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镇位于安徽省
芜湖市南陵县东部,地处
青弋江畔,是南陵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弋江镇东临
宣州区,南接宣州市泾县琴溪镇和昌桥镇,西与籍山镇相邻,北与
湾沚区西河镇相连。镇域面积159.1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
户籍人口105,482人。弋江镇古称宣邑,为春秋时期吴楚名城,历史上曾显扬
江南。 弋江镇原为春秋时期吴楚名城,
清代属梅根乡。1950年,撤乡建立弋江镇。2003年10月,南陵县进行区划调整,奚滩、
弋江区、东河、东七四乡镇合并设立弋江镇。截至2020年6月,弋江镇下辖3个社区及28个行政村。 2019年,弋江镇共有工业企业127个,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29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56个。全年
国民生产总值达83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30.00元。弋江镇被列为安徽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并于2004年被评为全国小城镇重点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该镇区位十分优越,土地富饶,物产丰富。其东邻
宣城市,西接藉山,南至
泾县,北倚
芜湖市。公路四通八达,水陆交通便捷,
318国道穿越东西,李竞公路横贯南北。境内沟渠纵横,水网密布,著名的
水利工程——柏山渠主干渠自南向北惠及全境。
文化
人文历史
弋江区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西汉时弋江即为宣城府所在地,晋唐以来,商贾聚集,集贸经济十分繁荣,弋江成为
皖南商埠重镇。
晚唐诗人
杜牧惊羡钟灵秀、物华天宝的弋江古镇,曾留下“九华山上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的不朽诗句,并书“柳拂庵”镌碑为庵门
匾额,
碑石仍存。
语言
弋江镇语系属
吴语(宣吴泾铜小片),由于几经战乱影响,本地人口剧减,大量长江以北人迁往南陵,随着时间的迁移,城区人大多说江淮官话,只有
青弋江沿岸的少数村落人保留吴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方言。但是随着乡镇和城区的人都说江淮
官话,这一宝贵的方言正受到冲击。
特产
贡篮
弋江竹篮是我省有名的
手工业产品之一,以其做工精致,品种繁多而扬名四方。我省民间有“舒城子、弋江篮子”一说。除了生活中必备的长、团、大鱼篮等十余种外,还有儿童赏玩的细篾元宝篮、腰子篮、圆形小篮等。弋江竹篮式样美观,经久耐用,产销量很大。每日清晨,总有上千个各式各样的竹篮汇集在弋江码头出售。其产量高的原因大致因为该地区盛产
水竹,取材便利;二是因为两岸百姓多以编篮为
副业,白天种地,晚上全家大小齐动手,编篮挣钱。
弋江编篮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宋代。在清
乾隆,
弋江区的编篮工艺就已经相当发达了。到了适婚年龄的小伙子如果有一手好的编篮手艺便会倍受青睐。据说在下陡门前王村有一
王姓小伙子编篮技艺超群,前来给他说媒的也不在少数,可他偏偏看中了本村最美的那个姑娘,非她不娶。无奈“一家有女百家求”,给姑娘说亲的能排出好几里地去,其中不乏风流俊朗的才子,腰缠万贯的富商。那姑娘一概不予应允却对一干人等提出了一个要求:以三个月为期限,各人用专长制作一份聘礼以证明自己的真心。姑娘认为只有有心之人才是天命的姻缘。姑娘家屋后的千杆翠竹即是她规定要用的材质,至于怎么用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王姓小伙子经过这事看到了姑娘自主、果敢的一面,因而由爱而生敬意,他越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回家之后他就陷入沉思,自己是编篮手艺人,论钱、论才都比不过人家,而真心却是可比的。那一杆杆翠竹更是他天天要用的材质,他自认为那是自己的强项。小伙子也去提亲的消息传了出去,有人当他面把一筐芝麻倒进竹篮,眼见满满一篮芝麻在刹那间漏了个干净,那人还说小伙子的亲事就如同这竹篮装芝麻——一场空。这事反而提醒了小伙子,他眼睛一亮,如果说自己能编出装得住芝麻的竹篮,这不是细心又是什么?他表示要编出装得住芝麻的竹篮,这话一出口即造成了不小的哄动,不到半天工夫竟是人尽皆知了。姑娘也拗不过好奇心,前去打探了一回,却不小心为人识破弄了个大红脸。小伙听说后更是信心百倍,从此静下心来一门心思用在了竹编上。
转眼间就到了规定的期限,姑娘家门口热闹非凡,里里外外围满了人。陆续有人拿出了他们制作的聘礼,都是用竹制成却也让众人大开眼界,有的虽只是竹筒可里面却盛满
翡翠珠玉,有的是竹制花瓶里面却插上了价值连城的古画,有的是竹制
中式屏风上面却写满了锦绣文章,有的是竹制的箱笼里面却装满了财宝,大伙儿是见一样爱一样忍不住啧啧称奇。最后轮到小伙子了,却见他不紧不慢提着青布箱笼走上场来。和满眼的金玉锦绣一比,小伙子的青布小箱显得异常刺眼。场内的竞争者们不约而同一起哄笑起来,而场外的乡亲自从听说小伙子要编装芝麻的竹篮后,一直就不知道结果。于是,很多人都暗暗替小伙子捏了一把冷汗。这时小伙子打开箱子,一个式样精巧的竹蓝呈现在大家的面前。阳光下竹蓝竟篾薄如纸、玲珑剔透,小伙子当着众人的面将一袋芝麻倒进篮中,竟点滴未漏。小伙子真得做到了!姑娘莞尔一笑走到小伙面前拎起了篮子,小伙子中选了!姑娘不爱金银爱真心,不爱富贵爱技艺,终于找到了如意郎君。细密如纸的竹篮成了他们的定情物,一时便成为了佳话而广为流传。后有好事者在
弋江区买王某所编12个竹篮献与皇上作贡品,获得当朝天子
爱新觉罗·弘历褒奖。次年,
宁国市知府命王某编篮进贡,弋江贡篮得以成名,并畅销江淮,名扬千里。也是从这时起,弋江编篮技术就不传授给外地人了,此谓“肥水不流外人田”。
直到1931年,
弋丰村有个人
倒插门到宁国县河沥溪做女婿。他有一手精湛的编篮技艺,他不仅利用河沥溪的丰富的水竹编出大量精美的竹篮为自家的生活争光添彩,而且还无偿地把手艺传授给当地一些有心的人,所以,河沥溪很多的村民都会编篮,镇上的竹篮交易也很发达。另外泾县三港埠篮子的质量与式样也可与弋江竹篮媲美,也大抵是因为差不多的原因将编篮的技术传了过去。
羊肉
在
318国道宣城与
芜湖市交界处,有一座千年商埠重镇——弋江镇,镇因
青弋江而名,风景秀丽,热闹繁华。时值深秋,古镇大街上到处飘荡着一股诱人的香味,循着香味找到源头,最香处正是家乡美味三绝中最绝的“三老太”羊肉。
“三老太”羊肉顾名思义,原是由三位老太太创出的独家烹制秘方,近百年的不断发展,成为远近驰名的羊肉品牌。周边地区羊肉馆众多,常见打着弋江羊肉的招牌,风味各有特色,可无馆能出“三老太”羊肉馆之右,皆因“三老太”羊肉秘方保护工作做得好。据说三老太约定,秘方只各自秘传一媳妇,而且只分传一部分,三家合一才能烹制出正宗的“三老太”羊肉。
无法了解具体的烹制方法,只知道“三老太羊肉”仅选用
青弋江百里大堤上散养的本地山羊为原料。家乡有句
民俗音乐:“
弋江区水青又青,姑娘嫂子分不清”,由此可见青弋江之美。一方水土育一方生灵,水净草肥,加上自由放养,现场宰杀,经秘方烹制。羊肉香而无膻、腴而不腻、入口就化。羊汤汁浓味厚,就一个字“鲜”。
秋冬之季,最宜食用
涮羊肉。到“三老太”羊肉馆入坐,店家自然会推荐两个锅子:一是羊肉火锅,一是
鱼头羊肝锅,一辣一清淡,一羊一鱼,人间鲜味尽在其中。其它如羊血汤、羊蹄、
羊杂碎等可自由选择。人多想配以特色土菜,
鱼米之乡又位于
青弋江畔,鸡鸭鱼肉、时令蔬菜自然不在话下,保证是纯绿色食品。羊肉火锅中羊肉得赶紧吃,久了易老,吃完后将店家给你预备的手擀面条放入其中,这就是
羊肉烩面,绝对是酒后最好的主食。
历史沿革
青弋江由南至北流经东沿,镇以江名。古为宣邑,
西汉为宣城县治。民国年间,分属
南陵县弋蒲乡柳州保和宣城县清水乡贻新保。1949年8月设柳州行政村,翌年置弋江镇。1951年贻新村划归弋江镇。1958年改为商业大队,属弋江公社。1965年复置弋江镇,属
弋江区。1992年蒲桥乡并入弋江镇,为县辖镇。1996年,面积42.6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辖弋丰、柿坝、蒲东、塘南、都塘、蒲西、中塘、新陶、沿河9个行政村和五班、新正、汤蓬、蒲桥4个居委会。2003年,撤销奚滩镇、东河乡、东七乡,并入弋江镇。
原蒲桥乡位于
南陵县东部。古为驿路所经,宋置蒲桥铺。清属梅根乡,1910年属上东乡。1939年置弋蒲乡,属弋江区。解放初,沿用乡名,建蒲桥、杨林、柳和、方溪、塘南行政村,属
弋江区。1950年2月废乡,改建蒲桥、陶塘、柿杨、
河坝镇、塘南、都塘行政村,属第六区。1952年设蒲桥、柿坝、新陶、钟塘4乡,属弋江区。1956年1月合并为蒲桥乡。1958年10月属弋江公社。1961年6月境界大为缩小,仍名弋江公社,属弋江区。1982年1月更名蒲桥公社。1984年3月改为蒲桥乡。1992年并入弋江镇。
原奚滩镇位于
南陵县东南部,距县城15千米。清属梅根乡,1910年属上东乡。1939年置奚滩乡,属
弋江区。解放后,乡名沿旧,建奚滩、湾溪、张家、万家、宋桥、竟成、中洲、洲上行政村,属弋江区。1950年2月废乡,改建奚滩、湾溪、中洲、万民、宋桥行政村,属奚滩区(第六区)。1952年设奚滩、凤洲、竟河、中洲、
分水岭镇5乡,1956年1月合并为奚滩、分水2乡,均属弋江区。1957年2月,
分水乡划归奚滩乡。1958年10月属弋江公社。1961年6月设奚滩公社,属弋江区。1984年3月改奚滩乡。1992年为县辖乡。1996年,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竟河、奚滩、铁拐、湾溪、
燕山、分水、中洲、杨桥、新光、凤州10个行政村。邮编242406。
原东河乡位于
南陵县东部,距县城14千米。
青弋江在南陵之东,素称“东河”,故名。清属梅根乡,1910年分属上东乡、
下东乡。1939年分属朱村乡、弋蒲乡。解放后,设合义、闸口、义城、上洲、姚兴5个行政村,属
弋江区。1950年废乡,改设东河、大胜、义城、合义行政村,属第七区。1952年设
东河、排湾、合义3乡,属源潭区。1956年1月合并为东河乡,属弋江区。1958年10月属弋江公社。1961年6月析置东河公社,1984年3月改为
东河乡,均属弋江区。1992年为县辖乡。1996年,面积3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闸口、红塘、大圣、合义、排湾、东河、紫溪7个行政村。
原东七乡位于
南陵县东北部。乡名取东七连圩简称。清属金陵乡、新美乡。1910年属下
东乡区。1939年属源潭乡。解放初,建百全、和合、四连、义兴、黄城、
姚兴、上洲7个行政村,属黄墓区。1950年废乡,行政村不变,属第七区。1952年设四合、上洲2乡,属源潭区。1956年1月合并为东七乡,1957年2月划归
东河乡,均属
弋江区。1958年10月属弋江公社。1961年6月属东河公社,1984年3月属东河乡。1984年12月复置东七乡,同时划入九连乡四连圩的郇兴、同心2个村,属弋江区。乡政府驻中联,邮编242404。
经济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养马滩
水利工程的建设,彻底改善了全镇农业生产条件。土质肥沃,物产丰富,为
南陵县重点水产基地和重要的
经济作物带,优质粮、棉、油为大宗作物产品;特色产品东七贡藕畅销东南亚、弋江紫云英享誉全国、奚滩小籽花生香飘大江南北、弋江竹编工艺更是闻名遐迩。
弋江区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黄沙、河卵石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
作为安徽省重点发展的中心镇,该镇坚持以
城市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高起点富规划,加大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步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增强城镇承载功能。一座街道宽阔、楼房林立、功能分明、景色怡人的弋江新城崛起于秀丽的
青弋江畔。弋江又相继建成建材、服装、农副产品、竹木等专业市场,其中弋江竹木市场为安徽省第二大竹木交易市场。位于新区紧邻国道的汽车新站已建成,辐射周边四县的商贸中心已形成。
该镇城镇化有力地带动了工业化。南陵棉麻、福达铜业、上海新任织造、橡胶化工、
灰砂砖厂等一批
规模以上企业如雨后春笋。芜湖生物标本厂、环球生物标本厂和皖南科教仪器厂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并被国家教育部指定为教学用具定点生产厂家。占地500余亩的弋江汽车部件加工区位于新老
318国道线之间,紧邻35kv变电所。便利的交通、电力条件,优惠的投资政策,怡人的园区环境,吸引了众多投资者。芜湖镁业、大方机械、民众服饰、联友飞彩、辉艳塑业纷纷落户区内。
该镇是闻名全国的建筑之乡,芜湖鲁班、安徽南天、南陵世纪、广达集团、芜湖三联等一批一、二级资质知名
建筑企业从
弋江区走向全国。全镇有4万余人从事
建筑业,足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每年建筑劳务收入达1.8亿元。
工业区简介:
南陵县弋江镇工业集中区位于
镇区西部,产业定位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基础,大力发展轻纺服装、机械零部件加工为辅的产业,努力培育建筑建材市场,集公用设施、物流、对外交通于一体,规划面积157.14公顷,已建成40公顷。工业集中区落户企业19家,其中规模企业有6家:芜湖世辉工业制造有限公司、芜湖铭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芜湖市鑫诚绿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南斯拉夫陵银欣木材
加工厂、南陵县红旗电杆厂、南陵县华英冲压件有限公司;在建企业10家:上海琳迪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芜湖丰华纺织制品有限公司、芜湖环宇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芜湖市诺诚服饰有限公司、安徽省
南陵县源平炉料公司、芜湖雪风海绵有限公司、芜湖东得服饰有限公司、芜湖青盛泵业有限公司、芜湖市灵誉装饰灯具公司、芜湖新生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入区企业2006年共完成工业产值1.1亿元,实现利税256万元,就业人员1276人。
2021年4月28日,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行政区划
南陵县弋江镇下辖行政村(社区):