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濂
周景濂
周景濂(1925年10月生),男,汉族河南省密县人,无党派。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副教授,1986年1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周景濂修《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
中外关系史学者周景濂
进入民国,周景濂兴趣转入中外关系史,於1936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中葡外交史》一书。该书取名为《中葡外交史》,实际讲的是16世纪初叶以来葡萄牙商人东来,在中国东南海疆侵扰、寻求贸易机会、在澳门定居以来的澳门发展史,以及与此相关的中葡交涉史。商务印书馆於1991年影印此书。又撰有《苏东坡》一书,是为苏东坡传记,作为“国学丛书”之一种由正中书局於1937年印行。此书为关於苏轼最早的传记之一,比林语堂的要早十年。抗战期间,曾在上海倡办私立大南中学(沙洲中学前身),旨在“锻炼强健体魄,灌输民族意识,充实生活智能,培养科学基础,启发艺术兴趣”。进入新中国,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农工党常熟市工作委员会主任。
书法史学者周景濂
周景濂出生于一个大户人家,祖祖辈辈靠种田为生,因他是家中长孙,得以出外读书。1944年,考入流亡到郏县的河南安阳高中,上到第二学期,因日寇侵入中原,郑州市洛阳市等地相继沦陷,学校被迫解散。他遂回乡,在同族周清尘和其父组织的中学补习班学习。1945年春节后,他在内乡县找到了迁移在那里的安阳市高中,但不久,即因日寇发动“豫西事变”,他又随学校流亡到陕西岐山周公庙学习,直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始随学校迁回安阳。194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史地系,1947年因学校对新生的不平等待遇,组织了学运,砸了中国国民党反动派控制的学生自治会。同年,在当时进步师生帮助下,转学到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得到张云波、侯外庐、费孝通、楚图南等知名学者教诲,涉猎了大量进步书籍,并参加了北平学生运动和迎接北平和平解放开国大典等工作。1950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政治部工作,1952年6月调到西北大学师范学院任教。1953年师范学院独立成为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前身),继续在该院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到陕西宝鸡峡引渭工地等处接受劳动教育。这期间,因表现出色,于1960年10月被摘掉右派帽子,1978年得到彻底改正。1979年重新回到陕西师范大学工作。1980年在白寿彝史念海李绵等先生的领导下,深入荒山野岭,冒着酷暑严寒,跑遍了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等地,对唐王朝的陵墓作了仔细考查,拍摄照片近4000张,在初步研究基础上编写成册。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后,他发挥绘画专长,热心于馆里组织的送书画下乡、义卖义捐等各项活动,并积极参政议政,进言献策,受到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中外关系史学者周景濂
书法史学者周景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