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十四走——20世纪80年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最近出版了。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很可能是获得认识和打开
中原地区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所幸的是《黄河十四走》为文化界留下了20世纪80年代黄河民间艺术的真实影像。
作者简介
杨先让:历任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文化部研究室研究员、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主任
、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常务副会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美术学会会员。
内容简介
作者杨先让和
杨阳是中央美院和清华美术学院的教授,他们认为黄河流域可以说是最富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大区域、大文化圈。这里所产生的一切民间艺术活动又必然与这里的考古史、哲学史、
古代史、
民俗学、
民族学、艺术史等多方面的学科,在内涵和根源上密切相连。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很可能获得认识和打开
中原地区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本书文字部分根据作者数十万字原始考察笔记整理而成。14次考察的行程综述和100多个极精彩的传统民间艺术特写组成本书的基本框架,近千张反转片永久记录下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凝聚成目前为止最全面的一本关于黄河流域传统文化记载的图书,
黄永玉在评价此书时写到:《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
梁思成、
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
罗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
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媒体评论
艺术的永恒---读《黄河十四走》
《黄河十四走——20世纪80年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最近出版了。这绝不是一本坐在书斋里向壁虚构能写出来的书,而是一本艺术学家通过艰苦的田野考察所记录的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图录和田野考察报告。作者
杨先让、杨阳14次率队所进行的这次
黄河民间艺术考察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果,是前无古人的。
通过《黄河十四走》,我们得以饱览流传于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的多样与风采,历史得以把这些在不断流变中、随时面临着
湮灭的艺术保存下来。这些民间艺术,属于漫长的农耕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农耕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在静默无言的艺术形态掩盖下面,却震响着来自社会下层的声音。君不见中外的哲人们都说过意思大致相同的话:在民众的艺术中,会产生出福楼拜、
亚历山大·普希金。这整整坚持了4年的田野调查和十几年后终于艰难出版的制作精美的考察报告,显示出了考察者学术眼光的阔远和艺术事业的执着。
杨先让们的实地民间艺术调查才过去了十几年,但他们用纸笔和摄影等手段,记录下的这一批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和品种,有的今天已不复再现了,而他们所采访的那些名闻遐迩的老民间艺术家,绝大部分也已人亡艺绝了,这两大本厚厚的图文并茂的奇书,也就成了中华民族摇篮之地所养育的民间艺术的绝响。“绝响”二字所带给我们的,固然是一丝悲凉,甚至是严酷,却也是万般无奈,谁也无法阻挡住历史前进的脚步,谁也无法改变文化的嬗变规律。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民俗艺术的根基,已经变得十分脆弱。由此也可以见出这本《黄河十四走》的文化价值之所在。
读这本书,如同欣赏一幅气势宏阔、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如同观览一幅情节起伏、色彩斑斓的生活长卷。全书文字部分有故事、有纪实、有评论、有心得。14次考察的详细记述和照片,100多个传统民间艺术的特写,一幅幅留下考察者足迹的示意地图,构成了这本书的基本框架。近千张反转片,以视觉图像记录下了
中原地区的民间文化瑰宝,使其“定格”在上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这是真正的永恒,艺术的永恒。
倾心于中国民间艺术调查抢救的
杨先让,本来是
中央美术学院的版画和油画教授,他之所以毅然决然地暂时抛开自己得心应手的专业,而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
黄河民间艺术的考察工作,完全是来自民间艺术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对他的感召和呼唤。另一位作者杨阳,是他的女儿,也是他的这一考察课题的参加者。他们的艺术和文化理念认为,黄河流域是最富代表性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个“文化圈”。考察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很可能是获得认识和打开
中原地区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
作者说:“这一走就是四年。从1986年
春节至1989年9月四年间,我率领考察队14次出入黄河流域考察民艺,足迹遍及
青海省、
甘肃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陕西省、
山西省、
河南省、
河北省、
山东省八省。队员们扛着录像、摄影器材,口袋里揣着介绍信和各省联络人地址,随身携带笔记本,图文兼具地记录下所见所闻。东奔西走,风尘仆仆。挤长途汽车、身体不适、缺少汽油……都不以为苦,满腔探索民间艺术的热忱,驱使我们甚至数次前往同一地点,深入采集当地特殊的民俗和民艺品。累积了近千张图片及二十余万字的记录文字……凝聚成《黄河十四走》这本书。”
考察者们所搜集和奉献在读者面前的,是一部正在消逝着的或已经消逝了的出自平民之手的传统文化艺术经典。正因此而显得特别可贵!湮没的文化有待出发---《黄河十四走》
版画家
杨先让和
杨阳父女合作撰写的《黄河十四走》,几经周折,终于由
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于油画和版画的杨先让教授,缘于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倾心,暂时放弃了熟悉的版画,在中央美术学院创立了民间美术系,并带领一帮教授(包括
靳之林、冯真)和几个研究生,扛着摄像机、录音机、
照相机和画夹等,不辞劳苦地到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八省的
黄河沿岸许多地图上没有名字的村镇聚落做了十四次田野考察,前后长达四年之久,考察和搜集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民间艺术,为
中原地区的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带着一副得胜回朝将军那样的神态,邀我到他们那个简陋的陈列室去观摩田野考察
中搜集的民间艺术文物陈列,并把他拍摄的民间艺术黄河行纪录片《大河行》放映给我观看。一晃15个年头过去了,我们也都已离开了那个为之服务的事业。晚年他定居美国,继续他的版画创作,像
旋风一样,时而
休斯敦,时而
费城,时而
路易斯安那州,为举办画展和演讲,为中美文化交流而忙碌着。
他和女儿合撰的这部《黄河十四走》,以文字和图片两种手段,记录了他率队十四次出入黄河沿岸考察民间艺术的成果,把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黄河所养育的多地区、多品种、多题材、多风格的传统民间艺术揽入一册,考察笔记25万字,民艺图录近千幅。著名画家黄永玉说得好:“湮没的文化有待出发,沉睡的文化有待唤醒。”他赞曰:“《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当年
梁思成、
林徽因为了传统建筑的那一走,
罗振玉甲骨的那一走,
叶恭绰龙门的那一走,……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写在书前》)我还要补充的是:《黄河十四走》这一走,就好像
刘半农与
白涤洲等一行的
绥远省、
山西省、热河那一走,
凌纯声、
芮逸夫的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那一走……他们发现了黄河沿岸这片广袤的民间艺术的“富矿区”,他们发现了几十个如
库淑兰老大娘那样卓尔超群的民间艺术大师,他们搜集到数量可观的、有不少是已经失传的民间艺术珍品。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而
黄河考察的时间在上世纪的80年代。真可谓是逝者如斯!
杨先让们采访调查的那些民间艺术家,有的已经成了故人,他们所负载的民间艺术及其绝技,虽也多少有所传袭,但毕竟无可挽回地随之湮没无闻了。那个曾经两度被邀请到
中央美术学院讲过学的农妇、巧手的剪纸艺术家
曹佃祥老大娘,不就是带着她的绝技告别了人世,弃绝了心爱的艺术吗?他们所继承的文化传统与技艺,他们安身立命的物质(贫困)和精神(富有)环境所赐予的那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更是压根儿不可复现的。所幸的是《黄河十四走》为文化界留下了20世纪80年代黄河民间艺术的真实影像。
已有的中国文化史,几乎都是残缺的文化史。出于种种原因,文化史著作的作者们,鲜有把为亿万民众所创造、所拥有、所传承、所发展的民间艺术置于自己的视野之中,时间在前进,而民间艺术却在一天天地消失。20年前在
黄河沿岸一带生存和流传过的这些民间艺术,以瞬间的形态永远“定格”在纸上,永远属于历史了!
《黄河十四走》的初稿十多年前曾在台湾《汉声》杂志先期发表,这十多年来在海外的美术界、文化界、学术界名声鹊起,即便是在台湾,得见者、收藏者也是寥寥,国内读者更是望梅而已,没有机会读到它。出于与先让的朋友关系和对民间艺术的酷爱,我多次向出版机构推荐,希望能将此著在国内出版,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读到。现在终于能读到这本巨著,终于能够拥有20世纪80年代这一历史时段的
黄河民间艺术影像了。远在他乡的先让兄,当他看到四年艰难调查凝聚成的这部著作,终于能以如此精美的图文形式在国内问世,也该感到欣慰了。
目录
写在前面
前言
图记
第一走
特写1-1 安塞腰鼓
特写1-2 安塞炕围画
特写1-3 洛川*鼓
特写1-4 米脂转九曲
第二走
特写2-1 兽面挂脸和坐虎
特写2-2 凤翔木版年画
特写2-3 宝鸡布制品
特写2-4 社火脸谱
第三走
特写3-1 淮阳泥泥狗
特写3-2 胶东剪纸
特写3-3 青花鱼盘
特写3-4 淮阳庙会上虎形民艺品
特写3-5 高密扑灰年画
特写3-6 山东面花
第四走
特写4-1 喜庆窗花和绣花鞋样
特写4-2 山西皮影
特写4-4 丧事与民间美术
特写4-5 百日被面
特写4-6 山西布虎
特写4-7 婚丧的枕面刺绣
特写4-8 绣鞋垫
特写4-9 华阴的布制蛙
特写4-10 芮城布缺点品*
特写4-11 华县面花与风俗
特写4-12 华县皮影
……
第五走
第六走
第七走
第八走
第九走
第十走
第十一走
第十二走
第十三走
第十四走
第十四走之后
余篇:“黄河十四走”之后的思考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