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丁香(学名:
石丁香属 parasiticus (Wall.) S. S. R. Bennet)是
茜草科、石丁香属植物,分布于
喜马拉雅山脉区。
附生多枝小灌木,高0.3-2米;枝常弯曲,常生根,嫩枝有紧贴的柔毛。叶纸质或膜质,常生于短缩的枝顶,椭圆状
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5-25厘米,宽1.5-11厘米,顶端钝或短尖,稀渐尖,基部渐狭,全缘,有时有缘毛,干时常呈灰黑色,上面有紧贴的短柔毛,有时
近无毛,下面在中脉、侧脉和较大的网脉上密被紧贴的柔毛;中脉宽,在上面平坦,在下面稍凸起,侧脉多而密,15-28对,弧形上升,在上面稍明显,在下面凸起;叶柄长0.4-2厘米,有紧贴的柔毛;托叶宽卵形或近圆形,顶端骤尖或钝,长8-12毫米。花序大,顶生,疏散,长达18厘米,宽达24厘米,三歧分枝,花序轴和分枝有黄褐色绒毛,有数枚白色、具长柄的大型叶状苞片;叶状苞片长圆形,长3-10厘米,宽1.5-3.3厘米,柄长2.5-4厘米,均有柔毛;
花梗长0.8-1.2厘米,有毛;
花萼被柔毛,萼管长约3毫米,萼裂片
披针形,长6-10毫米,结果时反折;
花冠白色,长2.5-7厘米,高脚碟状,外面被紧贴的皱卷长柔毛,冠管管状,裂片椭圆形,长0.5-1厘米;
雄蕊内藏;柱头2裂。
蒴果长圆形,顶端截平,冠以宿存的萼裂片,基部渐狭,长1.5-3厘米,宽0.6-1厘米,绿
褐色,被柔毛,有纵棱,室间开裂为2果爿,果柄长0.5-1厘米,有毛;种子多数,叠生,种皮向两端延伸成尾状。花期6-8月,果期9-12月。
产于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樟木;生于海拔1 250-2 700米处的山谷林中或灌丛中,常附生在树上或岩石上。国外分布于印度北部、
尼泊尔、
不丹、
锡金王国、
缅甸、
泰国、
越南。
因我国的本种植物,花冠一般长5-7厘米(原描述是2.5-4厘米),故曾成立为变种。经检查,编者认为花冠的长度是按不同的发育时期和生态环境有变化的,不能作为固定的区别特征,故予以归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