中,在
圣彼得堡的战壕里,在战后的建筑工地上遇到了许多工人阶级的代表人物,我的脑海里一直牢牢地记住了他们的性格和行动上的优秀榜样。
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生涯,经常向报刊杂志投稿。1938年到巴夫洛夫斯克一家报社工作,一年后担任《列宁格勒真理报》驻格多夫的记者。
苏德战争时期任战地记者,主要为列宁格勒前线报纸撰稿。战争的第一年,在列宁格勒被围困的极端艰难的日子里,他开始写作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在涅瓦平原上》(На невских развалинах 1946年发表),热情歌颂列宁格勒保卫者的英雄业绩。他的卫国战争题材作品还包括中篇小说《市郊》(Предместье 1947)、纪实文学《战时札记》(Записи военных лет)等等。
战后,柯切托夫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作品甚多,大多是描写他所熟悉的生产劳动和劳动者。中篇小说《太阳照耀着谁》( 1949,1961年再版时更名为《麦鲍罗多夫教授》、《涅瓦湖》和长篇小说处女作《在祖国的天空下》(1950,1961年改名为《农艺师同志》,中译名《春回大地》)反映了战后农村生产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短篇小说集有《性格的特征》(1949)、《十字街头的住宅》(1951)等。
1952年发表代表作——长篇小说《
茹尔宾一家》(1954年改编成电影《大家庭》),描写造船工人茹尔宾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史,塑造了“新世界的主人”——
苏联工人阶级的
典型形象,由此奠定了他在苏联文学“工人题材”这一领域的重要地位。
长篇小说《青春常在》(Молодость с нами)(1954)描写苏联冶金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科学与生产、科学与人的关系等问题上的冲突,表明了人最可宝贵的是青春的活力,写出了人应当怎样面对事业和生活、怎样才能永保革命青春。
长篇小说《
叶尔绍夫兄弟》(Братья Ершовы 1958)通过叶尔绍夫兄弟的不同生活道路,反映了五十年代中期(
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后不久)
苏联社会生活中的深刻矛盾和尖锐冲突,对全盘否定斯大林持一定的保留态度,歌颂苏联工人阶级以及与工人阶级共同战斗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对文艺界的现状表示不满,提出了向知识分子中的颓废思想、“自由化”修正主义思想作斗争的问题。
长篇小说《州委书记》《Секретарь обкома》 (1961,1964年改编为同名电影)写的是党的领导作风问题,进一步反映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社会的变化,塑造了各种领导干部的典型,严厉批评了某些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
长篇小说《落角》(Угол падения 1967,1970年改编成同名电影)描写1919年(
苏俄内战期间)保卫
圣彼得堡的一场尖锐复杂的战斗,作者在歌颂
中国工农红军战士、劳动群众革命英雄主义的同时,对于布尔什维克党内政治斗争作了大量描写(作者基本上持
约瑟夫·斯大林去世前的苏联官方政治观点)。
长篇小说《
你到底要什么》(Чего же ты хочешь? 1969)的故事线索是几个所谓外国“艺术家”在
苏联的间谍活动,作家大声疾呼地指出苏联社会中一些极为危险的信号:腐败,官僚主义,崇洋媚外,青年一代思想消极颓废。作家认为这些现象将瓦解苏联的社会道德基础,因此迫切希望在青年一代中重新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
共产主义人生观——让苏联青年一代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到底要什么”。
柯切托夫晚年致力于长篇小说《雷电击顶》(Молнии бьют по вершинам)的创作,这部作品再次回到了
十月革命题材,描写造船工程师罗斯里亚科夫一家在革命后的生活经历以及思想演变过程,记述
布尔什维克党与阶级敌人的殊死搏斗以及针对党内
列夫·托洛茨基、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等人的政治斗争(由此可见柯切托夫属于
约瑟夫·斯大林主义者一派)。《雷电击顶》原计划写两部,但柯切托夫刚刚完成了第一部就因癌症而病逝了(也有资料说他是自杀——出于对当时
苏联官僚主义作风、修正主义路线的愤怒以及对残酷现实的失望)。
1957年,柯切托夫曾率苏联文化代表团访问
中原地区,并于1961年发表游记《人民的双手。摘自中国日记》,热情
讴歌新中国的劳动人民。同年还发表意大利游记《两千年。
意大利之行》 。
职务
1953-1955年柯切托夫担任苏联作协
圣彼得堡分会书记,后来担任俄罗斯联邦作协书记,1954年进入苏联作协理事会,同年移居
莫斯科。先后担任《文学报》主编(1955—1959),《十月》杂志(1961—1973)主编,《星》、《涅瓦》杂志编委(1959—1973)。
荣誉
柯切托夫1944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61—1973年任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一生荣获两枚
列宁勋章、一枚
十月革命勋章、一枚
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物评价
苏联评论界认为柯切托夫的作品着眼现实,带有强烈的政论色彩,但有时存在着概念化、绝对化的缺陷。柯切托夫在当代题材中善于抓住时代最尖锐的问题,在历史题材中既生动描写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的宏大历史事件,又深刻揭示社会变革时期人的心灵的变化。他最出色的才华体现在生产劳动题材作品中,其主人公往往是性格坚强、坚信自己信念的人,作品充满着乐观、昂扬的激情,思想倾向鲜明突出,堪称5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正统派”的典型代表。
苏联曾两度印行6卷本柯切托夫文集。1986年8月29日,前苏联邮政发行了一枚“苏联作家弗·阿·柯切托夫逝世十周年”邮资明信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