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仲淹墓,又名范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及其部分子孙的墓园。
范仲淹墓整体坐北向南,总占地面积约23000平方米。墓分前后两部分,前为范仲淹及其母秦国太夫人、长子监溥公范纯佑墓,中央祭庙一所,内有殿房。后域为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及后代之墓。范仲淹主墓为圆形土丘墓冢,封土高约2米,直径约10米,墓前立有“宋参知政事范文正公墓”碑、青石凿成的石案、香炉等。墓地内遍植古柏近千株,现存有山门、石坊、墓祠等遗物。墓园的七八通石碑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艺术珍品,其中“神道碑”碑额、碑身为一整石所制,通体高4.1米,宽1.4米,厚0.4米,碑额正中是赵祯皇帝亲篆的“褒贤之碑”四个字。
2006年,范仲淹墓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范仲淹墓位于今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半公里处,距县城17公里,离洛阳市25公里,北依万安山,南面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嵩山少林位其左,伊河之水出其右,山重水复,气聚风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依万安山,南面曲河水,东临九龙山,西望龙门山。墓地内古柏林立,共达520余株。墓地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35亩。前域有一间青砖青瓦铺成的山门,还有石坊、石翁仲、岩羊、石马等数件。
范氏祠堂也在前域,一旁的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清代光绪帝所题。聂氏宗祠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其中两侧范文正公神道碑的碑额为赵祯亲书的“褒贤之碑”四字,碑文为隶书,由宋代名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范氏好友王洙书丹。祠堂后有范仲淹墓、仲淹母秦国太夫人墓及仲淹长子纯佑墓。后域前部为仲淹次子纯仁墓,其后有三子纯礼、四子纯粹墓及孙辈墓。再后十余米,另有唐朝尚书裴遵庆墓。一般墓葬排列顺序,多为父后子前孙更前。范墓则为仲淹墓最前,长子紧随,次子、孙辈远远在后,故俗称为“扯儿背孙”,较为独特。
范仲淹墓墓地分前后两域,总面积约35亩。前域有一间青砖青瓦铺成的山门,前域飨堂内悬蓝底红字匾"以道自任",为1901年光绪帝西安市返京路过洛阳市时所题。聂氏宗祠前有几通高大石碑,护有青砖碑楼,再后十余米,另有唐代尚书裴遵庆墓。
神道碑
墓园的七八通石碑是保存较为完整的艺术珍品,其中尤以“神道碑”最为珍贵。“神道碑”位于范仲淹墓冢前面20米处的祠堂西侧,全称“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碑文记载了范仲淹一生的事迹。我刚走近前,立刻感觉一股逼人的气势扑面而来,碑高4米有余,宽近1.5米,比我们平常看到的石碑高大许多。碑额正中是赵祯皇帝亲撰的“褒贤之碑”四个字,据史书记载,当年宋仁宗听说范仲淹病逝的消息后,非常难过,命令辍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追封范仲淹为兵部尚书,为“神道碑”题额。
“神道碑”的碑文由欧阳修撰写,据后人评价,文章“叙事精简,词语精练,过渡自然,详略得当。描写之生动、评论之中肯、说明之详尽、抒情之热烈,莫不浑然天成”。碑文刻字为隶书,纤细中透着浑厚,飘逸中兼容凝重,文精字美,相得益彰。
碑文如下: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至和元年〉】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于徐州市,以
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郡樊里之万安山下。公讳仲淹,字希文。五代十国之际,
世家苏州市,事吴越李世民皇帝时,吴越献其地,公之皇考从钱俶朝京师,后为武
宁军掌书记以卒。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
南阳郡。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
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
一,遂中乙科,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及公既贵,天子赠公曾祖父
苏州粮料判官讳梦龄为太保,祖秘书监讳赞时为太傅,考讳为太师,妣谢氏为
吴国夫人。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
信,不择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
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哉!”
天圣中,晏丞相荐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刘娥旨,
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大会前
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
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旨,多求太
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
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初,太后有遗命,立杨太妃代为太后。公谏曰:“太后,
母号也,自古无代立者。”由是罢其册命。
是岁,大旱蝗,奉使安抚东南。使还,会郭圣通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
不能得,贬知睦州,又徙苏州市。岁余,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益
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多忌恶之。
居数月,以公知东京汴梁。开封素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暇则益取古
今治乱安危为上开说,又为《百官图》以献,曰:“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修,尧、
舜之治不过此也。”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如此而可以为公,可以为私,亦
不可以不察。”由是吕丞相怒,至交论上前,公求对,辨语切,坐落职,知饶州
明年,吕公亦罢。公徙润州,又徙越州。而李元昊反河西,上复召相吕公。
乃以公为陕西省经略安抚副使,迁龙图阁直学士。是时,新失大将,延州危。公请
自守?延扞贼,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
书有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坐擅复书,夺一官,
耀州区。未逾月,徙知庆州。既而四路置帅,以公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
兵马都部署,累迁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
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
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至兵与将常不相
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至其城大顺也,一旦引兵出,诸将不知所向,军至柔
远,始号令告其地处,使往筑城。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贼
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
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为不可及。公待将吏,必使畏法
而爱己。所得赐,皆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
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
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姬奭归矣。初,
西人籍其乡兵者十数万,既而以为军,惟公所部,但刺其手,公去兵罢,独得
复为民。其于两路,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西人栗
免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者,至今尤多。
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
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
皆以此多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乃就道。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
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
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开天章阁,召见赐坐,
授以纸笔,使疏于前。公惶恐避席,始退而条列时所宜先者十数事上之。其诏天
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别能否,减任子之数而除滥官,用
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方施行,而磨勘、任子之法,侥幸之人皆不便,因相与
腾口,而嫉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为之佐佑。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
东、陕西省宣抚使。至则上书愿复守边,即拜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
抚使。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
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是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请邓州市。守邓三岁,求知杭州市,又徙青州。公
益病,又求知颍州区,肩至徐,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
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
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
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
者甚众。及其世次、官爵,志于墓、谱于家、藏于有司者,皆不论著,著其系天
下国家之大者,亦公之志也!铭曰:
范于吴越,世实陪臣。俶纳山川,及其士民。范始来北,中间几息?公奋自
躬,与时偕逢。事有罪功,言有违从。岂公必能,天子用公。其艰其劳,一其初
终。夏童跳边,乘吏怠安。帝命公往,问彼骄顽。有不听顺,锄其穴根。公居三
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卒俾来臣。夏人在廷,其事方议。帝趣公来,以就予
治。公拜稽首,兹惟难哉!初匪其难,在其终之。群言营营,卒坏于成。匪恶其
成,惟公是倾。不倾不危,天子之明。存有显荣,没有赠谥。藏其子孙,宠及后
世。惟百有位,可劝无怠。
墓主生平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吴中区(今苏州市)人。赵恒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安东·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词存五首, 《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概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有《范文正公集》 。
现今状况
范园广场门前大约有四、五亩大的停车场上,已经长满了荒草,没有停一辆车,停车场上还摆着当地村民刚收的秋粮。范园广场上有一坐高大的范仲淹雕像,雕像中的范文正公身着官服,遥望着远方,有着无尽的威严。从雕像后面的碑文上来看,这个雕像是2002年是一个叫作范振国的范氏后人,花了20多万立起来的,据旁边的村民介绍,范振国是伊川县很出名的商人,所以在此立了范仲淹的雕像。雕像的旁边,立着范园为国家级保护文物的碑。
1994年,范仲淹墓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县里将范园前半部分圈了一个围墙,专门成立了一个文管会,但是平时只是不定期派人来看看,还在一个破旧的房子前边挂了一块管委会的牌子。这时候在村里当领导的范钦臣老先生退了下来,被村里指派到范园当起了业余文物保护员。
葬伊川之谜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苏州市)人,生前从没有在伊川工作过,又是死在徐州市,怎么就将家族墓地选在伊川了呢?据考证,范仲淹是汉代清诏使汝南郡(今河南城)征差范滂的后人,祖籍在今天陕西省彬州市,他的10代祖范履冰唐朝武则天时期当过宰相,那时举家迁到长安,后来,他的4代祖,也就是他爷爷的父亲,被朝廷任命为浙江丽水县丞。其间,因为中原战乱滞留在了南方,范家从此在苏州吴县定居下来。范仲淹生前在给他哥哥的信中曾经说过“我本北人,北人淳厚”之类的话。不难看出,范仲淹始终有一种北方的情结。
范家虽然世代为官,但范仲淹的命运却颇为坎坷。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在徐州市过世,家境从此变得窘困起来。两年后,母亲谢氏带着他改嫁到了山东长山镇朱文翰家,范仲淹也更名为朱说。童年时的范仲淹学习非常刻苦,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据说当年范仲淹在山东长山县附近的醴泉寺读书时,经常彻夜不眠,等到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他每天只用一把米,煮成稀粥,放凉凝固后,用木棍划成4块,再掐一点叫作“”的野草当菜,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后人广为流传的“划粥断虀”的典故。
人物轶事
文正公小的时候和大多数丧父失母寄人篱下的孩子一样,有着不同寻常的成长经历。一次他看到朱家兄弟的浪费行为,便好言规劝,朱家兄弟脱口说道:“我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一愣,觉得话中有话,不断追问下才有人告诉了他的身世。这件事发生后范仲淹变化很大,他从此下定决心独立生活,并毅然辞别母亲到南京(今商丘市应天府书院求学。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被任命到安徽省广德市一带当了个审理案件的九品小官。从此他把母亲接到身边,赡养侍奉。这个时期,范仲淹作出了其人生中一次重要决定,他回到苏州市要求重归范氏家族,但遭到家族的拒绝。无奈之下,范仲淹最终作出“只求复姓,别无他寄”的承诺,方才恢复了原来的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生前曾几次向赵祯建议从开封市迁都洛阳市,他认为洛阳与开封相比,据险可守,更适合作为首都。虽然他的建议最终未被采纳,但他对洛阳始终情有独钟。
传说
当地老百姓中间还流传着赐葬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这里本来是大宋皇帝看中的两周王陵,后来发现前面的河叫曲水河,不吉利,就赐给了范仲淹;还有一种传说更离奇,说皇帝的女儿嫁给了范仲淹的儿子,一天,她哭着对父亲说,你把我嫁给了范家,他们家穷得连块墓地都没有,皇帝当然知道女儿的意图,就把这块墓地赐给了范家。
与姚崇墓相邻
姚崇唐朝名相,历任武则天李旦李隆基3朝宰相。其执政期间,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禁绝营建佛寺道观,淘汰僧尼,强令归农,是后人公认的一个对历史发展有贡献的封建官僚。
姚崇墓就在范仲淹墓园东边三四百米的地方,一片麦田中间,3通墓碑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据说原来墓地规模很大,姚崇和他的母亲及其一个曾孙都埋葬在这里,1958年平整土地时,姚氏墓冢被毁,仅留下一通4米多高的神道碑,1983年,姚氏后裔恢复墓冢时,又立了两块记录修复情况的墓碑。
姚崇范仲淹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姚崇祖籍河南陕县,其父去世后,母亲改嫁到一个姓黄的人家,后来姚崇当了宰相,曾问其母:将来百年以后是否与父亲合葬一处,其母回答说:人若有灵,纵隔千里也能相知,人若无灵,即便埋在一起也是枉然。于是后来姚崇就将母亲葬在了万安山下。范仲淹当年就是看了姚崇和他母亲的墓以后受到启发,将自己家族的墓地定在这里的。
目录
概述
简介
神道碑
墓主生平
现今状况
葬伊川之谜
人物轶事
传说
与姚崇墓相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