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大气化学、大气环境;侧重大气化学数值模拟和大气环境观测与资料分析。
主讲课程
主讲硕士研究生大气化学、大气扩散理论模拟及本专科大气化学、空气污染
气象学、大气气溶胶等课程。
代表成果
A、学术论文:
23、朱彬,
安俊岭,
王自发,李一,光化学臭氧日变化特征与其
前体物关系的探讨, 2006,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9(6), 744-749
22、朱彬 , 马力 , 杨军, 李子华等,
重庆市冬季大气气溶胶的物理、
化学特征,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29(5), 662-668
21、朱彬,王韬,徐永福,
临安区秋季近
地层臭氧形成及其前体物特征, 2005, 气候与环境研究, 10(2),185-192
20、周慧,朱彬,陈万隆等,动态学习率神经网络预测气温的尝试, 2005,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8(3), 398-403
19、 Zhu, B., H. Akimoto, Z. Wang, Meteorological impacts on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urface ozone over East Asia: observational and model’s results, June 12-18, 2005,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id Deposition Acid Rain 2005,
Prague, Czech Republic
18、 Zhu, B., H. Akimoto, The Preliminary Application of a 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ing System in Kanto Area, Japan, Dec. 4-10, 2005,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2005 Fall Meeting, San Francisco, US
17、朱彬,王韬,倪东鸿,
临安区秋季近
地层非甲碳氢化合物特征,2004,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7(2):185~192
16、 Zhu, B., H. Akimoto,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opospheric ozone over east Asia, especially focus on Qinghai-Tibet
高原, July,10, 2004, Asia Oceania Geosciences Society 1st Annual Meeting, 2004, Singapore
15、 Zhu, B., H. Akimoto, Z. Wang,
surface ozone seasonal cycles and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ver East Asia: Meteorological impacts during 1996-1998, Sep. 4-9, 2004, 8th IGAC 2004 Conference,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14、 Zhu, B., H. Akimoto, Z. Wang, K. Sudo, J. Tang and I Uno ,2004 , Why does
surface ozone peak in summertime at Waliguan?, Geophys. Res. Lett., 31, L17104, doi:10.1029/2004GL020609.
13、 Hui Xiao, Bin Zhu, Modelling study of photochemical ozone creation potential of non-
甲烷 hydrocarbon, 2003,
液态水, Air, and Soil Pollution 145: 3–16
12、何友江、朱彬、马力,
重庆市冬季雾生消的物理特征,2003,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6(6),821-828
11、朱彬、
孙照渤等,2002,对流层NOx光化学转化特征研究,
大气科学,26(4), 487-495
10、杨军、朱彬、李子华,2001,则当、
景洪市大气气溶胶粒子的物理、
化学特性,气象学报, 59(6): 795-802
9、 Zhu Bin, Hui Xiao, etc., 2001, Numerical study of cloud effects on tropospheric
臭氧, be published by
液态水, Air and Soil Pollution, 129:199-216
8、 Zhu Bin, Huang Meiyuan, etc., 2000, A new Scheme for simulating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tropospheric O3 and NOx on a regional basis,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24(3), 247-260.
7、朱彬、
黄美元等,2001,应用查表法模拟区域
对流层臭氧、NOx分布和演变的研究,
大气科学,25(1).
6、张云峰、黄建平、朱彬,
哈尔滨市地区雨滴直径分布函数,2001,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4(4),505-512.
5、朱彬、
肖辉等,2000,非
甲烷碳氢化合物的光化学臭氧生成潜势的数值模拟研究,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3(3),338-345.
4、朱彬、李子华等,2000,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城、郊雾水
化学组成分析,环境科学学报, 20(3):316-321
3、肖辉、朱彬等,1999,云对云中大气臭氧影响因子的分析,气候与环境研究, 4(3): 259-266.
2、徐国强、朱彬,极区大气臭氧总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温度的影响,1999,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2(4),602-608.
1、
黄建平、朱诗武,朱彬,辐射雾的大气边界层特征,1998,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1(2),258-265.
科研项目
14、
青海省地区近
地层臭氧来源研究,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13、东亚地区近地层臭氧季节变化研究,2007-2009,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负责人
12、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11、长三角城市群复合污染对区域大气
氧化剂分布和季节变化的影响,2007-2009,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10、
长江三角洲雾害监测预警及灾情评估研究,2007-2009,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负责
9、夜间大气化学过程对白天城市
臭氧形成的影响,2006-2008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项目负责人
8、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氮素
沉降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2007-2009,国家重点实验室(ISSCAS),项目负责人
7、长江三角洲地区近
地层大气
氧化剂变化趋势,2003-2005,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项目负责人
6、沙尘气溶胶对
降水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2003-2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
5、
长江三角洲地区NMHC特征及其源强估计,2002-2003,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项目负责人
4、
重庆市主城区雾害形成机理、变化规律及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研究,2001-2002,
重庆市气象局和重庆市环境科学院课题,参加
3、
对流层氮氧化物光化学转化特征研究,2000-2001,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项目负责人
2、
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大气污染
动力学研究,1997-1999,参加
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辐射雾研究,1996-19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加
学术交流
待补
荣誉与获奖
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个人
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2,个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进步
一等奖,2006,排名第一
学术兼职
中国气象学会大气环境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