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国民银行,旧址位于
黑龙江省道里区中央大街57号(当时为中国十一道街44号),中央大街与西十一道街交汇处东南,哈尔滨市二类保护建筑。建于1923年,砖混结构,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犹太国民银行是由居住在哈尔滨的犹太人集资创办的。从创办到结束,经历了民国、日伪、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是哈尔滨历史上存在时间较长,关闭最晚的一家外侨银行。
犹太国民银行的发起人之一格利高里·鲍里索维奇·德里金,据说是第一个来到哈尔滨的犹太人。早在
中东铁路正式开建前四年的1894年夏天,德里金就乘着他的“特鲁热尼克”号
俄罗斯商船在
松花江哈尔滨市沿岸地区从事收购当地的粮食、牲畜,并销售俄国、
美国的工业制品的商贸活动。1903年,德里金在哈尔滨与巴杜申斯基创办了东方机器制粉厂,生产的面粉曾在
欧洲面粉展览会上获奖。这就是老哈尔滨人熟知的地烈金(德里金)火磨,于1915年被
张廷阁出资50万
日本金元收购,改为双合盛制粉厂。1949年,103岁的德里金在哈尔滨无疾而逝,他和妻子的合葬墓碑现在仍在皇山公墓的犹太墓地里。
犹太国民银行在伪满时期为了适应当局对民营银行的管控,做了许多业务改动。1935年底,犹太国民银行改为犹太国民银行株式会社。1942年资金枯竭、业务停滞的犹太国民银行被迫与
协和银行(地址在现在的
道里区中央大街73号的奥昆大楼内)合并。1945年抗战胜利后,该行以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继续营业,并且仍坚持提取10%为慈善及教育事业捐款。1951年底,犹太银行改组为股份制。到1959年7月,
哈尔滨市的犹太人只剩130人,随着犹太人的离去,犹太国民银行已无力继续经营。人民银行哈尔滨分行将其接收,改为人民银行哈尔滨分行外侨储蓄所。后来这栋建筑为几家商服所用,现在临
中央大街一侧为
老凤祥银楼。
2004年,西十二道街开始大规模拆迁、施工。2005年这幢老楼被搬迁一空、房顶被掀掉、临街墙体从里外两侧同时焊接钢架,以加固修缮为名拆屋留墙内部重建。从西十一道街路南到西十二道街路北的整个街区框架内所有的老建筑全部被拆毁,就只有中央大街57号这栋建筑留下了两面外墙,成为仅存的历史建筑遗迹。而拆除老建筑后兴建的那座三层仿欧式建筑以道里红博商场的名义开业,却很快就闭门歇业了,除了临街的几个铺面,整体都空置多年,硬生生的将曾经生机勃勃的西十二道街弄得寥无意趣。
建于1923年,砖混结构,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墙体仿石块砌筑处理,一层采用落地窗,二层为竖向圆拱状窄窗。仅在转角处设女儿墙,其轮廓为折线与曲线结合处理,局部开洞。顶部冠以圆形穹顶,使该建筑物轮廓富有变化。阳台金属栏杆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建筑檐口装饰复杂。整个建筑强调水平线,注重质感,层次分明,形态稳重。现为
老凤祥银楼,楼梯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