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新村
马来西亚的华人集中定居点
华人新村是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形成于1948年到1952年间。
1948年,英帝马来亚(马来半岛及新加坡)殖民地政府封禁马共,颁布《紧急法令》。马来亚联邦政府实施毕利斯计划,华人集中定居点—集中营式的新村出现。
据2005年统计,马来亚半岛共有436个传统新村,再加上新村发展部纳入新村范围的134个重组村和43个渔村,马来西亚国内新村总数为613个。而在马来西亚700万华人中,有超过八成来自华人新村。
村情概况
据估计,今日整个马来西亚半岛仍有120万人居住在452个华人新村内,其中85%是华人,10%是马来人,印度人占5%。部分华人新村虽破旧不堪,其状态无异于贫民窟。但是也有部分华人新村居民已经将原本的木屋翻新成现代式的洋房,例如巴生班达马兰新村就有许多由简陋的木屋翻新成豪华的大洋房。
马来西亚华人新村的代表
* 增江新村
* Plentong
* Jinjang
* Loke Yew
* Gombak
* Labis
* Sungai Karas
* Pandamaran
自然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1,678.90亩(其中:田431.70亩,地1,247.20亩),人均耕地1.15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2,47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4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41亩,主要种植泡核桃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7,272.20亩,其他面积1,919.50亩。
人口卫生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344户,共有乡村人口1455人,其中男性785人,女性670人。其中农业人口1400人,劳动力75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683人,其他民族27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4人,占人口总数的3%;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312人,参合率90%;享受低保112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诗礼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4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诗礼乡卫生院4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1个,村内没有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250户,占农户总数的70%。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视,没有路灯。全村有299户通自来水;有49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3%。有36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9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81%;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2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20户,分别占总数的61%和60%。
据有关资料   显示,该村到诗礼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0.0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40.0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2辆,摩托车56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340.00亩,有效灌溉率为8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173.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81亩。
到2008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8户。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有6个自然村已通路,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6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1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5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文化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713.00平方米,拥有教师8人,在校学生108人,距离诗礼乡中学40.00公里,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05人,其中小学生159人,中学生51人。
基层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7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2人,少数民族党员24人,其中男党员44人、女党员8人。2005年,该村党支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5年被评为先进集体。村委会由村支书、村主任、文书组成。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80人。
村务公开
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64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678.90亩,集体总收入60.46万元,有固定资产60.46万元。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各种涉农补贴款、农村转移支付。
农村经济
2008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66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45万元,占总收入的68%;畜牧业收入110万元,占总收入的16%(其中出栏肉猪990头,鸡1250羽);林业收入78.3万元,占总收入的12%;工资性收入25.70万元,占总收入的4%。农民人均纯收入2707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4.0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70人(占劳动力的9%),在省内务工70人。
目录
概述
村情概况
自然资源
人口卫生
基础设施
文化教育
基层组织
村务公开
农村经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