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村
山东省崂山区辖区
黄山村坐落于崂山区东麓、王哥庄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南11.8公里处,东面崂山湾,隔海与大管岛、狮子岛相望,西依黄山崮,南邻黄山口村,北邻长岭村,整个地势西高东低。现有村民330户,975人,有林、隋、张、刘等姓氏,其中林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70%。
简介
相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林氏先祖从云南省迁居济南市,一年后再迁青山南侧林家台子;因水源不足,又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迁此定居。因该村处于黄山西北,以山取名。隋氏先祖从小云南先迁至“肖旺”(现晓望村),随后其长支到此定居。由于祖辈受够了兵祸乱之苦,所以就选择了这一涧水潺潺、山岭环绕的僻静高地安身立业。后来,林、张、刘姓先后由青山村、王哥庄村来到这里,在山坡、涧边造房,形成了村落。
风景
黄山村的周边有一些独具特色的奇山秀峰,如黄山崮、望海楼、万年船等。最令人称奇的是黄山崮下的桃核石与风凉涧。桃核石形象逼真、鲜活,桃核与桃仁的轮廓清晰可见,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黄山崮与万年船(黄山上的一块巨石,远望像一只帆船)之间有一山涧,涧中有一泉,水质甘冽、常年不涸,涧底风较大,夏季时路人愿在此休息乘凉,故名“风凉涧”。每到雨雾稍暗之时,站在望海楼上,偶尔可以看到在东北地区海面上时隐时现的海市蜃楼;日落西山万家灯火之际,远眺黄山村,从山腰到山脚灯火闪烁,可尽享山村的绮丽夜景。村周围海底礁石密布,盛产海参鲍鱼等珍品,礁石间是垂钓的好地方。黄山村北距华严寺4公里,南距太清宫2公里,东面大海,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环境和资源优势,这里自然、人文景观丰富,既可游览古刹,又可登山观日、下海垂钓,还可上田间挖食用野菜,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农户生活
建国前,村民主要以租种地主和庙上土地、扛长工、打短工、捕鱼、砍柴、采药为生,生活十分贫困。建国后,黄山村的经济以渔业为主,还有农林和采石业。村东的人工渔港是主要的渔业设施,1964年仅能停靠渔船10只,后拆除;现已建成6000余平方米的新港,可停泊20马力以上的渔船80余只,到1997年已有捕捞船70只,养殖船50余只。该村有耕地412亩,山峦2000余亩,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番薯、花生等;山峦种植生态公益林1851亩,主要植有黑松、、柞、梧桐等。因村中有遍布多年的大楸树,被誉为青岛市楸树第一村;村西北山涧之南的高埠上有一柞树,树龄悠久,被列为崂山区第一柞树。村中副业主要是采石,为岛城建设提供各种石料。
1978年改革开放给黄山村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该村开辟茶园140亩,建起了青岛茗绿茶厂、青岛碧华隆茶厂、青岛玉玺天茶厂,其中青岛茗绿茶厂生产的茗绿茶先后荣获青岛市第二届绿茶评比一等奖,并成为青岛市绿色食品协会推荐食品,深受游人的喜爱和欢迎。该村还新建了容量1.5万立方米的黄山水库和3000余立方米的塘坝,解决了茶园灌溉的难题。整修了500余米河道,硬化路面5000余平方米,并对进村路进行了绿化。重建了黄山小学。170户村民住上了新建的二层楼。2004年该村经济总收入4730万元,人均收入5592元,逐步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文件崂政发[2004]231号《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黄泥崖等34个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的批复》,由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
目录
概述
简介
风景
农户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