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齿龙科(Carcharodontosauridae)是群大型到巨型的肉食性
兽脚亚目恐龙。恩斯特·斯特莫(Ernst Stromer)在1931年建立鲨齿龙科,在现代
古生物学中是肉食龙下目的一个演化支,属于异特龙超科。
鲨齿龙科包含某些曾出现过的最大型陆地掠食动物:如
马普龙、鲨齿龙、
巨兽龙、
魁纣龙、
索伦龙等,都是目前发现最大型的兽脚亚目和
恐龙总目之一。目前该科体型最大的成员是马普龙,体重最重12吨,体长可达14.5米,马普龙也是目前为止体型第四大的食肉恐龙。该科成员的主要特征包括:比例上较窄的吻部、非常锋利的牙齿、长而大的头颅骨、大的眶前孔。根据化石证据显示,该科成员的主要食物包括中型到巨型的
蜥脚形亚目恐龙。鲨齿龙科的生存年代一直从
侏罗纪末期到
白垩纪末期,它们是白垩纪早期到中晚期的顶级掠食动物。
鲨齿龙科最早的成员于1亿5400万年的晚侏罗纪时期出现,在白垩纪早期到中晚期,鲨齿龙科与
棘龙科是
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最大型和最主要掠食动物,在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亚洲均占据
食物链顶端,并且以捕杀大型和巨型的蜥脚亚目恐龙为食,是白垩纪早期到晚期的顶级掠食动物。北美洲的
高棘龙、亚洲的
假鲨齿龙属也属于鲨齿龙科。它们的辉煌年代从白垩纪早期的巴列姆阶(1亿2500万年前)一直到白垩纪中晚期的森诺曼阶末期(9400万年)。
然而,晚
白垩纪8600万年前的科尼亚克阶之后,
鲨齿龙科就明显地衰落了,很多鲨齿龙科的著名成员和大型成员,如
巨兽龙、鲨齿龙、假鲨齿龙全在9300万年前左右的早土仑阶时期走向了灭绝。目前已知最晚的成员是
马普龙,生活在8700万年前的科尼亚克阶。
根据奥尼拉斯·诺瓦斯(Fernando Novas)与他的同僚的分析,鲨齿龙科与
棘龙科在冈瓦纳大陆与
劳亚大陆从辉煌繁盛,到9500万年至9000万年期间走向了急速衰落,显示这次优势动物群的取代是全球性事件;至于衰落的原因根据专家推断,极可能是
白垩纪中期期间,当时
地球的地质和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包括这期间地球的大陆版块发生飘移变化,导致大量
蜥脚形亚目恐龙死亡和数量减少,而以蜥脚亚目恐龙作为主食的鲨齿龙科与棘龙科,因为主要食物的减少甚至消失,也随即衰落了,之后在土仑阶一直到桑托阶,成为了优势食草动物的都是鸟臀目恐龙,而擅长
捕食它们的
阿贝力龙科和
暴龙科没有受到此次环境变化的影响,随即繁盛了,成为了晚白垩纪后期的优势掠食动物,直到白垩纪大灭绝。而在2010年以后,发现于巴西Marília组
地层(
马斯特里赫特阶)的
兽脚亚目牙齿、巴西Presidente Prudente组地层(坎潘阶到马斯特里赫特阶)的右上颌骨碎片,都被认为属于 鲨齿龙科,意味这科恐龙可能持续存活到
白垩纪末期,而在白垩纪末期马斯特里赫特阶时期的中国
黑龙江省也发现了
棘龙科的牙齿化石。尽管在马斯特里赫特阶的晚期,也就是白垩纪最末期,
蜥脚形亚目的数量有所恢复,但鲨齿龙科和棘龙科还未能重新恢复元气,就随着陨石撞击和所有非鸟类恐龙一样成为了历史。
在1931年,恩斯特·斯特莫建立鲨齿龙科,以包含新发现的
鲨齿龙(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在1995年,撒哈拉鲨齿龙的近亲
巨兽龙被叙述、命名,并被归类于这个科。另外,许多古生物学家将
高棘龙包含在此科内(Sereno等人 1996, Harris 1998, Holtz 2000, Rauhut 2003),而极少数人则将高棘龙分类于相近的
异特龙科(Currie \u0026 Carpenter, 2000; Coria \u0026 Currie, 2002)。
当2006年发现
马普龙时,罗多尔夫·科里亚(Rodolfo Coria)与菲力·柯尔(Phil Currie)建立南方巨兽龙亚科,以包含更先进的
南美洲物种,这些物种彼此关系更为接近,而离非洲与
欧洲物种较远。科里亚与柯尔并未将
魁纣龙归类于此亚科,需要更详细的叙述,但根据它们的
股骨特征,它们可能也属于南方巨兽龙亚科。经过2013年的重新研究,特别是对魁纣龙骨骼的详细研究,发现魁纣龙和
巨兽龙以及马普龙的关系更为接近,而离
鲨齿龙较远一点,随后,科学界废除了南方巨兽龙亚科,建立了
南方巨兽龙族,包括了
阿根廷的巨型
鲨齿龙亚科恐龙,并将南方巨兽龙、马普龙、魁纣龙分入该族,并且将南方巨兽龙亚科归入鲨齿龙亚科之中,代表着鲨齿龙、
马普龙、南方巨兽龙、
魁纣龙的亲缘十分接近,并构成了一个血缘关系很接近的演化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