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维新(1901年出生),浙江浦江人,字更生,号云溪居士。他早年丧父,家境贫寒。13岁辍学后,他与兄弟一起务农和砍柴,经历了艰辛的生活。他从小就热爱书法和绘画,常常用树枝代替笔,沙子代替纸,勤奋学习,从不懈怠。他四处寻找名师,曾得到乡贤
方步瀛、金凤池、戚维翰等先生的指点,不断进步。27岁时,他得到了一位挚友的资助,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与
丰子恺一起学习。他备受校长
刘海粟和
国画系主任苏曼青的器重,苏曼青曾称赞他为“千里马”。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与张大千、
张善子等人一起工作。后来,他受到
黄宾虹的邀请,在中国文艺学院任教。他还与张书等人合办画展,受到
上海市、
杭州市和
宁波市各界人士的赞誉,被誉为“浦阳三杰”。他还受聘于国立杭州艺专,与
潘天寿有密切交往。在抗战期间,他流离失所,曾在
长沙市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漂泊,直到抗战胜利后才返回故乡。1947年,他应
陈肇英的邀请,到
浦江县中山中学任教。陈肇英董事长特地撰写联句“打裘骏马千金买,切玉名刀万里来”来赞誉他。晚年归隐山间,养鹅参禅,1979年腊月仙逝,享年七十九岁。
戚维新,字更生,号云溪居士。幼年即随兄耕作砍樵,幸得晚清秀才黄增仁之启蒙熏陶,仅入蒙馆两三年便熟读经史,博览群书,而且热衷于习书绘画,常折枝为笔,铺沙代纸,于劳作之空隙揣摩探索,又到处寻师访贤,孜孜以求工进。年七乃考入上海美术专门学校,与
丰子恺等同窗受业。因学业出众,为校长
刘海粟、
国画系主任
郑曼青所器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与
张善子、张大千、
马孟容等同事教学,又应
黄宾虹先生(两人合作书画最新发现于2008年12月13日开拍的
中国嘉德四季十五及十六期拍卖会396号《花卉书法三挖》)之聘兼教于中国文艺学院。曾与
张书旗、郑祖纬数度联办画展,得沪杭宁各界人士称誉为“浦阳三杰”。又以巨幅工笔《梅兰芳饰艺图》而瞩目于艺坛,曾有
日本友人恳求教育部长
蔡元培先生同意,携往
东京展出数月(可惜文革期间被烧毁)。一九三二年留驻杭州梵村,创办杭州
西湖区五云小学,并受聘为国立杭州艺专(今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兼审美、
国画、刺绣专科主任,又兼之江文理学院教授,与
潘天寿先生同事多年,交往甚密。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国立艺专辗转西湘,漂泊于
长沙市、
沅陵县、
溆浦县等地。期间与武绍程(毛泽东的老师,我国著名教育家)有交往,并为之题词。在湖南国立九中、浦中学等任教八年,培养出不少名人,其中一位是5次参加人民大会堂湖南厅装饰工作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夏纪慎(回忆录记载:十三、四岁时,曾拜杭州美专的戚维新教授为师学画),现在为湖南著名书画家。
披霜历雪三千里,乘风破浪十二秋,至抗战胜利始得东归故里焉。一九四七年在
南京市举办个人画展,期间有多人为之题画,有
徐元白(浙派古琴大家)、
斯道卿(
辛亥革命老人,有“画兰圣手”之誉)等。一九四七年应
中国国民党元老
陈肇英先生恳请受聘教于其所创办之中山中学。一九四七年至一九五0年在中山中学任教。陈肇英先生为之题曰: “打裘骏马千金买 切玉名刀万里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以发展农副业为题作画三百余幅,赢得政府和人民群众之赞扬。一九五七年有《
听泉图》获
浙江省首届美展
二等奖。晚年效仿夷齐首阳,梅妻鹤子,归隐山间,养鹅度日,自号云溪居士,参修禅事。一九七九年腊月乃乘鹤仙去焉,享寿七十有九。一九八三年,经其侄戚大任联系,
浦江县县政府为其举办遗作展。其传略、作品编入《浦江县地名志》《浦江县书画人物传》《浦江县志》。
维新公身修长,貌端庄,性敦厚,为人耿直不苟,尝有题《蟹》诗自喻:“为雪不平事,横矛意气扬,江湖行侠客,抱负总非凡。”治学严谨,以修身养性为重。一生勤于精艺,工写兼擅,凡花卉毛、虫鱼走兽、人物山水,造诣皆深,尤以狮虎松鹤名焉。书法遒逸,笔力峭劲,又善诗词篆刻,撰文体格不凡,着有《题画录》《五溪漫游吟草》《抒情集》《养鹅积肥》等。
戚维新先生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他在教育领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47年至1950年在中山中学任教期间,他治学严谨,修身养性,勤于精艺,工写兼擅,书法遒逸峭劲,撰文出语不凡,深受学生敬仰。他的教导培养出了许多书画界的杰出人物,如黄杏初、吴召南、张春波、方本林和王仲英等。黄杏初的作品《春耕生产》被评为1953年度全国十佳作品之一,入选《跨世纪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吴召南专攻花鸟,尤擅梅花,其墨梅清然一色,独具风韵。这些学生的成就,也是对戚维新先生教育成果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