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毕业于
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7年清华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结业(
中国抗日战争原因)。曾任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助教,
大夏大学社会学研究部语言组讲师及研究员,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副教授,
贵州大学外语系副教授和文科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组研究员,
同济大学德国语文系教授,
复旦大学外语系和中文系教授、语言文学研究所语言学教授,上海语文学会常务副会长,
上海市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常委,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副主任,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等。他在语言文字领域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语言学理论的研究与教学、语音学的研究与教学、教学法的研究、汉字改革及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方面。他的语言学理论造诣颇深,语言知识和实践能力涉及拉丁语、
古英语、中古英语、
德语等及我国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他多年从事普通语言学、语言
历史学和现代英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有《大学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合作,高等教育部,1956年)、《现代英语》(合作,1959年)、《语言学概论》(主编)、《英语理论语法》(主编)、 《
新英汉词典》(编撰者之一,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等。译有《普通语言学概论》(【英】Robins著,合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在语音学研究与教学方面,他长期从事普通语音学和英语语音学的教学工作,著有《发音基础知识》(上海
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语音学基础知识讲话》(《语文知识》1956年第1—9期)、《语音和拼音字母》(1956年)、《音位和音位学浅说》(1956年)、《关于英语语音的规范问题——评A·C·Gimson〈英语发音词典〉第13、14版的改编》(合作,1981年)、《关于现代英语语音教学问题——兼评Gimson著〈英语发音词典〉第14版》(1982年)等,译有《
音位学——理事与理论》(【捷】Jiri Kramsry著,合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在对西方语言学的评介与教学方面,他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用力最勤,著有《关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几个问题——评R·安蒂著〈历史比较语言学概论〉》(1982年)、《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指导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1983年)、《关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论问题》(1983年)等。其中《关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论问题》一文是一篇分量相当重的学术论文,文中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主要成就及其局限性等进行了极为细致的分析,指出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有益经验和他在当前语言研究中的价值。在教学法研究方面,著有《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听说领先”法》(收入
复旦大学语言学论文集刊)一文,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对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使用的“听说领先法”的来源主张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另有《当前外语教学法中的若干问题》(《外语教学与翻译》1959年第6期)、《关于建立我国外语教学法科学体系问题》(《外语教学与翻译》1959年第10期)等。在汉字改革研究方面,著有《中国文字改革问题中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思想界限——评唐兰先生对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的歪曲》(1956年)、《关于中国文字改革问题的一些争论》(1957年)、《有关文字改革的几个问题》(合作,1983年)等。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面,他是国内最早从事西南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的语言学者之一,曾对
贵州省境内的
苗语、
布依语、峒语、
水语等十多种语言进行了调查,有调查报告及有关调查西南少数民族语言的方法和有关语言谱系分类的文章若干篇。另有英汉语法方面的一些论著,如《语法同音现象中形势语内容的关系》(《外语教学与翻译》1960年第4期)、《“文法”比“语法”好——简论“文法”“语法”术语正名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