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白酒草
菊科白酒草属植物
苏门白酒草(学名:Conyza sumatrensis (Retz.) Walker)是菊科白酒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纤维状根。纺锤状,茎粗壮,直立,高可达150厘米,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叶片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卵状短圆柱状,总苞片灰绿色,花托稍平,雌花多层,管部细长,舌片极短细,丝状,两性花,花冠淡黄色,檐部狭漏斗形,瘦果线状披针形,5-10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原产南美洲,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常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路旁,是一种常见的禾本科杂草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纺锤状,直或弯,具纤维状根。
茎粗壮,直立,高80-150厘米,基部径4-6毫米,具条棱,绿色或下部红紫色,中部或中部以上有长分枝,被较密灰白色上弯糙短毛,杂有开展的疏柔毛。
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下部叶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上部每边常有4-8个粗齿,基部全缘,中部和上部叶渐小,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具齿或全缘,两面特别下面被密糙短毛。
头状花序多数,径5-8毫米,在茎枝端排列成大而长的复总状花序;花序梗长3-5毫米;总苞卵状短圆柱状,长4毫米,宽3-4毫米,总苞片3层,灰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渐尖,背面被糙短毛,外层稍短或短于内层之半,内层长约4毫米,边缘干膜质;花托稍平,具明显小窝孔,径2-2.5毫米;雌花多层,长4-4.5毫米,管部细长,舌片淡黄色或淡紫色,极短细,丝状,顶端具2细裂;两性花6-11个,花冠淡黄色,长约4毫米,檐部狭漏斗形,上端具5齿裂,冠部上部被疏微毛。
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2-1.5毫米,扁压,被贴微毛;冠毛1层,初时白色,后变黄褐色。花期5-10月。
生长环境
常生于山坡草地、旷野、路旁,是一种常见的禾本科杂草
分布范围
原产南美洲,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主要价值
来源:苏门白酒草的全草。
功效:温肺止咳、祛风通络、温经止血。
主治:用于寒痰壅滞所致的咳嗽、气喘、胸满胁痛等症。用于寒凝阻滞经络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麻木不仁、筋骨疼痛等症。用于妇女子宫出血、崩漏、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色淡质清、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症。
性味归经:辛,温。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10克。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苏门白酒草可以大量开花,一棵植株上有上万个种子,种子很轻,可以随风、随车轮到处传播。
物种危害
在新修路和施工的地方以及河沟边,苏门白酒草就会抢先发芽生长,该地植物遭到破坏。
防治方法
控制外来入侵种漫延的措施:
人工或机械防治,如人工捕捉或拔除、诱捕此方法适合外来入侵种引入和逃逸期、种群建立期;恢复当地植被防治,通过人工或人工促进天然恢复本地植物的方式,使本地植物与入侵种争夺阳光、生长空间、土壤、水分的方法来降低外来入侵种的种群数量;
化学防治,使用农药或除草剂来控制外来入侵的种群数量,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扩展期,特点见效快但副作用大;生物防治是通过引入外来入侵种的天敌来控制数量,其副作用大,有可能产生新的入侵种,所以使用时应该进行风险评估;综合防治通过人工控制、恢复本地植被、生物防治等几种措施综合应用来达到控制入侵的蔓延。
外来入侵名录
2022年12月20日消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业农村部会同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制定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出炉,苏门白酒草在列。
防控对策
外来入侵种由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应以人类活动为主。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繁殖方法
物种危害
防治方法
外来入侵名录
防控对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