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桥位于
贵阳市南明区城南宁瑞金路段,呈东西向横跨于
南明河上。晨曦下,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据介绍:该桥始建于清
乾隆修建,它是我省跨径最大的单孔石
拱桥之一,全长40米,高16米,桥面宽24米,净跨18米,河床面至拱桥高11.9米,桥面厚1.8米。
金锁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巍然屹立。金锁桥护栏内侧建有石碑楼
三元宫一座,相距6米,南北对称,典雅别致,既满足了桥梁建筑技术上镇压拱桥顶的需要,又显示了桥梁的雄伟壮丽。北护栏内侧的石碑楼檐柱上镶有匾三块,南护栏内侧的石阁,正中悬一块石匾,直两侧柱上刻“露连碧水恩波暖,云涌
彩虹瑞色新”的楹联一副。
明
郭子章《黔记》:“西门外有金锁桥这是它最早的历史记录,直接奠定它在
贵阳市近五百年内的历史地位。而清康熙《
通志》云:“金锁桥,在府城西门外,定、广往来之所。”定,即定番、广顺,今之惠水、长顺,进一步说明金锁桥的交通地位。
现在的大西门外金锁桥“貌不惊人”,并无十分引人注目之处,桥头“一九八五年重建”的字迹证明这已经不是最先的桥。据韦廉舟《贵阳古迹名胜略览》所写,金锁桥原桥1952年被洪水冲毁,次年重建。
金锁桥在
贵阳市历史上,常被提起的一个故事是和周西成有关的。这位民国时期统治
贵州省的桐梓系军阀,主政贵州时曾经轰轰烈烈改造贵阳旧城,甚至奠定了今日贵阳道路交通格局,而他打开贵州交通闭塞的第一步,从金锁桥开始。
1926年,周西成修环城马路,头桥经兴怀园、金锁桥由
油榨街的西南段是最先完成的。为什么从金锁桥开始“下刀”修通贵阳道路?这和金锁桥所在地理位置不无关系。周西成曾评价大西门金锁桥:“前瞻
栖霞市,后倚狮峰,左雍城郭,右揽明河。”赞扬此地风水的同时,也说明此处在
贵阳市能够连接四方的绝佳位置。
在
周西成主持下,贵阳第一次修通了环城马路。他从
香港特别行政区购进的福特轿车一辆,拆散运到贵阳,开始了
贵州省有汽车的历史。在贵阳本地再次组装的
福特汽车公司需要在新马路上亮相。以金锁桥开始,在贵阳
环城路上进行汽车行驶表演,轰动一时,既是民间茶余饭后的新鲜事,也是贵阳交通史上重要的一笔。
而在见证那一次轿车表演后,金锁桥在近一百年里也目睹了贵阳的诸多变迁:老牌金桥饭店的热闹和冷清,市西路商业街的崛起和搬离,
三元宫的被毁和重建……城在变迁,桥在目睹变迁时也正身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