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镇,隶属青海省
西宁市湟中县,地处湟中县北部、
湟水上游地段,东与西宁市
城西区接壤,南与本县共和、汉东、西堡、
甘河滩镇相邻,西与
湟源县毗邻,北与
拦隆口镇相望,行政区域面积148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明、清两代在境内曾设“镇海营”(今通海)、“国师营”(今国寺营),民国时期为西湟镇;
1949年,建镇时,为湟中县第五区和第四区辖地。
1956年,划归西宁市管辖。
1958年,为西宁市东风公社。
1960年,成立西宁市通海区(县级)后,为通海区多巴公社。
1984年改称多巴镇。
2004年,原拉沙乡的8个村、拦隆口乡的8个村并入多巴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多巴镇下辖1个社区和44个行政村:小寨村、韦家庄村、双寨村、甘河门村、新墩村、大崖沟村、康城村、城东村、城中村、城西村、拉卡山村、王家庄村、银格达村、丰胜村、国寺营村、石板沟村、扎麻隆村、加拉山村、尚什加村、羊圈村、目尔加村、洛尔洞村、多一村、多二村、多三村、多四村、马申茂村、燕尔沟村、黑嘴村、大掌村、沙窝尔村、幸福村、初哇村、玉拉村、指挥庄村、油房台村、丹麻寺村、合尔营村、奔巴口村、年家庄村、杨家台村、中村村、尔加村、北沟村。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41921人。
交通
多巴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青藏铁路、
109线国道、宇湟一级公路、315省道、大湟公路穿境而过,镇村公路里程达140千米,其中柏油路122千米,村庄道路527千米,辖区43个村实施道路硬化,总长度480千米;2011年,客运总量达125万人次、货运总量700万吨。
地理环境
多巴镇地处西宁一民和盆地西部,湟水河中上游地段。该盆地为东西狭长的断陷盆地,湟水河沿盆地东西向穿越而过,南北侧为侵蚀强烈的
基岩低度山丘地貌区,植被稀疏,沟壑纵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高低相差24m。
平均海拔在2350-2800m之间,两岸山体坡度为20。~35。,黄土覆盖面较广,坡面冲沟发育,侵蚀强烈,海拔高程2380m以下为湟水河的低级阶地和
河漫滩,阶地阶面宽且平缓,为堆积型阶地。地形南北短、东西狭长,呈不规则长方形。
自然灾害
多巴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早灾、涝灾、低温、
霜冻、雷击等,雹灾平均三年一遇
气候
多巴镇地区年平均气温2.6—5.3℃,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年无霜期140~15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378.3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51.1mm,年均日照时数2588.3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9%。最大冻土深度为1.4m。年主导风向为东西风,日平均风速3m/s。气候特征:海拔高、气压低、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冰冻期长、无霜期短、日温差大、紫外线强、气候冷凉,春迟秋早,夏短冬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多巴镇有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3210人,专任教师200人;小学19所,在校生5539人,专任教师19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1613人,专任教师17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多巴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队伍8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44个,各类文化专业户87户,各类图书室39个,藏书7.8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3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多巴镇有
二级甲等医院1个,医护人员186人;
村卫生室81个,床位133张,乡村医生118人,新型合作
医疗保险覆盖率9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52万人,收缴参合金22万元,参合率为1009% 。
社会保障
2011年,多巴镇有社会福利院1个,发放救济面粉80吨,2600户;发放低保金565万元,大病医疗救助费37万元,五保户120人,供养金40.7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6万元,发放高龄老人补贴446人,补贴金额10.95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参保2230人,参保率达98%,为60周岁以上的老人5312人发放基础养老保险金381万元,16—59周岁农民参保人数达到29602人,收缴参保金630万元,参保率达到82% 。
自然资源
农作物资源
多巴镇农作物资源丰富,以粮食为主,主要生产小麦。2000年播种面积达5258公顷,总产量14432吨,多巴镇经济作物的发展潜力良好,目前
油料是多巴镇域的主要经济作物。除此以外,由于多巴地区水土条件良好,光照充足,果树、林业生产近几年发展也很迅速。
水资源
镇区水资源比较充足,以
湟水干流为主,大小支流较多,分布均衡。地下水潜藏量也很可观,
西宁市第五水源就在镇域内开采。据勘察,在
通海县地区还有相当数量的地下水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较单一、仅有砂石,主要用于建筑和工业产品。
多巴镇现有国家级的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镇区有明代建造的圣母庙记功碑和清咸丰八年王家庄马家坟中建造的灵石塔,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扎麻隆有
昆仑山脉文化景点,其周科家栽培的百年龄
核桃树最为著名。多巴二村有多巴汉代墓群。
人口
2011年末,多巴镇辖区总人口631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752人,城镇化率9.1%,总人口中,男性34754人,占55%;女性28436人、占45%;14岁以下15000人占23.7%;15—64岁41870人,占6.3%;65岁以上6320人,占10%,总人口中,以
汉族为主,达56974人,占90.2%;少数民族6216人,占9.8%;人口出生率12.22‰,人口死亡率2.97‰,人口自然增长率9‰ 。
截至2018年末,多巴镇有户籍人口72201人。
经济
2011年,多巴镇财政总收入4.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3%,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3亿元,比上年增长28%;各项贷款余额3亿元,比上年增长15% 。
2011年,多巴镇农业以
种植业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蚕豆、马铃薯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花卉、水果等,耕地面积7.5万亩,人均1.2亩;建成深冬温室900栋、
农业产业园区4个;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3个,面积达1000亩;发展“一村一品”千元田1.2万亩,农业示范田4700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2.5万亩,农业专业合作社6个;农业总产值3.3亿元。
2011年,多巴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工业销售收入3.1亿元;个体工商户2262户,民营企业12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招商引资1.9亿元。
2018年,多巴镇的工业企业有106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综合
改革开放以来,多巴镇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富镇、科技兴镇的战略,力争把多巴镇建设成为青海农区第一镇,1994年多巴率先成为全省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镇,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并确定为全省10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多巴镇现已成为
湟中区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大辐射力的非县城中心镇。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93元,比上年增长13.39%。全镇44个行政村全部通电、通公路,其中6个村的村庄道路实现了硬化,40个村通电话,24个村通自来水。
可以看出,多巴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组合,深层次、多方位调动资金,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以及发展名、优、特高质量品牌特色农业产品是推动城镇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符合多巴小城镇建设近、远期规划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多巴镇是
青海省人民政府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型城镇,被
西宁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拟建中的卫星城。
多巴镇是
西宁市的主要产粮地,素有“金花”的美称,是西宁市重要的“菜篮子”生产基地:“油龙”经济、沿路经济、集贸经济、客货运输经济,“砂石”经济不断壮大。
农民纯收入中75%来自乡镇企业和二、三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第一产业25%:第二产业45%;第三产业30%。
特色农业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培育特色农业
在
种植业生产上,把培育高原绿色食品和优质无公害蔬菜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按照“减麦稳油、扩薯(蔬)增豆”的思路,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全镇计划到2005年使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70%以上,引导特色农产品种植向优势区域集中,努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力争建成以韦家庄、多三等11个村为主的
青海省3号、9号万亩优质蚕豆种植基地;以双寨、城中等12个村为主的青杂1号、2号万亩油菜种植基地;以
扎麻隆、合尔营等14个村为主的万亩
脱毒马铃薯种植基地;以小寨、羊圈、韦家庄等11个村为主的
胡萝卜、葱、
蒜苗5000亩高原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以城东、丹麻寺等10个村为主的500座日光节能温室。加快特色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的发展步伐。
在畜牧业生产上以“白繁自育、西繁东育”和规模养殖为带动点,以加快养殖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年内培育500户规模养猪户、500户规模牛羊育肥贩运户,兴建韦家庄、小寨、一村、沙窝尔养殖基地和初哇、二村、小寨等养殖园区,逐步形成生猪养殖基地、高产优质
奶牛养殖基地、优质
肉羊、肉牛养殖基地和珍禽养殖业基地。形成年出栏生猪3万头,养殖
高产奶牛4000头,育肥优质肉羊10万只,优质
肉牛500头,肉用禽1 0万只,蛋用禽5万只,禽蛋量达到12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使畜牧业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的比重达到35%以上。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以建设高原绿色环保的建筑建材业、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机械加工等一些优势行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使之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群体。同时,要积极引导农民力足本地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引进和兴办一些具有产、加、销一体的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具有“一村一品”的地方特色经济。重点扶持好以小寨、二村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双寨、城中村为主的建材资源开发,康城村的汽车运输,新墩村的汽车修理及零配件销售,多巴二村、三村为主的
建筑业、多巴一村为主的餐饮业及商贸服务业,尚什加、沙窝尔村为主的生猪屠宰等特色经济。积极引导农民采取土地招租、流转、倒包等多种形式,加快土地向“种植能手和开发商”手中集中,使农民在不改变土地
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离土离乡参与到二、三产业中去型的旅游城镇为出发点,以国道线绿化、南北山治理为重点,积极实施退耕还林(草)工作,抓好“三北”防护林、小流域综合治理、水源涵养林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造林绿化活动,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
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二、三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继续立足于该镇己形成,同时,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发挥现有行业营销协会的作用,实现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增值。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增长的新的突破口,按照“放开、搞活、规范”的要求,放手发展,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努力实现总量和质量上的新突破。到2005年新培育私营企业5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1000户以上。在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采取“政策引、能人带、干部促、亲友帮”等多种形式,加快剩余劳动力的对外转移,到2005年力争剩余劳动力转移50000人(次)以上,力争实现劳务性收入10000万元以上。
三是抢抓政策机遇,加快“卫星城”建设
根据
西宁市城镇建设规划,将多巴性质确定为:大西宁城市组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旅游及观光农业为主导产业的生态型“卫星城”这一定位。紧紧抓住政策机遇,以体育旅游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特色
种植业、养殖业、商贸储运业、特色农畜产品
加工业及城市房地产业的开发,形成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竞争格局,将多巴镇建成产业结构合理,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卫星城”。力争从现在起到2010年,在多巴重点建设商贸中心、城市广场和初具规模的基础设施,城市建设面积扩大到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发展到3.5万人,基本形成卫星城市框架;为中远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是加强项目建设,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按照建成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思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重点和培育特色经济的要求,围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水利配套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积极上报项目。今年至2010重点抓好
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南北连接路、
109线国道改造、
西宁—喀什公路多巴段拓宽、鲁多公路、
排水管管网改造、垃圾处理场、天然气输配工程、多巴土地整理、各村道路硬化、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多巴综合批发市场,大湟公路、南北连接路两侧商品房开发等21个生产性项目和县二医院门诊楼、
多巴中学学生公寓、邮政电信营业楼、汽车客运站、洛尔洞小学教学楼等5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同时,结合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的村进行旧村改造,合理开发利用好土地,集聚资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
多巴镇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小城镇,大战略”方针为指导,根据多巴镇在
西宁市总体发展格局中的区位条件和自身发展优势及制约因素,确定“以人为本,环境优先,产业升级;突出中心,分层推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改善发展环境,实现城镇内平衡发展,全面实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努力把多巴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明开放的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和生态型卫星城镇。
多巴镇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体系,引导和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全面提高小城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管理水平。全面促进多巴镇经济、社会、文化事业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以21世纪面向现代化的战略思想为指导,逐步把多巴镇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和富有山水特色的生态型卫星城镇。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3.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亿元,建成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活殷实、文明开放的生态卫星城镇。
旅游资源
根据省计委规划,多巴体育中心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开发的思路实施,它以原省体育训练基地为基础,由体育比赛训练区、青海民族体育文化村、
高尔夫球场三大块组成,占地面积3000亩,力争三至五年建成。今年首期征地700亩,建设青海民族体育文化村及相关基础设施。通过省体育中心的开发,把
青海省各民族所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盛会,通过其体育的表演娱乐化、庆典化、仪式化,折射出青海灿烂的民族体育文化,把这些具有较强娱乐性、健身性、参与性的体育项目集中设置在体育中心,一方面增加体育功能的多样性,与青海壮丽的景色,宗教艺术共同增加青海的旅游吸引力,成为青海旅游的一颗明珠。结合
山东省体育中心体育场项目的实施,该镇将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实施好昆仑文化龙头景点开发、扎麻洞窟景点开发、法幢寺、多巴汉墓群、湟水公园、湟水民族风情园、
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形成以省体育中心为主的具有高原特色、民族风情和地方韵味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旅游项目,努力推动旅游业在数量与质量上全面提高,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不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搞好旅游配套服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特色旅游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