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淫羊藿
毛茛目小檗科的植物
巫山淫羊藿(学名:Epimedium wushanense Ying)是小檗科淫羊藿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根状茎结节状,坚硬,一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叶片革质,披针形至狭披针形,边缘具刺齿,圆锥花序顶生,花淡黄色,外萼片近圆形,内萼片阔椭圆形,花瓣呈角状距,淡黄色,裂片外卷;子房斜圆柱状,花期4-5月,果期5-6月。
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省、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植株高50-80厘米。根状茎结节状,粗短,质地坚硬,表面被褐色鳞片,多须根。一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具长柄,小叶三枚;小叶具柄。叶片革质,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9-23厘米,宽1.8-4.5厘米,先端渐尖或长渐尖,边缘具刺齿,基部心形,顶生小叶基部具均等的圆形裂片,侧生小叶基部的裂片偏斜,内边裂片小,圆形,外边裂片大,三角形,渐尖,上面无毛,背面被绵毛或秃净,叶缘具刺锯齿;花茎具2枚对生叶。
圆锥花序顶生,长15-30厘米,偶达50厘米,具多数花朵,序轴无毛;花梗长l-2厘米,疏被腺毛或无毛;花淡黄色,直径达3.5厘米;萼片2轮,外萼片近圆形,长2-5毫米,宽1.5-3毫米,内萼片阔椭圆形,长3-15毫米,宽3-4毫米,花丝长约7毫米,扁平,花药瓣裂,裂片外卷,顶端钝尖;子房圆柱形,长约5毫米,花柱略短于子房。果长1.5-2厘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喙状。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300-1700米的林下、灌丛中、草丛中或石缝中。在年平均气温12℃以上,1月平均温度在2.9℃以上,年平均年总积温高于3000℃,无霜期在270天以上。年平均日照市1200-1500小时。水分:年平均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生长期相对湿度在70-90%之间。生长于壤土、沙壤土为佳,富含腐殖质和有机质,保水保肥性能良好。
生长繁殖
采种:选择当年产新巫山淫羊藿种子进行播种。生活力不低于80%,发芽率不低于70%,净度不低于95%。
圃地准备:选择有水浇条件、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深耕30厘米以上,同时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或绿肥2500千克,整平耙细,清除石块。作,畦宽1.5米,畦间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搭建遮阴度为70%的遮阳网。
播种方法:播种时间应在12月中旬至1月上旬。每亩用种子量3-5千克,掺细土2-3倍混匀,均匀撒播在苗床上,用铁耙等农用工具均匀耙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混合,覆土厚1厘米左右,上面用农作物秸秆如麦秸或麦糠等覆盖,以利于保;苗期间遇到土壤干旱,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保持合理墒情。播种后,每2-3天检查苗床一次,观察苗床墒情和出芽情况,出苗后如有杂草,应及时用手拔除,以防荒苗。除草同时进行培土,培土厚度2厘米左右为度。
栽培技术
选地
选择北坡、东北坡和西北坡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进行栽培,以pH为4.5-6、有机质2.5%以上土壤为佳。仿野生栽培宜选择坡度25-50°、郁闭度约70%的杂木林。人工栽培如果不在林下,需搭建遮阳网,调节遮阴度。忌果林、葡萄架下栽培,可与紫苏、玉米等作物套种,不宜露地净作。
整地
仿野生栽培:根据坡度、林木郁闭度等适当除去林下杂草与小灌木,于树木间隙斑块状翻出种植地,根据地形做成单行垄畦,垄宽40-80厘米不等。
规范化栽培地:深耕30厘米以上,结合整地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或厩肥(2000-3000千克/亩),或复合肥50-100千克/亩,或生物有机肥300-500千克/亩作为底肥。深翻30-35厘米,巫山淫羊藿规范化种植基地整细、耙平;做畦,畦宽1.5米,高25厘米,畦间留沟25厘米宽;或者根据地形做成单行垄畦,垄宽40-80厘米,高25厘米,沟宽25厘米。大田四周开好宽40厘米,深40厘米的排水沟,以利排水。根据地形做出平畦或小高垄。露地需搭建荫棚。
起苗
一般在移栽前进行,随起随栽为好;用十字镐等便于操作的农用工具采挖。起苗后要立即在隐蔽无风处选苗。剔除不合格苗,剪去过长的须根(保留须根长度为4厘米左右为度),每50个种苗用麦秆或稻草扎成一把。
移栽
育苗1.5年后,于秋季或春季3月前移栽定植,选择雨后或阴天采挖,及时运输到种植地栽种。株行距30厘米×30厘米,挖穴,穴深以苗根伸直为度,培土至微露芽头即可。用苗量为8000-10000株/亩左右。栽种后及时浇水忌漫灌。林下仿野生栽培区根据地形确定株行距,通常为45厘米×45厘米,通常按照每亩有效种植面积约280平方米计,用苗量约1200株/亩。
管理
中耕除草:结合中耕和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一般在5月上旬和6月下旬集中除草一次。仿野生栽培地采用镰刀等农用工具适当割除较高大的杂草、小灌木等(以便于药苗生长),在杂草生长旺盛期视情况每年操作一次即可。
灌溉与施肥:巫山淫羊藿生长关键时期,如遇干旱,及时浇水。在生长旺期,结合浇水,每亩施用尿素40千克/亩。雨后如遇积水,及时排水。仿野生栽培地不需要灌溉与施肥。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销毁,减少浸染源。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施药防治,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1:160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上述药剂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农业防治:①清洁田园,加强管理。②清除转主寄主。
药剂防治:发病期,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或50%悬浮剂3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农业防治:①零星发生,不单独采取防治措施。②在秋、春季铲除田埂、地边5厘米以上的土及杂草,把卵块暴露在地面晒干或冻死,也可重新加厚地埂,增加盖土厚度,使孵化后的蝗蝻不能出土。③保护利用麻雀、青蛙、大寄蝇科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选用20%速灭杀丁乳油喷雾。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省、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
主要价值
巫山淫羊藿以茎叶入药。主要含淫羊藿、芳香油成分。镇咳、祛痰、平喘作用,降压作用,抗炎药作用,促进性腺功能。主治阳不举,小便淋沥,筋骨挛急,偏瘫,腰膝无力,风湿痛,四肢不仁。
药用部位:干燥叶。
药用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类风湿性关节炎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生长繁殖
栽培技术
选地
整地
移栽
管理
防治方法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