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廉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专业领域为能源地质工程。他出生于1961年11月,籍贯为湖南汉寿。毕业于
中南矿冶学院。
简介
梅廉夫,湖南汉寿人出生年月 1961.11 ,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从事专业 能源地质工程
任职和学术兼职
任职情况
现任
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学术兼职
湖北省石油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地质大学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湖北省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学习经历
1979年9月-1983年7月 中南矿冶学院(现
中南大学),
学士。
1983年8月-1985年8月 华东化工地质大队,工程师。
1985年9月-1988年8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学位。
1992年9月-1996年7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学位。
1987年7月-现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研究方向
①盆地构造分析和石油构造分析
②盆山体系与油气成藏作用
③裂缝储层的多重非均质性
④
中原地区南方中、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海相油气成藏及评价
教学
本科教育
讲授资源勘查工程(油气方向)专业主干课《油气勘查技术与评价》
讲授资源勘查工程(油气方向)专业选修课《石油构造分析》
指导资源勘查工程(油气方向)本科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本科学务指导
硕士研究生教育
讲授能源地质工程专业
学位课《油气资源勘查技术与评价》
讲授能源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选修课《石油勘探构造分析》
培养能源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海洋地质、构造地质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教育
讲授能源地质工程专业学位课《油气勘探工程进展》
培养能源地质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田开发工程方向博士研究生
科研课题
1、中
扬子盆山体系复合构造系统与油气成藏改造,
中国石化重大前瞻性研究项目,2006.8-2011.7
2、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二级构造带、
断层封闭性和输导性研究,中海石油(中国)深圳分公司协
作项目,2005.6-2007.12
3、
中原地区南方典型油气藏解剖研究,中国石化南方分公司协作项目,2004.8-2006.12
4、南方中、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2002.11-2004.8
5、南方海相构造、原型盆地演化及其与油气藏保存关系,“十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2004.1-2005.12
6、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天然气成藏规律研究,中海石油(中国)深圳分公司
协作项目,2003.6-2004.12
7、川东北大巴山地区镇巴探区中、
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中国石化中南分公司
协作项目,2005.5-2006.4
8、南方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变形特征研究,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研究院协作项目,
2003.7-2004.6
9、川东北油气成藏
动力学研究,中国石化南方分公司协作项目,2001.12-2003.5
10、裂缝型油气藏有机包裹体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2-1994
11、裂缝储层
地球化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5-1997
12、
塔里木盆地巴楚县隆起的构造特征研究(二级专题),“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997-2000
13、惠民凹陷下第三系构造研究(专题),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公司协作项目,1997-2000
14、盆地压力仓天然水力断裂系统及其成藏
动力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2003
15、鄂西渝东区油气圈闭类型及成藏与富集控制因素研究,
中国石化南方海相项目经理部协作项
目,2000-2001
16、塔里木盆地北部雅克拉—
轮台县地区成油体系及成藏动力学研究,
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协作项
目,1999-2000
16、西藏伦坡拉盆地北缘逆掩推覆带与聚油规律研究,地矿部中南石油地质局协作项目,
1993-1994
17、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泥岩、
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研究,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协作项目,
1992-1993
18、
江汉盆地王广高地区盐间裂缝成因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协作项目,
1993-1994
19、中扬子枝江-
当阳市地区各类圈闭评价研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90-1995
发表文章
第一作者:
1、Mei L F, Guo T L, Shen C B et al. Tectonic-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ycles of
marine strata in polycyclic superimposed and reconstructed basins in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 18(special issue)
:538~539
2、梅廉夫,赵彦超,《
成油体系与油藏动力学》,2003,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3、梅廉夫,沉积盆地压力仓分析,《
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2001,北京:
高教社4、梅廉夫,含油气盆地构造应力场分析,《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2001,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梅廉夫,江汉盆地王场地区底辟作用与裂缝作用的数值模拟,《成油体系与成藏动力学》,
6、梅廉夫,王其允,
蔡永恩,盆地压力仓的破裂作用与幕式排液,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8,23(6):595-599
7、MEI Lianfu, Chi-yuen Wang, Cai Yongen, Fracturing and episodic fluid
expulsion in basin compartments,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998,9(2):124-128
8、梅廉夫,
徐思煌,沉积盆地
沉积物天然水力压裂理论及意义,地质科技情报,1997,
16 (1) : 39-44
9、梅廉夫,费 琪,徐思煌,
松辽盆地“T2”天然水力断裂系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6,21(6):632
10、MEI Lianfu,Geochemcal evolution of the fractured reservoirs in Wangchang
面积, Jianghan basin,30th IGC,1996
11、梅廉夫,
徐思煌 裂缝油气藏综合分析系统. 石油学报 , 1995,16(01):38-43
12、梅廉夫,徐思煌,李春梅,徐文凯,倪昌祥,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泥岩储层裂缝演化及其模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1995, 20(3):256-263
13、梅廉夫,徐思煌,倪昌祥等,江汉盆地王场地区裂缝作用与烃类运移,科学通报,1994,
(14):1312-1315
14、Mei Lianfu, Xu Sihuang, Ni Changxiang et al, Fracturing and Hydrocarbon
Migration in Wangchang
面积, Jianghan Bas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1994,39(19):1624-1628
15、梅廉夫,
徐思煌,裂缝储层
地球化学,地质科技情报,1994,13(1):70-75
16、梅廉夫,费 琪,中扬子区海相
地层中油气显示及其石油地质意义,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13(2):155-166
17、MEI Lianfu,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nalysing the frac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central Hebei,29th IGC,1992,3(3)
通讯作者:
1、Tang J G, Mei L F, Li Qi et al. Constraint of Meso-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n hydrocarbon-generation evolution of marine strata in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 18(special issue):532~534
2、Shen Chuanbo Mei Lianfu Fang
Yuan Fang et al, Apatite fission track evidences
forthe thermal history of northeast Sichuan foreland basin,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 18(special issue):515~517
3、Shen CB, Mei LF. 2007. cretaceous-Cenozoic exhumation of DABAshan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thermochron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growth of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高原 margin.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1(15): A926.
4、CB Shen, LF Mei, ZQ Liu and L
peng 2007. Hydrocarbon charging histories of the
Feixianguan Formation carbonate reservoir in the Puguang gas field, Sichuan
Basin, China. Proceedings of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₂ORock
Interaction.901-904.
5、LIU Zhao-qian, MEI Lian-fu, FAN
Yuan Fang et al, Comparison on Gas Pool Forming
Processes between Puguang and Maoba Gas Reservoirs, Northeast Sichuan Basin,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 18(special issue)
:526~529
6、沈传波,梅廉夫,徐振平,汤济广.2007.大巴山中
新生代隆升剥露作用的裂变径迹热年代学证据.
岩石学报, 23(8).
7、沈传波,梅廉夫,
郭彤楼,川东北地区中、新生代热历史的裂变径迹分析,天然气工业,27
8、韩剑发,梅廉夫,潘文庆等,复杂
碳酸盐岩油气藏建模及储量计算方法:以潜山油气储量计算为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32(2):267-278
9、于水明,梅廉夫,施和生等,
番禺区低隆起—白云凹陷北坡超晚期天然气成藏特征,天然气工
业,2007,27(4):7-14
10、沈传波,梅廉夫,徐振平等,
四川盆地复合盆山体系的结构构造和演化,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31(3):288-299
11、韩剑发,梅廉夫,
杨海军等,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
碳酸盐岩礁滩复合体油气来源与运聚成
藏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18(3):426-435
12、董晓霞,梅廉夫,全永旺,致密砂岩气藏的类型和勘探前景,天然气
地球科学, 2007,18
(3):351-355
13、Shen Chuan-bo, Mei Lian-fu. 2006. Characteristics of Fluid Inclusion in
DABAMountain Fold-Thrust Belt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SW China. Program
with abstracts of Asia Current Research on Fluid Inclusions (ACROFI I): 193
14、董晓霞,梅廉夫,川东南官渡地区构造演化与上三叠统一中侏罗统陆相致密
砂岩油气成藏关系,
南方油气, 2006,19(4):27-30
15、沈传波,梅廉夫,刘 麟等。新疆博格达山中
新生代隆升—热历史的裂变径迹记录。海洋地质与
第四纪地质,2006,26(3):87-92
16、汤济广, 梅廉夫, 沈传波等。
前陆盆地结构单元与油气成藏响应. 新疆石油地质,2006,27
(2):242-246
17、于水明,梅廉夫,沈传波等,断层封闭性研究方法综述,兰州大学学报,2006,42(增刊):
552—556
18、汤济广,梅廉夫,李 祺,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分布特征,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7(Suppl.1):22-27
19、SHEN Chuanbo, MEI Lianfu, PENG Lei et al. Fission track evidence for the
Mesozoic-Cenozoic tectonic up
升力 of Mt. Bogda. Xinjiang , Northwest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6, 25(2):143-151
20、汤济广,梅廉夫,沈传波等,平衡剖面技术在盆地构造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油气
地质与采收率,2006,13(6):19-23
21、徐振平,梅廉夫,川东北地区不同构造带
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的关系,海相油气地质,
2006,11(4):29-33
22、周锋,梅廉夫,刘麟等,
准噶尔盆地南缘
喜马拉雅山脉运动期构造应力场模拟,新疆石油地质,
2005,26(6):640-643
23、沈传波, 梅廉夫,刘 麟等,新疆
博格达山裂变径迹年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27(2):273-277
24、
沈传波,梅廉夫,凡元芳等,
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地质科技情
报,2005,24(2):57-63
25、汤济广,梅廉夫,沈传波等,滇黔桂地区海相
地层油气宏观保存条件评价,地质科技报,2005,
26、沈传波,梅廉夫,刘立林等,基于三维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的
断层封闭性研究,石油实验地质,
2004,26(1):103-107
27、周锋,梅廉夫,沈传波,天然气藏盖层封闭能力的模糊数学评价,断块油气田,2004,11
(1):8-11
28、汤济广,梅廉夫,沈传波等,六盘山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南方油气,2004,17(2):
14-18.
29、
沈传波,梅廉夫. 2004.中国油气资源利用的创新问题.《在汉部委属高校联合博士论坛优秀论
文集》,武汉:地大出版社:92-96.
30、沈传波,梅廉夫,汤济广,含油气盆地
断层封闭性研究探讨,断块油气田,2002,10(3):
1-5
第二作者:
1、Xu Sihuang, Mei Lianfu, Yuan Caiping et al, Types, Evolution and Pool-
Controlling Significance of Pool Fluid Sources in Superimposed Basins:A Case
Study from Paleozoic and Mesozoic in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7,18(1):49-59
2、郭旭升,梅廉夫,汤济广等。
扬子地块中、
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海相油气成藏的制约。石油与天然气
地质,2006,27(3):295-325
3、何发岐,梅廉夫,费 琪等,
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带圈闭的形成及其含油气性,以塔里木盆地沙雅隆
起为例,石油实验地质,2006,28(5):418-423
4、
徐思煌,梅廉夫,袁彩萍,成烃增压数值模拟,石油实验地质,1998,20(3):287-291
5、徐思煌,梅廉夫,袁彩萍,裂缝储层岩芯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地质科技情报,1998,
17(2):65-70
6、徐思煌 梅廉夫等,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生、排烃史摸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5,(03) .
7、Chi-yuen Wang MEI Lianfu,Hydro-fracturing and fluid expulsion in sedimentary
basins,1996,30th IGC
第三作者
1、
徐思煌,马永生,梅廉夫等,中国南方典型气(油)藏控藏模式探讨,石油实验地质,2007,
29(1):19-24
2、徐思煌,袁彩萍,梅廉夫,叠合盆地成藏
流体源类型、演化及控藏意义—以中国南方中、古生
界海相
地层为例,地质科技情报,2007,26(2):59-64
3、吴冲龙,杜远生,梅廉夫,周江羽等。中国南方印支—
燕山期复合盆山体系与盆地原型改造。石
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3)305-315
4、陈瑞银,
徐思煌, 梅廉夫,渝东碳酸盐岩区油气运聚体系,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
16(6):719-725
5、
旷理雄, 郭建华, 梅廉夫等,从油气勘探的角度论
博格达山的隆升,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35(3):346-350
6、袁彩萍,徐思煌,梅廉夫,中国南方海相
地层油气成藏要素的层次性分析,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5,27(2 ):137-142
7、费 琪,范土芝,梅廉夫等,成油体系分析与模拟,2001,北京:
高教社国际学术交流
1995年4月-1996年5月,
加利福尼亚大学Berkeley分校合作研究
1992年8月获
日本IGC基金资助,参加日本京都第29届国际地质大会
学术奖励
2006 《南方中、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中国石油和
化学工业协会
1999 《成油体系中的裂缝作用研究》,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1998 《裂缝型油气藏有机包裹体研究》,国土资源部
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1997 《沉积盆地裂缝作用理论与实践》,湖北省地质学会一等奖
1995 《江汉盆地王广高地区盐间裂缝成因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
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4 《鄂中坳陷董市及草埠湖一带油气地表化探》,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1993 《江汉盆地王场地区泥岩、碳酸盐岩裂缝油气藏研究》,
1992 《鄂中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海相油气关系》,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