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0年成立的学院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其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是全国最早涉及此领域的院校之一。学院成立以来,秉承西北大学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积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公共服务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寻找研究中国西部地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突破点,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形成了以公共行政学、社会保障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五个学科方向。
发展概况
地理位置
西北大学创建于1902年,地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领略秦汉雄风,弘扬盛唐文明,服务西部建设,是一所文、理、工、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与研究并重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院校之一。
发展简述
目前,学院专业完备,结构合理,综合优势的突出,为构筑西部公共管理高级人才教育培养平台,奠定了深厚的学科基础。现有本科在校生784人,硕士研究生311人,拥有5个系,8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点、1个专业学位点,成为百年老校最具发展潜力的学科增长点。
师资队伍
公共管理学院现有专职教师5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教师中博士13人,硕士2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西安市优秀教师1人,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学院聘请原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现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社会保障学会会长王建伦为名誉院长;聘请国际著名行政管理学专家詹姆斯·诺兰、戴维·罗森布鲁姆,国内知名学者夏书章朱立言、杨海皎、张成福等20多位国内外专家为兼职教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
发展架构
教学组织
公共管理学院现设有5个系,覆盖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8个本科专业和行政管理、政治学理论、社会保障学、高等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图书馆学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院不断理清办学思路,改革教学体系,突出能力训练,注重素质培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建院以来,先后出版了10多种高质量教材,包括多部国家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在政府部门建立了13个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行政管理专业创造的学生“带职实习”教学模式,获得了陕西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一年一度的“学术活动月”、“公共论坛”以及不定期的学术报告会、“学术沙龙”等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术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平台
学院在凝炼学科方向、加强和完善基础教学的同时,积极搭建研究平台,于2004年成立了“西北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心下设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研究所、科技政策研究所、应用心理学研究所、人才测评与心理咨询研究所、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地方政府绩效测评研究所等14个研究机构。紧密围绕西部地区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积累了雄厚的科研实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重点资助科研项目21项。其中由张富昌教授主持的国家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秦巴山区弱智人综合防治研究”,历时10年,深入秦巴山区广泛调查取样,分析研究,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3年来,全院教师先后在商务印书馆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5部,发表论文259多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22项。
MPA教育
学院还拥有西北大学MPA教育中心。是国家第二批MPA专业学位授权点,在MPA相关教育方面,拥有陕西省地区最悠久的历史、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最优化的专业方向,设有地方政府管理研究、公共政策研究、欠发达地区社会保障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研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研究5个方向,使MPA教育真正实现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教育的理念和宗旨。
社会服务
学院始终坚持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的宗旨,80年代以来举办过科技管理、文化管理、行政管理等面向企事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各类、各层次的培训班,培养了大批在职高级管理人员。学院成立后,更是把加强社会联系、密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作为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依靠学科的特殊性,发挥专业优长,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广泛的合作,进行公务员培训、党政部门领导干部培训以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和人力资源测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达到了服务社会同时广泛获取社会资源促进发展的多赢目标。
2020年7月10日,《中国老龄协会关于公布第一批老龄科研基地遴选结果的通知》(中老协发〔2020〕21号)发布,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入选。
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选派教师出国、出境进行学术访问,目前已于美国日本英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多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关系,尤其是2003年成功举办了“两岸四地社会保障学术讨论会”,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2年开始与威尔士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研究生关系,已先后分两批派出了6名优秀研究生赴该校学习深造。
未来目标
目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以制定“十一五”建设规划为契机,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凝练发展方向,围绕提升解决西部地方重大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成为西部地区高层次、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调整发展战略,使学院成为立足陕西,面向全国,西部一流的公共管理学院。
七,科研成果
1 张莉 我国档案概念演变的历史逻辑(三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2009
3 薛冰 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教育厅 2009
4 薛冰 西安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9.2
5 许琳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9.2
6 许琳 西安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西安市人民政府 2009.9.
7 许琳 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育厅 2009.
8 许琳 2009年获科技奖 陕西省 2009
9 曹蓉 《西安市公务员在职培训研究》
西安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2009
10 曹蓉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2009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2009
11 何君安 论社会资本与政治系统的关系人文社科(三等奖)陕西省教育厅 2009.9
12 杨九龙 图书《数字信息资源检索》获第十七届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2008年度)(三等奖)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委会 2009.9
13 杨玉麟 《信息描述》(教材)(二等奖西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 2009.2
14 张盈华 构建西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三等奖)西安市政府 2009.7
15 刘文瑞、梁忠民、孙录见 管理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西北大学 2009.2
16 刘文瑞、梁梁忠民、孙录见 管理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陕西省 2009.4
17 朱海霞(2) 《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研究报告)2009年度陕西高校科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陕西省教育厅 2009.6
18 朱海霞(2) 《汉杜陵万亩生态林建设与区域发展》(调研报告)(2009年)第三届陕西科技调研成果奖三等奖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9 朱海霞(2) 《大遗址保护与遗址文化产业发展--以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为例》(专著)
2009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陕西省教育厅 2009.6
20 张莉 档案管理:价值转向与范式转换 三等奖 陕西省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 2009
21 牛红亮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研究三等奖 2008年度全省统战工作优秀调研成果 2009.2
22 席恒 西安市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模式演讲二等奖 西安市科学技术奖 2009.2
23 杨玉麟“志愿者行动—基层图书馆服务”项目 获中国国家图书馆“创新服务奖” 2009.2
24 杨玉麟中国图书馆学会全国图书馆志愿者行动 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 2009.10
八,办学特色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2000年成立以来,通过努力实践和研究,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基本办学思路。
办学指导思想: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公共服务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宗旨,以中国西部地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突破点,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与教学,努力打造西部地区公共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成长的教育平台。
办学基本思路:遵循教育规律,整合学科资源,改革课程体系,精炼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注重素质培养。
本科教学地位:本科教学是公共管理学院一切工作的基础、前提,是学院建设所有工作的首要任务。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能够适应中国西部地区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管理学院在培养公共管理类专门人才的本科教学工作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办学特点:
将中国西部地区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列为学院教学和科研的中心,并注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着力打造公共管理教学、学习和研究的联合体。
在教学与科研上强调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模式。
强调文理交叉,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重视方法和工具类课程的建设,重视实践教学,重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重视学风建设,形式丰富多彩,如:学术文化月活动、新世纪“公共讲坛”、公共管理论坛、公共事务模拟听证会、文明礼仪培训等。
目录
概述
发展概况
地理位置
发展简述
师资队伍
发展架构
教学组织
研究平台
MPA教育
社会服务
对外交流
未来目标
七,科研成果
八,办学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