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庵
涌泉庵
涌泉庵,原名淮王丹井、谢公祠,是泰山脚下的古遗址之一,涌泉庵遗址位于神通寺遗址西,白虎山南麓。
简介
涌泉庵初建于齐梁之间,因涌泉而得名。涌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泉水从一方池壁上雕刻的兽头中喷涌而出,汇集了“细水长流”、“锦上添花”“悬崖瀑布”三股泉水,通过涌泉桥依山势三迭而下,形成可观 的“白尺飞流”。缕缕泉水映着竹林,缓缓的穿过竹丛根隙,形成弯曲的淙淙小溪汇入飞流之中。清澈的泉水,婆娑起舞的翠竹愈显得这里清幽、淡雅,如临仙境颇有江南水乡情味。《续修历城县志》说这里“百尺飞流,千章古木,山光水色,鸟语画香”。
现存仅北殿堂三间及附近古碑七通。原庭院门外东侧,紧邻山坡,现有一状如四门塔的单层方形石塔,石塔塔高3.35米,边宽2.米,坐北朝南,内有一石雕佛像
记载
据《历城县志》记载,涌泉庵始建于齐、梁之间,即相当于北魏东魏年间。该庵虽逐渐衰败,但直到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尚有香火庙会。吕祖祠前立有古碑一通,字迹看不清楚。在涌泉庵遗址上,2000年据明代原貌,复原的涌泉庵。现有大殿三间,在大殿西有吕祖祠一间。均没有塑神像。
涌泉泉水由峪中山腰岩溶裂缝中渗出,汇而成溪,通过暗渠,从一石雕龙头口吐入名曰“净池”的池中
描述
花草何须怨楚宫,六朝残劫总成空。
地经白马青绿后,山在风声鹤中。
终古英灵走河渭,此间形势障江东。
我来只访刘安宅,一片斜阳古庙红。
清人黄景仁诗中的刘安宅,指的是离寿县城东北方向的淮王丹井。淮王丹井虽名丹井,实则一泉,砌井栏而成井,旁流出水口,曲曲折折的泉水经庙东侧流入院中的月牙池内。池不大而池水却永远保持一定的水位,从来不减不溢,真是"原流泉渤,冲而徐盈"
淮王丹井,相传为为英布炼丹之所。据当地老人说:井后有一摩崖,上刻“万古涌泉”四字,于文革中同摩崖一同被炸毁。月牙池建在药灶旁,是作为炼丹时取水之用的,此地林壑幽美,嘉木繁茂,背山临水,鸟语花香,可采日月之精华,吸山川之灵气。刘安在此修道炼丹,募集众宾客写成了《淮南子》一书,其“轮转而不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不正是与此处地理环境相关吗?作为楚国最后一代国都的寿春,拥有深厚的楚文化,刘安才能写成继楚辞余绪的《招隐士》文,和武帝让他著《离骚传》,也才有“旦受招,日暮而上”的敏捷。作为炼丹炼成的豆腐,洁白细腻,清爽无味,块浮汤上,汤色如乳汁。不正是“无味而五味形焉,正立而五色成矣”与“夫水所以成其至道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滑润也”《淮南子。原道训》的道家思想显现吗。
“山在风声鹤唳中”指的是淝水之战晋绥军以八万之众打败了符坚的百万大军,是我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此处在淝水之战中一度成为谢玄的战场指挥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便是在这场战争后流传下来的。淮南王庙也由此变成了谢公祠,以纪念淝水之战的指挥者。
历史
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御史扬公和刺史吕公在此建振衣亭,并广屋扩舍为涌泉山房书院“令士子诵读其中”在当时培养了不少士人。到万历年间,中丞方震孺又“因山为台,因泉凿池,又有茂林修竹,云楼月,故习静者乐栖之,而耽游者亦往来不绝。”明末毁于兵。清顺治,隐吏孙公与僧人募捐修复,供观音于东殿,供华祖于西堂,更名涌泉庵,涌泉庵之名一直延用至今。随着豆腐文化和《淮南子》一书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重视,淮南市举办了多届“豆腐文化节”,淮王丹井这一古老的名称又重新被提起而应用。中外游人接踵而来,以凭吊二千年前的哲人刘安,或探寻豆腐文化的源头与鸡犬升天的故事。
门票
10元,老年证半价,七十以上全免。
相关故事
涌泉庵东南柏林中有一方形石塔,由大块石料砌成,南面开一拱形门。相传有一对父女,家中遭变故后,父女俩相继出家。父在神通寺做僧人,女儿在涌泉庵做尼姑。因来往多有不便,父放衣服于一塔中,女儿取走缝补洗好后再放回塔中,所以此塔俗名“送衣塔”。于是,人们便将这石塔叫做“送衣塔”。明喜当了尼姑后,于此大修殿宇,使庵院金碧辉煌,送衣塔的西南侧即为涌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记载
描述
历史
门票
相关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