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电影的社会功能及其与社会、观众之间互动关系的学科。该学科探讨了社会和观众需求对电影艺术家创作的影响,以及电影现象内部的过程、结构和艺术风格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改变。
电影社会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起源于1945年
英国学者J.P.迈耶发表的《电影社会学》一书。此后,另一位英国电影理论家R.曼维尔的《
电影与观众》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贡献。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伴随着
欧洲社会的大规模变革,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电影与社会、政治的关系,从而推动了电影社会学研究的多元化和深入化。在
苏联,自70年代以来,电影社会学的研究得到了高度重视,并建立了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在中国,对电影进行社会学研究也是电影研究的一个显著特征。
受到不同
社会学和社会哲学流派的影响,电影社会学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术流派。
德国社会学家和电影学家普罗柯普曾将电影社会心理学的功能分为三个主要类别:“镜子论”强调电影作为一种反映不同社会意识结构的媒介,“操纵论”认为电影是一种能够操控观众的社会力量,“整合论”则指出电影是维护社会结构完整性的一种工具。
电影社会学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概念框架,探究电影的社会角色、价值、功能和影响。早期的电影社会学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包括巴拉兹·贝拉的《
可见的人》、哈尔姆斯的《电影哲学》和爱伦堡的《梦幻工厂》等作品。
英国学者梅耶尔的《电影社会学》和曼威尔的《
电影与观众》标志着电影社会学的正式确立。电影社会学的任务在于研究社会需求如何影响电影艺术家的创作,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如何导致艺术风格的变迁,以及社会群体参与电影活动的不同形式及其演变原因和发展趋势。电影社会学的方法论涉及建立有效的研究模型,以便描述和解释电影的社会背景、价值、功能和效果,以及电影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
运作模式和规律。此外,通过民意调查和数据分析,电影社会学还致力于为电影制作提供决策支持。
电影社会学是电影研究中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历史主义的原则在此类研究中得到充分体现。不同于那些简单地理解电影社会规定的实证主义者,或者试图在电影形象中直接揭示一般
政治经济学范畴的庸俗社会学家,
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倡一种辩证的观点,即将电影作品的艺术结构与其所包含的社会内容相联系,综合考虑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
左派电影艺术家和评论家就开始关注电影的社会功能,将其与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联系起来,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电影研究人员致力于建设电影观众学,旨在科学分析中国电影观众结构的特点以及各个时期社会心理变化对中国电影创作方向的影响,同时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产业的
社会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