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睑虎(学名:Goniurosaurus zhoui)是
海南省发现的第三种
睑虎属物种,也是
海南岛由中国人独立发现的睑虎属物种,是由周润邦于2015年首次发现,并经研究确定为一个新物种。他和林业科研工作者经过分子学鉴定与形态学比对,发现海南岛的3种
睑虎科在进化上具有关联性,
霸王岭睑虎属于最原始的睑虎类群,
海南睑虎则是新近的进化类群,最新发现的周氏睑虎则是介于霸王岭睑虎和海南睑虎之间的中间类群,因此周氏睑虎的发现对于该物种谱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有重要价值。此前,全球一共发现了17个独立种,
海南省已知共有两种,一种是海南睑虎,拉丁学名:Goniurosaurus hainangensis,是科学家Barbour在1908年发现并命名的,模式标本发现于海南琼中某地,现存于
哈佛大学比较
动物界博物馆;另一种是
霸王岭睑虎,拉丁学名:Goniurosaurus bawagnlinggensis,是科学家Grismer et al.于2002年发现并命名,模式标本发现于海南昌江霸王岭区域,现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2018年,经过形态学和分子学分析鉴定确认,研究成果分别在国际权威分类学杂志《ZOOTAXA》和《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发布。
周氏
睑虎科不同于所有已知睑虎特征如下:中等大小,成年体长(SVL,93.41-97.35毫米);成年个体头、身体、四肢的背侧,浅紫
褐色,并且斑驳分布有形状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枕后有一个向后面延长的颈环;颈环和尾部收缩之间,背部有四条浅灰色的体带,并带有深紫色的斑点,浅色的体带前后有宽的深色色带;这些深色色带及深色斑点边缘模糊;浅色的体带内有黑色斑点,其内有黑色的突起;虹膜褐色;鼻孔周围8片鼻鳞;1片鼻间鳞片;眼睑边缘鳞片49-62枚;上眼睑鳞片大小与头顶颗粒状鳞片相似;眼眶上侧不存在一排轻微膨大的突起;8或9枚上唇鳞,7-9枚下唇鳞;身体中部一周的鳞片130-140枚; 体部中间背侧19-22枚突起;前后肢之间24-32枚背部突起;背部突起周围11枚鳞片;
雄性泄殖孔上部36-38枚孔鳞(
雌性无此鳞片);爪四个鳞片包被,两侧的鳞片长形弯曲。2枚泄殖腔侧突。
在颈后部有一条向后延伸的浅灰色颈环,向前延伸至下眼睑;四个宽的浅灰色体带,其中三条在肢体之间,最后一条位于尾基部;颈环和体带的前后侧都有宽的深色带接壤。所有深色斑点和背部深色条带边缘模糊;喙鳞紫
褐色;上下唇鳞钝白色无斑点;头部、身体和四肢的腹面鳞片白色无暇;六条白色的尾带,前后部有黑色带比邻,白色尾带腹部不完整; 有一个小的白色尖端。
周氏睑虎的发现地位于中国
海南岛中部地区。
睑虎属的物种是一些夜间活动的岩石特异性栖息的物种,近期所收集的周氏睑虎都来自于一个典型的
喀斯特地貌区。
霸王岭睑虎栖息于高地森林的
花岗石或
石灰岩附近,
海南睑虎喜欢栖息在火山岩或
苔藓植物山地森林里,这次周氏睑虎的发现,也意味着海南岛睑虎属物种的
栖息地跨越了宽广的范围,如进一步系统研究可能揭示更多的物种多样性。
周氏睑虎的命名是为了纪念发现者的
曾祖父周海泉先生,老人祖籍
浙江省杭州市西坞村在家族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族长,同时他也是一位狂热的动物爱好者,他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后代参与野生动物的保护活动。另外,由于周氏
睑虎科是
海南岛发现的第三种睑虎,这个命名也是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朝代-周。英文名字:“Zhou’s Leopard Gecko”,中文名“周氏睑虎”。
周氏睑虎夜间活动,特异性地生活于
石灰岩地区,其典型的
栖息地位于海南岛中部地区,一处海拔220-300米的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周围环绕着一些海拔50-100米的小山,喀斯特地区覆盖着湿润的
热带常绿阔叶林。所有标本都是在21:00至02:00之间收集与石灰岩墙上(高度小于1.5米)或者比邻的覆盖有森林落叶层的地面上。石灰岩表面侵蚀之后的裂缝和洞穴为一些蜥蜴类物种提供了避难所。
所有中华睑虎都是卵生,每次仅下两枚卵,正常气温下约60天孵化出壳。野外3、4月份可观察到怀孕的
雌性个体,表明春季是中华睑虎的主要繁殖季节。
2021年2月1日,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周氏睑虎被认定为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