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尔沁村
内蒙古包头东河沙尔沁乡下辖村
沙尔沁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乡,地处老城东20公里,大青山脚下,在110国道北侧。包头市九原区沙尔沁镇得名即源于境内这个最大村庄沙尔沁村。
历史沿革
康熙五十六年
即公元1717年,清政府为保证军队供应,设置驿站共计35台。其中,第5台沙尔沁兵站就在今天的沙尔沁村。1748年,即乾隆十三年,清政府实行放垦,山西省忻洲人走西口远道而来,看准这里山清水秀,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宜人,便来此居住。又从蒙古族牧民手中租地垦荒,逐渐定居,光景好了,忻洲人来得多了,形成村庄,走西口群众习惯称呼此地为“忻洲圪旦”。
清咸丰年间
蒙古族塔其布的父亲,参加僧格林沁的蒙古军西征。在平息马化龙的战斗中,荣立战功,清政府论功行赏,赐给四品官职,被册封为世袭掌盖;赐该族以“巴”字为姓;拔款在该村南街西端建筑府衙,当地人称为“章盖衙门”(至今府第院落仍在)。专门办理蒙古人事务,管辖蒙古族户口地。那时,当村贯通东西的大街上适时出现饭馆、驿站、店铺、商号等,逐步成为远近驰名的大集镇。正是如此,蒙古族名称“沙尔沁”影响较大,广泛流传下来,汉族名称“忻洲圪旦”渐渐地被人淡忘。
解放前后
1926年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吉雅泰、奎壁、李启汉、刘仁等同志搞地下活动,经常来此驻脚。1945年11月12日,第一次绥包战役打响,贺龙同志的攻城总指挥部就设在沙尔沁召的经堂内,至今,村民们还在传诵当年贺龙指挥八路军攻打包头市的传奇故事。
改革开放前后
沙尔沁村是整个包头地区、大青山脚下的最大村庄,改革开放以前,全村分为3个大队、24个小队。旧社会隶属于萨拉齐县鄂尔格逊乡。改革开放后,改隶为萨拉齐县二区。1958年4月2日,萨拉齐县二区整体划归包头郊区,改名为东园人民公社。2006年春天,隶属于合乡并镇后的沙尔沁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村西北台地山脚下,有一道群众称为“土”的边墙,残高1米,底宽8米,约长3公里,夯层比较清晰,北走大青山南麓的沙尔沁召西边,匍匐而行西南,直抵黄河北岸。据专家考证,它是金代长城。很久很久以前,这一带水草丰美,牛羊较多,蒙古族群众在此游牧生活,“沙尔沁”,蒙古语意为“挤奶的地方”。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拥有土地9646.28亩,其中水浇地5125.28亩,洪水地2852亩,旱地1669亩。
人口民族
人口
解放前后,该村有856户3875人,其中男2198人,女1677人。
民族
蒙族11户40人,回族 1户5人,其余为汉族
文化
2015年沙尔沁三个村在自治区“十个全覆盖”政策下美化了村容村貌,粉刷了墙壁,建村口的门楼。壁画美观,一村以 “文化社火”道德故事 为主,二村以“二十四孝图”为主,三村以中华民族传统“百善孝为先”。体现了政府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同时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代表人物
寇文庆:1961年生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沙尔沁村,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1999年入包头东河区文学学会会员。2010年自己收集制作沙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挂历。2007年经过三年的走访、调查、收集、整理、编辑制作沙尔沁镇海岱村《寇氏家谱》书出版。2008年被包头市东河区政府评为“优秀教师”称号。2012年协助永富村(西)张氏出版了《张氏家谱》。2013年协助沙尔沁三村郜姓出版了家谱和包头方言小册。2015年帮助沙尔沁张氏麻糖申报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麻糖手工制作技艺”。
作为沙尔沁人我依恋的故乡,从小吃家乡饭、喝家乡水长大,对家乡的父老乡亲特别地眷恋。受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影响对我一生受益匪浅。勤劳、善良、朴实无华,为人热情将心比心。虽然离开家乡三十载,但是对家乡生活往事充满留恋,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书写了《话说沙尔沁》这本书。
参考资料
【历史】沙尔沁村的变迁.【历史】沙尔沁村的变迁.2021-05-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康熙五十六年
清咸丰年间
解放前后
改革开放前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
文化
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