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英文名:Dinosaur)指的是恐龙总目(Dinosauria)下属的生物类群,有时也被称为恐龙大目,可以分为
鸟臀目(Ornithischia)和
蜥臀目(Saurischia)两大支,是一类繁荣于中生代的陆生爬行动物。截至2022年,人类发现的恐龙超过了1000多个属,近2000种,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
恐龙起源于2.3亿年前的
三叠纪,在很短的时间内占据了陆生生态系统中较高的
生态位,侏罗纪时期各
大洲就都有恐龙分布,到了
白垩纪,恐龙达到了全盛,最终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灭绝,前后统治了
地球长达1.6亿年,其中不乏有著名的物种如
霸王龙(
暴龙属)、
三角龙属(Triceratops)、
剑龙属(Stegosaurus)等,恐龙中的一支更是演化成了现今的鸟类。
恐龙广泛的适应各种陆地的生态环境,如
戈壁、平原、森林、
极地都有恐龙生存的记录,但是没有完全水生的恐龙。这些恐龙大的可以超过百吨,小的却几乎只有一只鸽子大小。有的身披鳞甲,有的则是浑身羽毛,形态极为多样。对于
恐龙灭绝的观点主要是小行星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但是仍然没有定论。
恐龙虽然已经灭绝,但是却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类古生物。人类在各
大洲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其中以
亚洲的
中原地区和蒙古,北美的
加拿大和美国,非洲的
摩洛哥,南美的
阿根廷等地较多。这使得恐龙广泛的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公共媒体也常报导关于恐龙的最新研究成果。公众也经常会讨论一些关于恐龙的话题,比如恐龙是如何灭绝的,人类能否复活恐龙。
命名来源
在古时候,人类就发现过岩层中的巨大骨骼,但是人们当时并没有对古生物的概念,所以会把这些骨骼当做巨人的骸骨。直到1822年,
英国医生
吉迪恩·曼特尔(Gideon Mantell)在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发现了
禽龙(Iguanodon)的化石。通过与鬣蜥骨骼进行对比,曼特尔认为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
爬行纲,禽龙也因此成为了第一种被人类发现的恐龙。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
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对当时人类已发现的一些巨型爬行动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包括了第一种被科学命名的恐龙(
斑龙)。欧文认为包括禽龙在内的几种生物都属于一个已经灭绝的类群。于是建立了恐龙类(dinosauria)这个类群,这类动物的也因此被称为“dinosaur”,“dinosaur”由“dino-”和“saur”组成,前者的意思是“恐怖的”,后者的意思是“蜥蜴一类的
爬行纲”,合在一起便成为了“恐怖的蜥蜴”。“dinosaur”一词随后传遍世界。在
亚洲,“dinosaur”被翻译为“恐竜”(きょうりゅう;Kyōryū),之后由中国学者
章鸿钊翻译为“恐龙”。
与相关动物的关系
有许多不同类群的动物常被大众误认为属于恐龙,比如
翼龙、蛇颈龙类、
鳄类、
四脚蛇等。理由一般是认为它们都处于同一时代或者外形上有些相似。但是亲缘关系应该是从解剖学的细致特征出发,比如恐龙有着独特的直立方式,因此恐龙和这些动物并没有太多的亲缘关系。和恐龙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鸟类,它们是恐龙的后裔。
与其他爬行动物的关系
恐龙属于主龙类的一支,与鳄类、
翼龙的关系较近,但是它们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比如在骨骼上恐龙缺少后两者拥有的前耻骨;鳄鱼和翼龙缺少恐龙独特的髋臼。
蛇颈龙目、蜥蜴类、蛇类和沧龙类属于鳞龙类,鳞龙类是和主龙类并列的另一个演化支,和恐龙关系更远。
鱼龙目则是分类关系不明,目前主流的观点是认为鱼龙类属于在主龙类和鳞龙类之外的另一个类群。
与鸟类的关系
鸟类起源于恐龙中
兽脚亚目下的
手盗龙类的一支。因此,如果按照亲缘关系的角度来看,“
鸟纲”这样的概念应该被废除而将所有的鸟类归入恐龙。但是这与大众的认知相反,所以现在对恐龙和鸟的关系会采取两种分类法:一种则是传统分类,恐龙归属于
爬行纲,鸟类单独作为鸟纲;另一种则是较新的
系统发育学观点,将鸟类归属于恐龙总目(Dinosauria)下的一支,因此可以将恐龙分为鸟类和非鸟恐龙(Non-avian dinosaurs)。为了便于大众区分鸟类和其认知的恐龙形象,所以本文的介绍的恐龙范围是恐龙总目中排除鸟类的其他恐龙,也即非鸟恐龙,为行文方便,下文在提到恐龙时如没有特殊情况,都指非鸟恐龙。
恐龙的概念与分类
概念
迄今为止,恐龙已经发现了近2000个属,在世界各地(包括南极洲)都有恐龙化石被发现。恐龙的形态多样,但它们都拥有独特的髋臼结构,所以可以根据骨盆的形态来区分恐龙和其他动物。在过去,曾经有人认为恐龙是一个多系群,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恐龙是一个单系群——这意味着所有的恐龙都拥有一个最近的共同祖先。而按照
系统发育学的定义,恐龙总目(dinosauria)是包含了
三角龙属、
梁龙属和麻雀三者之间的所有物种,以及三者之间的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生物。
分类
除去鸟类这一支系,恐龙可以分为
鸟臀目(Ornithischia)和
蜥臀目(Saurischia)两大分支。这是根据骨盆形态决定的:鸟臀目恐龙的耻骨存在前后两个方向的分支,和髂骨、坐骨共同组成了四射型腰带;蜥臀目恐龙的耻骨只存在向前或者向后一个分支,和髂骨、坐骨共同组成了三射型腰带。
鸟臀目
所有的鸟臀目恐龙都是植食性恐龙,可以分为两大类群,一个
角足龙类,这一类一般头上存在有角或者足部类似鸟类,包含有
鸟脚亚目、肿头龙亚目和
角龙亚目等著名种类,代表物种分别为
鸭嘴龙属(Hadrosaurus)、
肿头龙属(Pachycephalosaurus)和
三角龙属(Triceratops);另一类则是装甲类,这一类恐龙身上都有特殊的防护结构,像是装甲一样,其代表是
剑龙亚目和甲龙亚目,各自代表为剑龙属(Stegosaurus)和甲龙属(Ankylosaurus);
蜥臀目
蜥臀目恐龙的多样性则要高于
鸟臀目,首先分为
蜥脚形亚目与
兽脚亚目。蜥脚形亚目是一类具有长脖子和巨大身体的植食性恐龙,演化出了演化史上最大的一支陆生动物,比如
阿根廷龙属(Argentinosaurus)、
双腔龙属(Amphicoelias)等;兽脚亚目则绝大多数成员都是肉食性恐龙,代表物种如
暴龙属(Tyrannosaurus),其中
手盗龙类中的一支演化成了现今的鸟类。
生存年代与演化历史
恐龙起源于2.3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从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开始兴起,最终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灭绝,前后统治了
地球长达1.6亿年,如果考虑到鸟类的话,则恐龙仍然存活至今。
三叠纪
三叠纪中期,主龙类的一支开始兴起,这一类生物都是小型捕食者,被称为恐龙形类(Dinosauromorpha),除了恐龙外这一类群还包括有西里龙类(Silesauridae)、
马拉鳄龙(Marasuchus)等成员。这些动物和恐龙一样,双腿垂直于身体,可以保证它们的高速运动。在当时地球上还存在其他一些动物与恐龙竞争,如早期的鳄类、喙头类等。但是随着晚三叠世卡尼-诺利阶灭绝事件的发生,恐龙的竞争对手大量灭绝,而恐龙本身则凭借先进的身体结构迅速脱颖而出,并从
南美洲辐射到世界各地,开始占据生态系统的顶端。此时的恐龙也很快分化出了
鸟臀目和
蜥臀目,蜥臀目中也出现了
蜥脚形类和
兽脚亚目。其中蜥脚形类中的
板龙(Plateosaurus)是当时最大的陆生
脊椎动物之一。
侏罗纪
三叠纪结束后,
地球到了侏罗纪时代,但在早侏罗世发生了一次灭绝事件,称为普林斯巴期-托阿尔期灭绝事件。这次灭绝事件使得从恐龙也受到了打击,早期成员全部灭绝。随之而来的是地球重新变得温暖而湿润,裸子植物和蕨类也得以繁盛。植物的繁盛也催生出新的一批
巨兽。原本由
大洲联合而成的
盘古大陆也开始分裂,这使得恐龙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
蜥脚形类中演化出了
蜥脚形亚目成员,如鞭状尾的梁龙属(Diplodocus)、前肢长于后肢的腕龙属(Brachiosaurus)、适应粗糙食物的
圆顶龙属(Camarasaurus)等。装甲类的剑龙亚目和
甲龙亚目在
侏罗纪中期出现,其中剑龙亚目达到鼎盛;
鸟脚亚目恐龙则多为中小型种类,常在林间与平原穿梭,比如弯龙属(
弯龙属)。在侏罗纪晚期,鸟脚亚目也出现了
禽龙属(Iguanodon)这样较大的成员;
兽脚亚目中诞生了
角鼻龙属类和
坚尾龙类,包括著名的异特龙属(Allosaurus),角鼻龙类和坚尾龙类中的斑龙类扮演了大型捕食者的角色,而小型捕食者则是坚尾龙下的
虚骨龙类,比如
暴龙类下的
冠龙属(Guanlong)。一些特化的
兽脚类恐龙也在
侏罗纪晚期出现,如
欧洲开始出现食鱼的特化类群——如
重爪龙(Baryonyx)。早期原始鸟类也是在这时就已经出现,包括著名的始祖鸟属(Archaeopteryx)。
白垩纪
到了白垩纪,从侏罗纪开始分裂的
盘古大陆进一步裂解,逐渐接近现代的
大洲分布情况:欧洲、
亚洲和
北美洲已经出现,而南极洲还和澳洲相连、
南美洲还和非洲相连。恐龙的多样性也更进一步的提高。在
鸟臀目恐龙中,此时
剑龙亚目的恐龙已经逐渐消亡,但是
甲龙亚目则逐渐兴起,取代了剑龙亚目的
生态位。
头饰龙类的两支:
角龙下目和
肿头龙类也已出现,角龙类的体型逐渐增大,演化出了如原角龙属(Protoceratops)、
三角龙属、戟龙属(Styracosaurus)等著名物种;肿头龙类则种类较少,体型也都是中小型,代表物种即
肿头龙属。
鸟脚亚目的体型也逐渐增大,其中
禽龙类中产生了
鸭嘴龙科,其中如
埃德蒙顿龙(Edmontosaurus)更是体型可以与一些
蜥脚形亚目成员匹敌的植食者。
在
蜥臀目恐龙中,虽然
蜥脚类恐龙仍然存在,但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种类开始下降,也出现了特化的成员如
尼日尔龙属(Nigersaurus)。但是有一类
蜥脚下目依然繁盛,其中更是演化出了地球上最大的陆生脊椎动物,这一支蜥脚类叫做
泰坦巨龙类,代表物种如萨尔塔龙属(Saltasaurus)、
黄河巨龙属(Huanghetitan)等。
兽脚类恐龙则进一步进化,大型捕食者的体型进一步增大,如鲨齿龙类、
棘龙科、
暴龙类和阿贝力龙类。其中鲨齿龙类和棘龙类繁盛于早白垩世,暴龙类和
阿贝力龙属类繁盛于晚白垩世。而中小型的
兽脚亚目则几乎都来自
虚骨龙类。虚骨龙类的多样性很高,包括似鸟龙类、
美颌龙属类、和
手盗龙类。这些成员绝大多数都有羽毛,外形上类似一只大鸟,显示出它们和鸟类有密切的联系。同时,虚骨龙类的食性也发生着改变,如
窃蛋龙下目、
镰刀龙类乃至部分的
伤齿龙科等都开始变为素食,这可能与
被子植物门的兴盛有关。到了6600万年前的
白垩纪末期,晚白垩世大灭绝事件导致所有的非鸟恐龙灭绝,恐龙只剩下鸟类这一支存活至今。
形态特征
整体特征
恐龙的形态极为多样,截至2022年,目前人类发现的恐龙超过了1000多个属,近2000种,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这些恐龙大的可以超过百吨,如巨型的
蜥脚下目;小的却几乎只有一只鸽子大小,如一些与鸟类相似的
兽脚亚目。恐龙有的身披鳞甲,有的则是浑身羽毛,这些拥有羽毛的恐龙相比其他
爬行纲要更加类似鸟类,前肢也更加类似鸟翼,像是
小盗龙属属(Microraptor)拥有四个翅膀。
牙齿:不同的恐龙也拥有不同的牙齿,仅在植食性恐龙之间就有勺型齿、梳型齿、板状齿等不同形态来处理不同的植物;肉食性恐龙中也有如
暴龙类那种香蕉型的巨大牙齿;也有如
棘龙属(Spinosaurus)那样错乱的圆锥形牙齿。
脑容量:不同的恐龙也拥有不同的脑容量,对蜥脚类恐龙来说,它们的小脑袋不到体重的万分之一,而如
伤齿龙属(Troodon)则是最聪明的恐龙,脑容量足有棒球大小。
四肢:有的恐龙四足行走,有的两足行走。不同的恐龙也拥有不同形态的四肢来帮助自身生活。像是镰刀龙属(Therizinosaurus)拥有发达的前肢,被推测可以抓取高处的植物,而如
单爪龙属(Mononykus)的前肢则十分短小,可能是用于挖掘蚁巢或打破恐龙蛋。
鉴定特征
恐龙具有与其他动物的不同点如下:1.髋臼位于身体的两侧,股骨头可以插入让恐龙呈直立步态;2.肠骨具有后突,加大了与荐椎的连接面,便于身体承重;3.肱骨具三角嵴,长度可以达到肱骨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4.胫骨远端存在一个凸起,与距骨相连,起到固定的作用。
习性研究
由于恐龙已经灭绝,所以对恐龙的习性研究必须参考化石,化石很难保存软组织,也很难体现出生物体活着时候的生活习性,所以对恐龙的习性研究必须参考一些现生动物,尤其是鸟类与鳄鱼。
抚育幼崽
恐龙蛋化石的存在可以证明恐龙是一类卵生动物。人类已经发现了许多的恐龙蛋化石和巢穴化石,如
鸟脚亚目的
慈母龙(Maiasaura),化石显示慈母龙会筑巢让蛋在巢穴中孵化,而巢穴中的一些幼龙的身体很脆弱,难以独自生活,所以推测在幼龙出生后慈母龙会照顾幼龙一段时间。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的恐龙中也有发现,比如
角龙亚目的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上,人们发现许多保存了鹦鹉嘴龙幼体的巢穴,有的可以超过30只幼龙,这么多的幼龙可能并不是一只鹦鹉嘴龙生下的,而是多只鹦鹉嘴龙结成群体,然后由一只成年个体照顾所有成员的后代。足迹化石显示,许多恐龙的幼龙在逐渐长大、有了行动能力后,它们就会加入群体,而且走在龙群的中间,外围则是成年同类保护它们。
体温
在过去,由于恐龙在分类上属于
爬行纲,所以人们认为恐龙和其他爬行动物一样是
变温动物,但是随着
带羽恐龙的化石被大量发现,这些恐龙逐渐被认为是和哺乳类、鸟类一样的恒温动物。而其他类群在骨骼上也有大量的哈弗氏管等结构支持它们也是恒温的证据。因此,恐龙被认为是一类恒温的爬行动物。但是对一些恐龙来说,它们的体型过于巨大,虽然有利于保存体温,但是不利于散热,所以许多大型恐龙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来增加表面积进行散热,比如
棘龙属的背帆、
剑龙属的骨板、三角龙的颈盾等。同时,恐龙的骨骼中有很多空腔,不但有助于它们减轻体重,其中也充满了气囊,在提供高效的呼吸时也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
食性
对绝大部分的恐龙来说,可以根据它们的牙齿来判断大致食性,但是具体到以什么为食则比较困难。以
霸王龙为例,许多三角龙和鸭嘴龙的化石上都有巨大的咬痕,刚好可以与霸王龙对应,而三角龙的数量要多于鸭嘴龙,表明霸王龙可能更倾向于捕捉三角龙。但这是有大量材料后统计的结果,对于一些化石较少的恐龙,除了保存有胃容物外,研究者只能推测其食性,比如
中华丽羽龙属(Sinocalliopteryx),其化石内存在一段小型
驰龙科的骨骼,是否它会吃其他动物则只能推测。此外,在许多恐龙的腹腔内还存在有胃石,胃石的存在有助于恐龙消化食物,这一点与现今的鸟类十分相似。
交流和防御
在许多恐龙身上都有独特的结构,比如
角龙亚目的角和头盾,
鸭嘴龙科的头冠,乃至一些
兽脚类恐龙的羽毛等等。这些特殊的结构的主要功能可能是用作性展示,就像是雄孔雀对雌孔雀的开屏行为一样。在交流上鸭嘴龙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有不少成员拥有独特的头冠,这些头冠有一部分由鼻骨组成,构成了特殊的鼻腔,当这些恐龙发出声音时,可以发出特殊的声音,用于和同类之间交流。
当然,也有一些十分坚硬的特殊结构,比如
剑龙亚目的尾刺,在一些兽脚类恐龙如
异特龙(Allosaurus)的化石上发现有巨大的孔洞,刚好与剑龙类的尾刺宽度相符,说明剑龙类会利用它们的尾巴进行防御。类似的情况如
蜥脚形亚目中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蜀龙属(Shunosaurus)、峨眉龙(Omeisaurus)等也有特殊的尾锤,配合它们巨大的体型,足以重伤捕食者。
栖息环境
恐龙的种类众多,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从严酷沙漠地区到湿热的
雨林环境乃至在
极地都有恐龙生活。
三叠纪
在三叠纪晚期,
盘古大陆开始裂解,
特提斯海扩张,全球气候变的干热,昼夜温差大,在大陆内部存在大片的沙漠地区,在
地层中出现了著名的晚三叠世红层事件。由于当时大陆还是一个整体,所以海岸线很短,大量生物便集中在海岸线附近生活没。代表的恐龙都是一些小型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主要分布在南美地区。这些早期恐龙与
二齿兽下目、
犬齿兽亚目共同生活。
代表地层
由于早期恐龙的化石记录较少,且没有代表性的地层组成生物群,所以一般把这段时期的动物群统称为环特提斯海恐龙动物群,代表物种如
虚型龙(
腔骨龙属)、
板龙等。
侏罗纪
到了侏罗纪,全球气候总体上变的温暖潮湿,裸子植物和蕨类遍布世界各地,即使是南极洲都覆盖植被,也使得恐龙的体型快速增长。同时大陆的裂解也让季风更容易到达大陆中心,适宜环境的增多使得恐龙的数量进一步繁盛。恐龙的种类也开始增多,各大代表类群都在侏罗纪就已进化出来。原本的
盘古大陆已经分裂为北方的
劳亚大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大陆,所以不同大陆之间的恐龙也有一些分化。
代表地层
大山铺组(Dashanpu Formation)位于中国的
四川盆地,是一套中晚侏罗世时期的地层。其中出现了如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
华阳龙(Huayangosaurus)、
永川龙属(Yangchuanosaurus)、
盐都龙属(Yandusaurus)等恐龙,是研究
亚洲地区中晚侏罗的恐龙动物群的重要化石点。大山铺组代表了一套气候温暖湿润的森林-平原环境,同时存在数量众多的河流贯穿其中。
莫里逊组(Morrison Formation)是一套位于美国西部和
加拿大的
地层,时代是侏罗纪晚期,代表物种有异特龙(Allosaurus)、角鼻龙(
角鼻龙属)、腕龙(Brachiosaurus)、
梁龙属(Diplodocus)等,是
北美洲产有最多恐龙化石的地层。莫里逊组环境与大山铺组接近,也是在
侏罗纪最有代表性的恐龙生物群。
白垩纪
到了白垩纪早期,全球的气温虽然仍然温暖,但是季节性变化开始出现,同时大陆裂解导致一些地区的面积更小,出现了许多岛屿,封闭的岛屿环境使得岛上的恐龙明显特化。而在大陆上,
被子植物门的兴起使得恐龙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如
小盗龙属(Microraptor)这样的恐龙可以在林间自有滑行。恐龙中也开始出现了一些食性特化的成员,像是
棘龙属(Spinosaurus)就是特化的大型的
食鱼恐龙。
到了白垩纪晚期,全球的四季变化使得一些地方开始降雪,一些恐龙演化出了穴居的能力还躲过严酷的气候变化,如
掘奔龙属(Oryctodromeus)。
白垩纪晚期的地球也出现了更多的特殊环境,比如
亚洲地区的
戈壁、
北美洲的大冲积平原。
代表地层
义县组(Yixian Formation)是早白垩世的一套地层,位于中国的辽西以及部分
河北省和内蒙古地区。义县组属于热河生物群的一部分,出产了大量的
带羽恐龙和鸟类、早期哺乳动物、早期
被子植物门、早期有尾
两栖纲的化石,是世界上中生代化石最丰富的地层之一。当时的气候总体温暖,但开始出现了季节性变化,环境内最主要的地形是森林和湖泊,同时伴随着大量的火山活动。
纳摩盖特组(Nemegt Formation)是位于蒙古国的一套晚白垩世时期的
地层,是
亚洲白垩纪晚期恐龙生物群的代表。人们在这套地层中发现了如特暴龙、伶盗龙、
多智龙、
巴思钵氏龙属等著名恐龙。当时的环境是以
戈壁为主,气候分为旱季和雨季,在旱季时,恐龙们需要在残存的
绿洲之间来回迁徙。
恐龙公园组-地狱溪组(Dinosaur Park Formation-Hell Creek Formation),这组地层位于
北美洲的
加拿大和美国,拥有大量的
暴龙类、
角龙下目和
鸭嘴龙科化石。地层中的化石由下而上呈现出明显的演化过程,其中地狱溪组的时代更是
白垩纪的最末期,对揭示
恐龙灭绝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当时的气候温暖,但是季节性变化更明显,环境则是以平原和沼泽交替,在平原处存在一个巨大的三角洲入海口,所以在当地也有一些海洋生物的化石。
代表种类
兽脚亚目
霸王龙
霸王龙(
暴龙属)生存于距今约6800-6600万年前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的
北美洲。它既是体型最大的陆生捕食者之一,也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霸王龙体型庞大,长约10-13米,重约8-10吨。它有着强有力的口部和巨大的头骨,前肢短小,但是后肢与尾部强健有力。
永川龙
永川龙属(Yangchuanosaurus)生存在1.63亿至1.45亿年的中晚侏罗世,其化石发现于中国四川的沙溪庙组地层。永川龙属于异特龙超科下的中华盗龙科,和中华盗龙(
中华盗龙属)并列为当时中国地区最大的
兽脚类恐龙。永川龙的化石保存十分完整,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大型
兽脚亚目化石之一。
伶盗龙
伶盗龙(Velociraptor)也叫维洛西拉龙,生存于距今约7500-6600万年前晚白垩世坎帕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的亚洲地区(
蒙古国、中国)。伶盗龙体形娇小,长约2-2.5米,重约15-25
千克,和一只
火鸡接近。它的
吻部细长,身体覆盖有羽毛,爪子锋利呈弯钩状,是一种小型的捕食者。
小盗龙
小盗龙(Microraptor)生存在1.25至1.2亿年的早白垩世,其化石数量众多,都产自
辽西地区的义县组
地层。小盗龙是一种树栖生活的小型
驰龙类,以如孔子鸟、
狼鳍鱼这样的小动物为食。
小盗龙最独特的地方是其后肢也有类似现今鸟类的正羽,虽然不能飞行,但是可以让小盗龙配合前肢进行滑翔,所以小盗龙也被称为“有四个翅膀的恐龙”。
角龙亚目
鹦鹉嘴龙
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生存在1.23早至1.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是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鹦鹉嘴龙虽然属于角龙亚目,但是头上并没有角,不过倒是有和其他角龙类一样的弯曲的喙。因为类似鹦形目而被叫做鹦鹉嘴龙。鹦鹉嘴龙广泛的分布在亚洲地区,从俄罗斯到东南亚都有化石记录。鹦鹉嘴龙化石常常聚集在一起,表明其会组成群体,不同年龄的个体一起在龙群生活。
三角龙
三角龙(Triceratops)是与霸王龙生存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区的大型角龙类。三角龙长约7-9米,重约6-12吨,其头上有三个角和一个扇形的颈盾。作为一种植食性恐龙,三角龙可以凭借自己角和颈盾来防御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剑龙亚目
剑龙
剑龙属(Stegosaurus)生存于距今1.55亿至1.5亿年前晚侏罗世启莫里阶至提通阶的北美和欧洲地区。其体型庞大,体格粗壮,体长约6-8米,体重约4-6吨。剑龙的整个背部拱起,由于剑龙的前肢较短后肢较长,使得尾巴高悬在空中,可以有效的挥动,驱赶捕食者。作为一种植食性恐龙,剑龙因其背部的骨板和带刺的尾巴而成为最著名的恐龙之一。
蜥脚亚目
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Mamenchisaurus)生存在1.63亿至1.13亿年前晚侏罗世牛津期至早白垩世阿普特期的亚洲地区。马门溪龙体型巨大,有着极长的颈部,几乎所有种的体长都能超过20米,最大的则可以超过30米。在中国,大量的
马门溪龙化石被发现,它们属于不同的种,表明马门溪龙的多样性很高,在当时十分繁盛。马门溪龙属于马门溪龙科,其下除马门溪龙外还有峨眉龙、
綦江龙属(Qijiangosaurus)等大型
蜥脚下目。
雷龙
雷龙(Brontosaurus)同样生存在1.55亿至1.5亿年前晚侏罗世,但是仅在北美分布。它的头颈长且粗壮、头部高高扬起,尾巴细长,从头到尾的体长超过20米,体重超过25吨,也是大众最熟悉的恐龙形象。雷龙曾经被认为是其近亲迷惑龙(Apatosaurus)的同物异名。但是2015年的研究指出,雷龙和迷惑龙仍然是两种不同的恐龙,所以雷龙的学名被再次恢复。
灭绝事件假说
在约6600万年前的
白垩纪末期,发生了
地球历史上的又一次大灭绝事件,被称之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也就K/T灭绝事件。在这次灭绝事件中,除了鸟类外所有的恐龙全部灭绝,恐龙以外的其他动物如
菊石亚纲、
蛇颈龙属、
翼龙、
沧龙等也都消失了。从1970年开始,有许多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进化学家都试图探索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并形成数个理论,其中以
小行星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最具有代表性。
小行星撞击说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最早是1970年代后期,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沃尔特·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提出的。他发现在世界各地的
白垩纪末期
地层中存在大量的元素,而铱元素在地表并不常见反而在
彗星中大量存在。因此他认为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随后人类在
墨西哥的
尤卡坦半岛地区找到了当时小行星留下的撞击坑。
撞击事件会造成大量的灰尘进入大气层,遮蔽阳光,同时地层中的含硫物质也会进入大气层中,导致阳光难以照射
地球。阳光的缺少会妨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从而植物开始大面积死亡,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由于恐龙的体型巨大,所以更容易受到影响,而体型较小的动物如哺乳类则更容易幸存下来。此外由于
天体的撞击,大气层也会被影响,导致宇宙射线大量直接照射地表的生物,对其造成伤害。
火山喷发说
火山喷发说则是另一种具有代表性的
恐龙灭绝假说。该观点认为是
白垩纪末期的在
印度的德干火山运动才是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因素。在6600万年前,德干火山开始大规模喷发,大量的火山灰和
二氧化硫等物质被从地下带出,火山灰遮盖住天空导致植物的大面积死亡。这次火山的喷发可能长达数千年,大气层中的火山灰也隔绝了阳光和热量,这会让气候开始变冷,全球气温也因此下降了2°C,这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
其他观点
除了上面两种假说,研究者对大灭绝的解释还有很多,比如
海退说认为在当时的
地球产生了大规模的
地平线下降导致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变化,而海洋生态系统变化也影响到了陆地的生态系统;
被子植物门兴起说认为当时被子植物逐渐兴盛,代替了之前的裸子植物,植物的改变让恐龙不在适应新的食物才走向灭绝;大陆漂移说认为当时大陆的裂解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了恐龙的灭绝等等。但是现在的观点来看,造成大灭绝的原因可能并不是某一事件造成的,而是多种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上文
小行星撞击说的提出者阿尔瓦雷兹就认为
海平面下降、火山爆发都可能是这次灭绝事件的综合原因之一。
大众文化
当知道这类巨型的
爬行纲后,人类就对恐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851年,伦敦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世博会,当时也叫
世界博览会,其中的
水晶宫(Crystal Palace)就是世界关注的热点。而水晶宫中就塑造了一些恐龙的形象,由前文介绍的的恐龙的命名者欧文负责,三年后水晶宫被迁移到了伦敦南部,恐龙的雕像也按照等比例重新塑造。虽然在当时的认知中恐龙是一些类似蜥蜴的大型动物,但是这并不妨碍人类对于恐龙的喜爱。至此以后,恐龙便在大众的心中留下印记,而欧文推动的博物馆对普通民众免费进出也使得更多的人们可以走进博物馆来学习,博物馆中大量的恐龙化石更加推动了大众对于恐龙的认知。随着科学的发展,相关的科普读物也随之传播,这在一定范围内也加深了人们去了解恐龙,而在科普之外的通俗作品中,诸如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是第一个在小说中提到恐龙的人:在他1852年出版的《
荒凉山庄》中,
巨齿龙得以登场。此后,一些冒险小说中也出现了恐龙的身影,比如
夏洛克·福尔摩斯系列的作者
阿瑟·道尔(Arthur Conan Doyle)在其作品《失落的世界中》,也描写禽龙等恐龙。
影视作品
恐龙在屏幕中最早是出现在1909年的动画电影《恐龙葛蒂》,该电影由动画制作师
温莎·麦凯(Zenas Winsor McCay)制作,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恐龙为主题的动画。此后在一些其他电影中,恐龙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比如1925的《失落的世界》、以及1933年的《金刚》等电影中恐龙都对剧情起到重要作用,其中《金刚》跨时代的采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恐龙和动态,并登场了大量的古生物,如
雷龙属、
霸王龙、
三角龙和
翼龙。但由于影视作品的需要,恐龙开始被夸张为超大型的怪兽,比如哥斯拉系列,或者与一些机械融合,比如著名的《恐龙战队》系列。这些形象虽然冠以恐龙之名,但是与实际的恐龙形象相差甚远。
到了1993年,电影《
侏罗纪公园2:失落的世界》上映,通过CG动画技术和模型相结合,人类可以更好的复原恐龙的外形和动作。片中出现了不少现今来看是正确的观点:恐龙是恒温的、灵活的动物。但是片中仍有很多不足,比如里面的恐龙没有羽毛、一些恐龙的时代和种类描述出现了明显的错误等,比如其中“维洛西拉龙”(即伶盗龙)被介绍说是发现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实际上伶盗龙生活在亚洲的蒙古和中国,而且里面的伶盗龙体型过大了,实际上对标的应该是现实中的恐爪龙(Deinonychus)。
宗教观点
由于恐龙是一类灭绝的古生物,它们存在往往被一些宗教人士或者反科学人士质疑:比如“年轻地球创造论”(Young Earth creationism)的支持者就认为地球是由上帝创造的,生命出现至今也仅仅过了一万年,这与恐龙的演化史是完全矛盾的。因此其中有不少人会伪造一些人类和恐龙共存的证据,或者不承认恐龙的存在,比如著名的伊卡石(Ica Stone)。一些动画和电影也催生了“恐龙与古人类共存”的错误印象,比如《失落的世界》《史前100万年》等。
复活恐龙
人类对于复活恐龙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支持者认为如果复活恐龙的话,人类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些生物,恐龙也有经济价值。但是反对者认为,首先凭先有技术人类暂时无法复活古生物,而且补充的
脱氧核糖核酸会导致基因库的污染,复活的动物不能再说是恐龙;其次复活动物是否还有现代动物的权利、何处安置也是问题;最后与其在复活古生物上投入资金,不如用资金来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